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彼得·杰拉尔德·海恩

海恩

中文名: 彼得·杰拉尔德·海恩

外文名: Peter Gerald Hain

国 籍: 英国

出生地: 肯尼亚内罗毕

出生日期: 1950年2月16日

职 业: 政治家议员

毕业院校: 英国玛丽皇后学院

信 仰: 英国工党

主要成就: 英国下议院领袖、威尔士大臣

创立了反纳粹联盟

彼得·杰拉尔德·海恩(Peter Gerald Hain,1950年2月16日-),又译韩培德,英国工党政治家,曾在布莱尔以及布朗政府任下议院领袖、就业及退休保障大臣及威尔士大臣等职。他在2008年承认未能及时公布于2007年参与工党副党魁选举前后所收受的政治捐献款额,而辞去内阁职务,但后来在2009年6月重返内阁任威尔士大臣,至2010年5月工党下野为止。海恩是下院议员,代表威尔士的尼思选区。海恩早年自南非移居英国,在1970年代是著名的反南非种族隔离制度分子。另有游戏人物海恩。[1]

目录

早年生涯

海恩在1950年2月16日生于肯尼亚内罗毕,父母叫沃尔特·海恩(Walter Hain)及艾德琳·佛罗伦斯·斯托克斯(Adelaine Florence Stocks),他们两人皆南非白人,而且都是反南非种族隔离制度分子。由于这个身份,海恩的父母在南非被列为“取缔人士”(banned persons),受尽歧视,除了曾被监禁外,也被禁制工作。

海恩幼年在南非的普利托里亚度过,并曾就读于普利托里亚男子高校,但他的家庭生活曾经常遭警察滋扰。在10岁的时候,警察甚至曾登门搜查证物,这些经历使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亦令他自少就开始乐于接受多元文化,并与其他族裔的人士交朋友。由于不堪长年受滋扰,海恩父亲的建筑师工作亦因而无法继续下去。最终在1966年4月,时年16岁的海恩随父母举家移居英国。

社会运动

海恩移居英国后在伦敦伊曼纽尔公学受教,后来在玛丽皇后学院(今伦敦大学一部分)取得经济学及政治科学一级荣誉学士学位。另外,他又在萨西克斯大学取得哲学硕士学位。大学毕业后,他加入通讯职工联合会任研究员,后来获擢升为首席研究员。

在1969年及1970年,由全白人组成的南非的英式榄球联盟及木球队曾到英国作巡回作赛,海恩遂担任一个抵制赛事运动的主席,并发起行动使有关的球赛受阻。海恩事后被起诉控以以直接行动干扰球赛,他在奥卑利法庭接受十日的审讯,最后陪审团裁定他其中三项罪名不成立,但另一项共谋罪则被裁定罪名成立,结果判被罚款200英镑。海恩在1973年不服裁决,并且提出上诉,但有关上诉遭到驳回。

海恩在1972年曾接获邮件炸弹恐吓,幸好炸弹线路接驳不善,没有爆炸。后在1976年,海恩复被人指控参与一宗银行劫案,但经审讯后无罪获释,而有传闻指出海恩其实是受南非特务所陷害。海恩涉嫌参与银行劫案一事曾引起很大轰动,当年有六名下院议员更公开要求刑事检控专员诺曼·斯克霍恩爵士就事件辞职。

海恩曾为自由党党员,亦曾自1971年至1973年当选为少年自由党主席,但他在1977年转投工党。同年,他又创立了反纳粹联盟,此后他亦是英国联合反法西斯组织的重要支者。

下院生涯

在1991年,海恩在威尔士内思选区的补选胜出,成为了下院议员。在1995年,他成为工党党鞭,后又在1996年获委到影子内阁任就业部长。

工党在1997年胜出大选上台执政后,他遂获委到政府,起先于威尔士事务办公室供职,后来又在外交部出任非洲司部长。在任期间,海恩曾被津巴布韦独裁者罗伯特·穆加贝批评为“种族主义者”,不满他维护当地少数白人农场主的土地权益。但值得讽刺的是,海恩其实早于1970年代曾协助过穆加贝抵制津巴布韦的白人少数管治。此外,海恩曾在2000年10月设立一个秘密运作的战争避免小组,企图与伊拉克的外长合作避免战争爆发,但最后没有成功。

此后,海恩曾短暂改于贸易及工业部供职,然后再返到外交部任欧洲司部长。任内他积极主张直布罗陀主权应回归西班牙,其言论后来被质疑故意歪曲局势,并与政府一向坚持英国拥有直布罗陀主权的立场相左。直布罗陀后来就主权问题展开公投,结果海恩的建议被大比数否决。

在2002年10月,海恩以威尔士大臣的身份获委到内阁,但就继续代表英国出席未来欧洲会议。至2003年6月,他在内阁改组中获委任为下议院领袖及掌玺大臣,同时又留任威尔士大臣。在2004年11月,海恩曾发表言论指“如果我们能够像工党一样,在犯罪及恐怖主义议题上更强硬,我想英伦在工党治下将会更安全”,有关言论事后引起一定争议。

在2005年大选后,海恩在5月6日获任命为北爱尔兰大臣,并继续留任威尔士大臣。海恩曾经是爱尔兰统一的支持者,但他上任北爱尔兰大臣不再公开支持有关观点。任内,海恩成功为北爱促成和平,不过亦曾被传媒揭发在某会议中瞌睡,后来北爱尔兰事务部对事件加以否认。在2007年6月28日,海恩改任就业及退休保障大臣,并仍然兼任威尔士大臣。

献金丑闻

在2006年9月12日,海恩表态有意角逐工党副党魁之位,并大力抨击美国的布什政府为“自有记忆以来最右翼的美国政府”,希望藉以取得支持。惟海恩最终在党内第二轮投票中,得票仅仅排名第五出局,而夏雅雯则在选举中胜出。

根据英国的选举法例,海恩应该在选举后尽早向选管会交代其政治捐献款额,但至2007年11月,他只及时申报政治捐献82,000镑。在2008年1月10日,《卫报》报道海恩涉嫌在竞选期间隐瞒收受100,000镑政治捐献。当中大部份的捐献其后被揭发,都是透过已经停止运作的智库──进步政策论坛作为汇款的渠道。在这些捐献中,部份更是来自支持南非实行种族隔离的人士。

海恩在1月12日发表声明表示自己因为公务繁忙,所以忘记进行申报;他又指出事件中没有出现任何失当行为,并认为指他存心欺瞒的报道实属荒谬。另外,他又指出会退回其中25,000镑的捐献。

辞职

在2008年1月24日,海恩在选举委员会将事件提交伦敦警察厅调查后宣布辞去就业及退休保障大臣一职。他表示其辞职是为了证明自己“清白”。然而,有关丑闻迫使首相布朗于同日首次对内阁进行改组,分别以马伟辉及贝礼高接替他出任威尔士大臣及就业及退休保障大臣。海恩至此成为首位从布朗政府辞职的阁臣。在2008年7月2日,伦敦警方将其案件转交皇家检察署查办,但检察署至同年12月5日以证据不足为理由撤销检控行动。后在2009年1月,下院标准及特权专责委员会对事件作出追究及谴责,当时海恩表示愿意再于下院公开就事件道歉,随后他在1月26日向下院致歉,并以“诚实的错误”来形容事件。

竞选丑闻平息后,海恩获工党政府重新起用。在2009年6月5日,首相布朗重组内阁,他遂获邀重返内阁再任威尔士大臣一职,至2010年5月工党因大选落败下野为止。

家庭

海恩在1975年与帕特里夏·韦斯特尔(Patricia Western)结婚,两人育有两子,分别为森(Sam)和杰克(Jake)。两人后于2002年离婚,结束27年的婚姻关系。海恩后于2003年6月14日与伊莉莎伯·海沃思博士(Dr. Elizabeth Haywood)结婚。

荣誉

P.C. (2001年7月2日)

著作

Don't Play with Apartheid: Background to the Stop the Seventy Tour Campaign by Peter Hain, 1971, Allen & U ISBN 0-04-301031-8

Radical Liberalism and Youth Politics by Peter Hain, 1973, Liberal Publications Department ISBN 0-900520-36-1

Radical Regeneration by Peter Hain, 1975, Quartet Books ISBN 0-7043-1231-X

Community Politics Edited by Peter Hain, 1976, Calder Publications Ltd ISBN 0-7145-3543-5

Mistaken Identity: The Wrong Face of the Law by Peter Hain, 1976, Quartet Books ISBN 0-7043-3116-0

Radicals and Socialism by Peter Hain and Simon Hebditch, 1978, Institute for Workers' Control ISBN 0-901740-55-1

Policing the Police Edited by Peter Hain, 1979, J Calder ISBN 0-7145-3624-5

Debate of the Decade: The Crisis and Future of the Left edited by Peter Hain, 1980, Pluto Press ISBN 0-86104-313-8

Neighbourhood Participation by Peter Hain, 1980, M. T. Smith ISBN 0-85117-198-2

Policing the Police Edited by Peter Hain, 1980, J Calder ISBN 0-7145-3796-9

Reviving the Labour Party by Peter Hain, 1980, Institute for Workers' Control ISBN 0-901740-69-1

The Democratic Alternative: A Socialist Response to Britain's Crisis by Peter Hain, 1983, Penguin Books Ltd ISBN 0-14-006955-0

Political Trials in Britain by Peter Hain, 1985, Penguin Books Ltd ISBN 0-14-007935-1

Political Strikes: The State and Trade Unionism in Britain by Peter Hain, 1986, Penguin Books Ltd ISBN 0-14-007962-9

Proportional Misrepresentation by Peter Hain, 1986, Gower Publishing Ltd ISBN 0-7045-0526-6

A Putney Plot? by Peter Hain, 1987, Spokesman Books ISBN 0-85124-481-5

Ayes to the Left by Peter Hain, 1995, Lawrence & Wishart Ltd ISBN 0-85315-832-0

The Peking Connection by Peter Hain, 1995, Lawrence & Wishart Ltd ISBN 0-85315-823-1

Sing the Beloved Country: Struggle for the New South Africa by Peter Hain, 1996, Pluto Press ISBN 0-7453-0997-6

The End of Foreign Policy? by Robin Cook and Peter Hain, 2001,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ISBN 1-86203-131-2

New Designs for Europe by Katinkya Barysch, Steven Everts, Heather Grabbe et al, introduction by Peter Hain, 2002, Centre for European Reform ISBN 1-901229-35-1

The Future Party by Peter Hain and Ian McCartney, 2004, Catalyst Press ISBN 1-904508-10-3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