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煙盒舞
彝族煙盒舞 |
彝族煙盒舞是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傳統舞蹈。
石屏彝族煙盒舞又稱"跳弦"、"壟傯"等,是雲南彝族支系尼蘇潑的一種群眾性民間舞蹈。流傳於滇南個舊、石屏、建水、蒙自、開遠、通海、元江等地的彝族聚居區,元明時期趨於成熟,清代和民國時期達到鼎盛。舞蹈時,因每人兩手各拿一個竹或木棉蝗煙盒彈跳起舞而得名。
2006年5月20日,彝族煙盒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目錄
基本內容
名稱:彝族煙盒舞
源起年代:元朝
申報地區: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地區:雲南省
編號:Ⅲ-37
名族:彝族
別名:"跳弦"、"壟傯"
類別:傳統舞蹈
批准時間:2006年
所屬性質: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跳步三弦
石屏彝族煙盒舞又稱"跳弦"、"壟傯"等,是雲南彝族支系尼蘇潑的一種群眾性民間舞蹈。流傳於滇南個舊、石屏、建水、蒙自、開遠、通海、元江等地的彝族聚居區,元明時期趨於成熟,清代和民國時期達到鼎盛。。舞蹈時,因每人兩手各拿一個竹或木棉蝗煙盒彈跳起舞而得名。彝族亦稱煙盒舞為"跳弦"、"跳樂"、"跳三步弦"等。彝族人民極為喜愛煙盒舞,不論小孩和老人都愛跳。人們說:"聽見四弦響,腳杆就發癢。"
歷史溯源
"煙盒舞"是一種傳統的民族舞蹈。它的來源傳說不一,較為普遍的的說法是彝族人民為了獵取野獸,往往披着獸皮混到獸群中間。後來漸漸把這種模仿野獸的動作發展成為舞蹈,於是形成了"三步弦"。另一種說法,認為三步弦是挑秧苗走路,上山下山的樣子。總之,這都說明"煙盒舞"產生於彝族人民的勞動鬥爭生活。另外據說煙盒舞開始並沒有道具,但因節奏不統一而跳不整齊就以拍手統一節奏,後來有人用裝黃煙的煙盒彈着玩,發出悅耳的聲響,於是就用彈煙盒代替拍手。經過世代相傳,不斷豐富,發展成為今天的"煙盒舞"。
特色鮮明
彝族煙盒舞包括正弦和雜弦兩部分,形成了山區和壩區兩種風格和多種流派,舞蹈套路多達220套,目前僅搜集整理117套,其中正弦62套,雜弦55套。其舞蹈形式有雙人舞、三人舞和群舞等,舞者手持舊時盛火草煙的圓形木製煙盒,在四弦的伴奏下,彈擊盒底擊節作舞,節奏明快,氣氛熱烈。
正弦為"母弦",雜弦為"子弦",必須先跳正弦,然後才能跳雜弦。 正弦又叫"三步弦"、"簸箕弦",這類舞蹈只有樂器伴奏,不唱。參加人數不限,最少二人,最多可達十幾人。每套的命名均根據動作而來。如"三步弦"就由登步、過堂步、蹲步剪子口這三種動作組合而得名。正弦中有"三步弦"、"二步半"、"一步半"、"歪歪弦"、"斗蹄殼"等十多套合。"歪歪弦"中有雙腳交叉,左歪右歪的動作。"斗蹄殼"( 即鬥腳舞)是模擬動作斗蹄的動作,跳時參加者須成雙數,兩排對舞。
雜弦大多數是載歌載舞的,內容豐富,套數很多,已搜集到的就有八十多套。其中又分為自娛性和表演性的兩種形式。
1、 自娛性的雜弦是群眾性的舞蹈,參加人數不限,圍圈而舞。每套以晃跳步、蓋掖步等基本動作為基礎,加上表現一定內容的動作--或模擬勞動,或根據唱詞而變化--組合起來。其中表現勞動生活的有:"踩谷種"、"踩茨菇"、"戽小細魚"等。表現愛情生活的有 "大理弦"、"大紅絲線水紅青"、"三妹子"等。另一類是根據圖形的變化,如三、四、 六人的對穿花,或根據唱詞而命名的"趕瘦馬"、"上通海,下曲江"、"大翻身"、"六穿花"、"跪喲"等都屬此類。
2、 表演性的雜弦又叫"新雜弦",多由兩人表演,一般在自娛性的雜弦跳完後才表演。每套都有簡單的情節。開始先跳"三步弦",然後根據情節表演。其中有許多優美的舞姿和造型,調度複雜,甚至有不少高雅度的技巧如下板腰、疊羅漢。其中表現勞動生活的有"啞巴砍柴"、"啞巴拿魚";模擬動物的有"鷺鷥拿魚"、"猴子搬包穀"、"鴿子學飛";顯示技巧的有"滾松得"、"蒼蠅搓腳";"仙人搭橋",也有少數現傳統故事的如"三打白骨精"等。
煙盒舞的圖形變化也很有特色,除一般的圈舞外,有豐富多彩的穿花圖形變化和組合。有6人穿花、4人穿花、3人穿花、2人穿花等,舞蹈和圖形變化配合巧妙和諧。成為煙盒舞風格特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煙盒舞節奏鮮明、靈活多變,在清脆的煙盒聲伴奏下,全身富於彈性的起伏,手臂鳳凰點頭似的舞動,小腿靈活而富有韌性。特點突出,風格濃郁。
煙盒舞與彝族生活有密切的關係。舞蹈中的"斗蹄殼",明顯地摹仿動物斗蹄子而來;"踩谷種"、"踩茨菇"等,則為反映農耕的舞蹈;"正弦 "是由挑秧走路和上山下山的動作變化而來。據說,開始跳時沒有煙盒,只徒手跳或拍掌。後來,當人們吸煙時,發覺手指彈煙盒,能發出"呱、呱"之聲,既可統一舞蹈節奏,又能增添舞蹈的熱烈氣氛。於是彈起煙盒起舞一直流傳至今。
石屏彝族煙盒舞個性鮮明,技巧多樣,著名的技巧動作有"仙人搭橋"、"螞蟻搬家"、"群眾喜愛,傳播範圍遍及城鄉,現已發展成為集歌、舞、樂、競技於一體的綜合性舞蹈藝術。
傳承發展
煙盒舞作為滇南彝族最具特色的一個舞種,以獨特的舞蹈語彙展現了彝族的 歷史觀、 道德觀、價值觀和 思維方式,在 民族學、 民俗學、社會學領域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其豐富多樣的舞蹈套路和深邃的舞蹈內涵表明彝族人民出眾的舞蹈創作才能和藝術領悟能力。煙盒舞通過頭、腳、身、手、腰等各個身體部位的巧妙運用,以優美的舞姿形象地表達了彝族特有的審美趣味,同時下腰連環翻滾等高難度的舞蹈技巧,也具有很高的 藝術價值。煙盒舞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廣為當地各族群眾喜愛,成為民族間加強團結、增進友誼的平台。隨着時代的變遷,煙盒舞的 人文環境發生巨變,傳統的"吃火草煙"習俗已經消失,煙盒舞出現風格單一化、內涵淺顯化的趨勢,傳統的韻味十足的煙盒舞經典套路瀕臨失傳,亟待搶救。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彝族煙盒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
參考文獻
- ↑ 雲南彝族煙盒舞是什麼舞 一支屬於煙民的舞蹈中國香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