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尔姆
彼尔姆 |
本名 彼尔姆 所属国家 俄罗斯 中文名 彼尔姆边疆区 外文名 Пермский край 行政区类别 边疆区/联邦主体(一级行政区) 所属地区 伏尔加联邦管区 地理位置 东欧 面 积 193500 km² 下辖地区 别列兹尼基, 政府驻地 彼尔姆 |
彼尔姆(俄文:Пермь;英文:Perm)是俄罗斯联邦彼尔姆边疆区首府,全国按人口排名第13大城市,也是乌拉尔地区的工业、科学和文化中心。 [1]
目录
简介
地理坐标为58°00′N、56°19′E,位于卡马河畔、乌拉尔山西麓,面积780平方公里,人口1 051 583(2018年)。 彼尔姆自19世纪以来是俄国重要的工业城市,1940至1957年曾被改名为莫洛托夫 ,此次纪念前苏联外交部长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
历史沿革
彼尔姆原住民主要为芬兰-乌戈尔人,并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彼尔姆公国。 现代皮尔姆市的历史始于彼得大帝建城。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彼尔姆成为贸易和工业中心,拥有两万多人口。 俄国内战爆发后,彼尔姆因其军事弹药工厂而成为双方的主要目标。
1918年12月25日,西伯利亚白军占领了彼尔姆。 1919年7月1日,这个城市被俄国红军解放。
据悉,第一批前往彼尔姆的中国人出现在19世纪初期。 1910年初,俄国经济开始增长,俄罗斯涌入很多中国工人在煤矿工作和修建铁路。
1915年8月开始第一批中国人大约500-700人来到了乌拉尔地区,1916年人增长到一万人,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和苏联之间开始建立起友好关系,彼尔姆重新向来苏联的中国人提供工作岗位。 1955年第一批中国人来到彼尔姆,第二批于1956年9月5日到达彼尔姆,这些中国工人参与了彼尔姆石油冶炼厂,发电场和和平大街的建设工作。
90年代初期,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开始了经济危机,中国商人开始进入俄罗斯,在彼尔姆的巴络克威市区渐渐形成了中国市场,一直经营到现在。 1994年在彼尔姆成立了中俄友好协会,它的主要目的是维持中国和彼尔姆的文化联系,宣扬中国文化,讲授汉语。
1998年,在彼尔姆的中国人建立了“天马”协会。它的主要目的是保持中国人和俄罗斯人的友好合作关系和帮助中国人办理来彼尔姆的手续。 2000年初第一批中国留学生来到了彼尔姆。
在2007年,青岛派代表团来到彼尔姆,同年青岛市与彼尔姆市成为友好城市。 现在,有许多华人在彼尔姆市生活、工作和学习。
地理位置
俄罗斯彼尔姆边疆区首府,位于卡马河畔、乌拉尔山西麓。地处欧洲,位于西乌拉尔地区,乘坐飞机两个小时可以直达莫斯科。
人口民族
2005年,彼尔姆边疆区居民人数为287.95万人,人口平均密度为14.8人/平方公里,2005年,登记失业水平为1.5%,彼尔姆市是边疆区最大城市,人口数量99.3万,以俄罗斯族为主、科米族、鞑靼族、巴什基尔族、乌克兰族、乌德穆尔特族、白俄罗斯族、日耳曼族、楚瓦什族、阿塞拜疆族、马里族、亚美尼亚族、犹太族、莫尔多瓦族、摩尔多瓦人、乌孜别克族等其他民族为主。
气候特征
彼尔姆边疆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域内。1月份的多年平均温度为15°С,7月份为+20.1°С,年平均降水量从450至600毫米,土壤为灰化土壤和草皮灰化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