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張燕剛

來自 名人簡歷網 的圖片

張燕剛 (1912年12月19日 - 1989年) 化工、冶金專家[1]。侯氏制鹼法--聯合法發明過程中的主要試驗研究參加者,並為它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我國第一個氧化鋁廠建設投產前後為其制訂生產技術操作規程,研究改進生產工藝,為試車成功、順利投產和在試驗研究開發燒結法和混聯法生產氧化鋁新工藝和鋁鎂等輕金屬工業的科技規劃和科學研究方面成績卓著。

目錄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鄭州輕金屬研究所原所長

出生日期----1912年

出生地點----北京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化工、冶金專家

逝世日期----1989年

畢業院校----天津南開大學

人物簡介

張燕剛,輕金屬冶金專家。直隸(今河北)河間人。原名許慎。1934年畢業於南開大學化學系。曾任南京永利化學工業公司化工研究部副部長、永利化學工業公司駐美國紐約辦事處工程師、印度塔塔鹼廠顧問工程師。1949年回國。歷任山東鋁廠副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2],鄭州鋁業公司副總工程師,鄭州輕金屬研究所所長,中國金屬學會第二、三屆理事。是第三、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曾組織領導氧化鋁燒結法試車生產,取得成功。總結出我國用燒結法生產氧化鋁的全套工藝技術。1978年參加兩項鎂冶煉研究,並取得成果。

人物生平

張燕剛,1912年12月19日生於北平(今北京)的一個普通電報職員家庭。1924年起在北京師範大學附中讀書。1930年中學畢業後考入天津南開大學化工系學習。在大學時期,正值日本侵略軍侵占東北,"九·一八"事變前後,饑寒交迫的中國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深受"工業救國"、"科學救國"思想的影響,張燕剛埋頭讀書,準備畢業後做一名工程師擔當"工業救國"的重任。1934 年南開大學畢業後,進入上海中國酒精廠工作,從建廠到投產歷時兩年。除工作學習外,他利用業餘時間幫助總工程師陳陶聲編寫《製糖工業》和《發酵工業》兩本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1936年,張燕剛到永利化學公同(簡稱永利公司)天津塘沽鹼廠工作,任值班技術員。"七七"事變之後,塘沽鹼廠被迫停產,日本侵略軍瘋狂轟炸了永利公司的南京合成氨和硫酸銨廠。永利公司只好把一部分技術骨幹西遷入川,張燕剛等人也隨之西遷到了重慶附近的華西,建立化工基地。張燕剛全身心地投入建廠前期工作,繪製了許多圖紙。

1939年初,張燕剛等四人被派往香港進行新法制鹼試驗研究。靠他敏銳的頭腦和紮實的化學基本功,解決了不少試驗中的難題,為侯氏制鹼法的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1940年,為安全起見,決定把擴大試驗移至上海法租界。1941年底,日本偷襲珍珠港,上海的租界也被其占領,試驗被迫停止,張燕剛等人全部西撤入川。1942年至1943年,在重慶五通橋進行半工業化試驗,張燕剛仍是試驗負責人之一。按照侯德榜的指導方案又進行了連續試驗,創造出由一整套新工藝組成的連續化生產的新的制鹼方法--侯氏制鹼法,這就是轟動世界化工界的聯合法。

侯德榜對張燕剛非常器重,1945年派他去美國實習煉焦並採購設備,以備戰後恢復和建設被日本侵略軍占領的工廠。不久他又在永利公司駐美國紐約辦事處工作,此間在侯德榜的指導下,他還參加了鹼廠設計,同時在哥倫比亞大學選修化學工程。1947年底作為中國制鹼專家他被派往印度塔塔鹼廠任顧問工程師,幫助該廠改造、試車、投產。使印度花巨資建起來而幾乎不能正常生產的工廠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找到了存在的技術問題,進行設計和改造,把工藝、技術、設備上的問題解決後,迅速增產,推動了印度純鹼工業的發展。重慶解放後,永利公司派張燕剛重新回到塘沽廠任技師和副廠長。

1952年,張燕剛被借調到參與山東鋁廠的建設和試產。幾個月後正式調入該廠,先後任技術科長、中心試驗室主任和副總工程師。他主要負責生產技術管理,編寫了全廠各工序、各個設備的技術操作規程。1958年我國開始建設鄭州鋁業公司,張燕剛被調去參加我國第二個氧化鋁廠建設,被任命為副廠長,設計處處長,後來又任該公司副總工程師。在拜爾法系統投產試車遇到技術設備方面的問題時,他領導了設計修改和設備改造工作,提出先從燒結法試車,待拜爾法改造後試車正常後,再聯合起來逐步過渡到混聯法的基本想法。這對我國第二個氧化鋁廠的再次試車順利投產起了重要作用。

1964年,他參與了規劃成立鄭州輕金屬研究所(今為研究院)的工作。他酷愛鋁鎂等輕金屬的科研事業,1973年被調到鄭州輕金屬研究所先後任副總工程師、所長、顧問。他是青年科技人員的良師益友,為科研事業勤奮工作的精神是年輕人的榜樣,他對科研工作認真負責、刻苦鑽研、不斷求索的精神始終鼓舞着青年一代科技工作者向前登攀。他在輕金屬研究所、鋁行業和整個輕金屬系統享有崇高的威望。他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於1981年10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張燕剛是第三、第四、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金屬學會第二、第三屆理事會理事,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

簡歷

1912年12月19日 出生於北京。

1930~1934年 在天津南開大學化工系學習。

1934~1936年 任上海中國酒精廠技術員。

1936~1937年 任天津塘沽永利鹼廠技術員。

1938~1940年 任四川五通橋永利川廠技師。

1940~1942年 任貴州中國植物油料廠借調副廠長。

1942~1945年 任四川五通橋永利川廠技師、化工部副部長。

1945~1948年 在美國實習煉焦,在哥倫比亞大學化學工程系學習,並在永利公司駐紐約辦事處工作。

1948~1949年 任印度塔塔鹼廠顧問工程師。

1949~1952年 任天津塘沽永利鹼廠技師、副廠長。

1952~1958年 任山東鋁廠技術科科長、中心化驗室主任、廠副總工程師。

1958~1964年 任鄭州鋁業公司副總工程師。

1964~1973年 任中國鋁業公司副總工程師。

1973~1989年 任鄭州輕金屬研究所(院)副總工程師、所長、顧問。

1989年4月2日 因病在鄭州去世。

技術成就

"七七"事變以後,經過千辛萬苦建設起來的永利公司的塘沽鹼廠和南京硫酸銨廠被迫停產。永利公司的同仁和骨幹只好西撤到四川華西,以求在大後方重建我國的化工基地。張燕剛是永利公司西遷入川的技術人員之一。經過調研,在華西建設鹼廠困難很大,因當地制鹼的食鹽比塘沽貴幾十倍,再用原來的蘇爾維法建廠已不行了,而用歐洲新興的察安法又受到德日法西斯的勾結封鎖。范旭東、侯德榜決定自力更生,研究新的制鹼法。

侯德榜是永利公司的總經理兼總工程師,在美國紐約深入研究了德國察安法專利說明書,以他豐富的制鹼經驗制訂了適於我國國情的新的制鹼工藝方案並組織永利公司的技師們開始研究。最初準備在華西五通橋進行試驗,但當地工業落後,交通閉塞,資料材料、設備儀器和通訊都十分困難,研究工作舉步維艱。1939 年春,試驗決定移到條件好的香港進行。永利川廠研究部的張燕剛等四人前往參加,侯德榜在紐約遙控指揮。張燕剛等試驗人員為儘快掌握察安法,夜以繼日地工作,每個試驗條件都要重複30 次,以便得到穩定可靠的試驗數據。他們做了500多個試驗,分析了2000多個樣品,每周都要向在紐約的侯德榜詳細匯報,共同研究試驗情況,指導下步工作。於1939年10月基本掌握了察安法工藝,並制訂了對其進一步改進的方案。他們在試驗中遇到了很多困難,張燕剛利用其紮實的化工基礎知識和多年的工作經驗,和同事們一起將它們克服,並得出可以省去碳酸氫銨結晶、分離、溶解等一系列複雜工序的結論,為侯氏制鹼法邁出堅實的第一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為了把研究進一步擴大並用來建廠,還需進行擴大試驗。但試驗如仍在香港進行怕有技術泄密的危險,為安全起見,1940年2月永利公司決定把擴大試驗遷到上海法租界進行。由張燕剛等三人負責。擴大試驗得到的數據與香港的試驗室結果十分相近,新的制鹼法取得了成功。為了表彰侯德榜在開創新的制鹼法中的功績,1941年3月15日永利川廠決定將其命名為"侯氏制鹼法"。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襲珍珠港,上海的各國租界全部被日本侵略軍占領,試驗被迫停止,試驗人員再次被迫全部西撤入川。為使新制鹼法的工藝技術再向前推進一步,他提出了不用碳酸氫銨做原料,而用鹽、氨和二氧化碳直接在碳化塔中反應生成重鹼,這樣既可使生產連續化,又可大幅度提高鹽的利用率,也可使二氧化碳得以充分利用,從而形成兼有蘇爾維法和察安法優點的新工藝。同時還提出了把制鹼和氯化銨工業聯合起來的生產方法。

1943年秋,經過長期緊張的準備,張燕剛等試驗人員進行了連續性半工業化新的制鹼方法試驗,並進行連續性工業試驗,考察整個工藝流程、產品和母液的質量,以及母液平衡問題。張燕剛當時是化工研究部的副部長,在試驗中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辦法,解決了試驗中母液沉澱以及初期生產不出碳酸氫鈉結晶等問題。在侯德榜的指導下,經過試驗人員的共同努力,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侯氏制鹼法既利用了氨廠的廢二氧化碳,又利用了鹼廠的廢棄氯離子;既提高了原料鹽的利用率,降低了成本,又免除了蘇爾維法排出廢液的麻煩。它的設備比蘇爾維法減少三分之一,大大節省了投資,生產成本降低40%。侯氏制鹼法的成功,把世界上純鹼工業技術推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張燕剛對世界著名的侯氏制鹼法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貢獻。

1950年5月,國家決定在山東淄博建設我國第一個氧化鋁廠--501廠。當時既無圖紙資料,又沒有這方面的專業人才。在日本侵略軍留下的廢墟上,建廠人員從學習和試驗入手,設計和建設501廠。1952年初,為加強技術力量,使氧化鋁廠順利投產,通過化工部將張燕剛從塘沽永利鹼廠借調到501廠,幾個月後便正式調入該廠。純鹼是燒結法從鋁土礦中生產氧化鋁的提取劑,鹼液始終伴隨着各個生產車間和主要工序,石灰、二氧化碳是其重要原料。生產工藝中石灰煅燒、熟料燒成、溶出、沉降過濾分離、鹼液蒸髮結晶、分解焙燒等都屬於化工過程。張燕剛雖沒搞過氧化鋁,但因他是學化學工程的,並有在永利公司鹼廠十多年試驗研究和生產技術管理方面十分寶貴的經驗,況且很多生產工序和設備以及母液循環、平衡等問題與侯氏制鹼法也極為相似,張燕剛有了為國效力的用武之地。

張燕剛到501廠之後,首先在鹼液蒸髮結晶工序,接着做全廠全面和聯動試車的準備工作,他利用在永利公司時豐富的經驗組織制訂全廠的生產技術操作規程。當時501廠有實踐經驗的生產技術管理人員很少,克服各種困難邊學邊設計把工廠建起來是對國家的重大貢獻,而開動起來順利投產也絕非易事。當時要把石灰煅燒爐開動起來,多次點火都沒有成功,是張燕剛等人調來之後才把它開起來。由於編寫了操作規程、工人技術人員培訓上崗等試車準備工作做得好,保證了1954年7月我國第一個氧化鋁廠一次試車成功。張燕剛為順利投產做出了重要貢獻,同年他受到上級嘉獎成為建廠功臣。

張燕剛在501廠先後擔任技術科長、中心試驗室主任、副總工程師。他領導中心試驗室和試驗工廠對燒結法生產氧化鋁進行了大量的試驗研究,使生產工藝技術不斷改進。其中低苛性比高碳酸鈉溶出、二段磨溶出、非飽和配方、赤泥快速分離等一系列科技成果使生產技術經濟指標超過了前蘇聯的燒結法廠,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從氧化鋁生產過程中回收金屬鎵的新工藝研究成功,1957年一年就生產1.85噸鎵,當時全世界其他國家一年總共才生產幾百千克,鎵的價格比黃金還貴,我國一舉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鎵生產國,為國家出口創匯做出了貢獻。為此,張燕剛於1956年被評為山東省先進工作者,1958年和1964年分別獲得冶金部和國家科委的科技成果獎和科技發明獎。

1958年8月,張燕剛被調到剛剛開始建設的我國第二個氧化鋁廠--鄭州鋁業公司任副總工程師。由於這裡的鋁礦品位比山東稍高,決定採用生產技術經濟指標更好的串聯法生產氧化鋁,張燕剛作為主要技術負責人組織設計和建設。當1960年拜爾法系統由於各種原因試車遇到困難沒有成功時,張燕剛主張在加速對燒結法系統建設的同時,抓緊拜爾法系統的改造,以便進一步形成混聯法生產新工藝,堅決反對再退回到燒結法的老路上去,從而為我國氧化鋁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張燕剛具有豐富的科學研究經驗。他非常熱愛輕金屬科研事業。從塘沽永利公司鹼廠調到501廠後,主管氧化鋁生產工藝技術的試驗研究以及試驗工廠的擴大試驗和半工業試驗。先後對燒結法和聯合法生產氧化鋁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二段磨、鎵回收、低苛性比溶出、串聯法試驗等許多突出的科研成果,為我國氧化鋁生產發展和技術進步做出了貢獻。

1964年,張燕剛被調到中國鋁業公司任副總工程師,他積極主張建立我國專門的輕金屬研究機構,把鋁、鎂等輕金屬專業領域的科學研究承擔起來。他參與了輕金屬研究所的組建方案和研究方向的制訂和規劃。1965年鄭州輕金屬研究所成立後,立即追趕世界的科研潮流,從當時世界上輕金屬研究熱點--新法煉鋁、鎂新工藝開始,以期改變鋁鎂生產流程複雜、能耗高的局面。隨着"文化大革命"的開始和世界先進國家對新方法研究難題在當時技術條件下還難以解決,他們的研究工作也逐漸停了下來。但我國的新法研究工作從深度和廣度上來講是具有世界水平的。

1973年,張燕剛被調到鄭州輕金屬研究所擔任副總工程師、所長。他德高望重,平易近人,是青年科技人員的摯友。他繼續發揮在永利公司研究侯氏制鹼法和在501廠研究氧化鋁生產新工藝的拼搏精神,住在離家較遠的研究所單身宿舍里查閱資料、制定研究試驗方案每天直到深夜。他科技視野開闊、勇於創新、敢於實踐,從不束縛科研人員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當時,他雖然年近七旬,但仍親自指導科研人員去開創新的局面。在他的指導下輕金屬研究所取得了二段分解法和溶解法從氧化鋁生產流程中回收金屬鎵新工藝、銨光鹵石煉鎂工業試驗、0.5立方米/小時間接加熱拜爾法強化溶出、13.5萬安培大型中間下料預焙陽極鋁電解槽等一系列科研成果。他為論證和建設萬噸級的氧化鋁中間試驗廠做了大量前期工作,為該廠的批准建設以及取得許多重要成果打下了基礎。作為原冶金工業部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的知名專家,曾被邀請參加編制歷次重要的國家科技發展規劃、長遠規劃和各期的科技攻關計劃,以及國家"十大有色金屬基地"和"四大鋁基地"的規劃工作。為輕金屬研究院和我國輕金屬科研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當他73歲高齡時,從所長崗位上退下來擔任技術顧問之後,仍然堅持查閱、翻譯技術資料,直接為科研人員提供幫助。他不斷為院裡發展出謀劃策,經常去北京參加科技研討和規劃的工作,直到1989年4月2日病故,他為祖國科研事業奮鬥了一生。

主要論著

1 張燕剛.國外新法煉鋁近況.有色金屬(選冶部分),1976(9):55~62

2 張燕剛.關於鋁電解槽的壽命問題.輕金屬,1977(3):30~36

3 張燕剛.現代電解鋁廠設計要點.冶金參考,1978(3):5~9

4 張燕剛等.美國鋁鎂工業的科研工作.北京冶金情報研究所,1978:1~50

5 張燕剛.中國有色金屬學會輕金屬冶金學術會議論文集·關於鎂的幾個問題.1979

6 張燕剛.全國首屆稀有金屬冶金學術會議論文集·鎵--大有發展前途的金屬.1980

7 張燕剛.我國鋁鎂科研工作回顧.冶金情報,1981(12):1~11

8 張燕剛.發揮河南鋁資源優勢的幾個問題.河南冶金,1982(1):7~9

9 張燕剛.陳萬坤,張曉風輕金屬學術委員會第二次氧化鋁學術會議論文集·試論拜爾法處理廣西平果鋁土礦.1982

10 張燕剛,張曉風.發揚資源優勢,提高技術水平,更好地發展鋁工業.有色技經通訊,1985(5):2~9

11 張燕剛.保護和發揮鋁土礦資源優勢.經濟參考,1986(4)

12 張燕剛.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第一屆輕金屬冶金學術會議論文集.氧化鋁性質和鋁電解的要求.1986

13 張燕剛.第四屆全國熔鹽化學及電化學學術會議論文集.鋁電解陽極下氣泡行為對電解的影響.1987

參考來源

  1. 張燕剛 ,刷刷題網
  2. 張燕剛 ,技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