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張朴橋天主堂

來自 千圖網 的圖片

張朴橋天主堂是天主教上海教區的一座歷史悠久的著名教堂。座落於上海的根———松江古城區佘山鎮。南臨松江大學城,北靠風景優美的佘山。張朴橋是一個古老的大堂口,堂屋全為磚木結構,即房梁和圓柱都用優質木頭做成的。堂體為中西混合型,像中國的皇宮,又像西方的十字形建築,可容納一千人左右。至於「江南第一堂」這個美稱是怎麼來的,已無從考證,但上海教區幾件重大的事情,都起源於張朴橋。

目錄

教堂簡介

1773年耶穌會遭禁,到這時為止,這個修會在華傳教,幾乎已經二個世紀之久,在利瑪竇神父立下的基礎上,建立了中國教會,會士達到472人。由於禮儀之爭,對傳教事業產生不利影響。教宗克萊孟十四世(Clement XIV)命令取締耶穌會,他們所轄的教會也漸漸衰落了。1814年教宗比約七世(Pius VII)又下令恢復耶穌會。大家都看到中國教會的需要,在天主聖神的推動下,1839年,南京教區(上海教區的前身)98名骨幹教友聚會於松江張朴橋會口,由神父王若望、張西滿帶頭,用白絹向教宗寫請願書,要求派遣主教和傳教士來中國協助傳教。次年,教宗額我略十六世派遣意大利人羅伯濟(Louis de Besi)來華署理江南教務。1841年,耶穌會又派遣法籍南格祿(Got-teland Claude)、艾方濟(Esteve Francois)、李秀芳(Brueyre Ben-jamin)神父乘「埃里戈納」號來華,於1841年7月2日到達上海,由幾名教友駕着一條小船把兩位神父接到浦東金家巷。後來謠傳集中在浦東的地痞流氓準備向收留外國傳教士的金家巷,發動一次洗劫。於是艾方濟神父先悄悄地轉移到張朴橋,接着南格祿神父也於7月24日到達張朴橋。羅伯濟主教於月底來到張朴與他們一起歡度聖依納爵瞻禮。

1841年10月22日,羅主教把一直留在定海的法籍李秀芳神父召至上海,叫他在江南創辦一所修道院,李神父隨後就到了張朴與兩位同會修士匯聚共商傳教事宜:要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紮根信仰,首先要培養中國的傳教士。中國教會是需要由中國人來傳教。在天主聖神的光照下,他們經商討決定,於1843年2 月,由李秀芳神父在張朴橋創辦修道院,五月命名「聖母無玷聖心修道院」,招收第一批修生22人,他們從13歲到18歲,其中17名屬江南教區,5名屬山東教區。因當時此地有學校,而修院需要有一個安靜的環境,於是修院就於是年七月遷址橫塘(今上海教區骨灰堂所在地)。

耶穌會歷來重視文化傳教,看到當地的孩子都沒錢讀書,神父開始在張朴橋辦學校,由於學生很多,神父忙不過來,就請村中熱心女青年幫忙,有的教書、有的種菜。有很多從這學校畢業的女教友都終身獻給教會,組成一束童貞花,奉獻給天主,奉獻給聖母。後來又有獻堂會的修女(當時俗稱「獻堂會先生」)來幫忙,她們修女住一座平房,另一座平房是學校。後來因學生眾多,又在前方蓋了三層樓房,抗日戰爭時被日軍燒光了。現在只剩一座大教堂和一座神父樓。

1844年,法籍耶穌會會長南格祿神父來到佘山勘測地形,看到這裡九峰起伏,佘山環境幽靜別致,是休養祈禱的好地方。萬萬沒有想到南會長於 1856年積勞成疾,離開人世,安息主懷。1863年鄂爾璧會長繼承南格祿神父的遺願,在西佘山購置了整個山頂和山的南坡。在山腰建造了五間平房,供神父療養祈禱之用。中間一間為小堂,設有祭台和聖龕,供有聖母像,專為到這裡休養的傳教士過宗教生活所用。那時,在佘山附近地區的張朴橋教友也紛紛來到這所小堂里來參與彌撒;繼而在山頂造六角亭一座,供聖母像並建有祭台,所供聖母像為中國修士劉必振(字德齋)摹仿巴黎「勝利母后像」繪製的,改稱「進教之佑聖母」奉為佘山主保,以每年5月24日為佘山進教之佑瞻禮日。隨着參與彌撒的教友人數不斷增加,教堂的建築和宗教設施也逐漸擴大。才成為今日的佘山朝聖地。今天的山頂聖母大堂是於1925年開始興建,逾十年落成,號稱遠東第一聖殿。

1955年以後,神父集中學習,張朴橋教堂停止了宗教活動,教堂和附屬用房被移作他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政府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把教堂房產歸還給教會,並由教會修繕一新。經修復於1993年12月8日開堂,由金魯賢主教主持開堂彌撒,佘山本堂龔秋生神父參禮。這一天是張朴橋的本堂瞻禮,同時還有二位聖母獻堂會的修女在此宣發初願,張朴橋是奉聖母無染原罪為主保,自開堂以來,每個星期六下午2:00有佘山的神父來做彌撒,目前有二位修女在這裡服務。今年是聖體年,教友每天來堂里拜聖體、拜苦路、念玫瑰經、學唱歌,平日也有不少教友來堂里拜聖體、念玫瑰經。有時其他堂區的神父帶教友來拜聖堂。

現任本堂:李方圓神父

彌撒時間:每周六下午兩點

聯繫方式:地址:上海松江區佘山鎮張朴橋天主堂 郵編:201602 電話:57651502

交通路線:上佘、南佘、松青、松重線到張朴橋下車

基督教建築

初期基督教建築反映了當時一些奴隸和貧民,早期基督教雕塑,主要表現在紀念死者、寄託對來世希望的石棺雕刻上[1]

基督教於1~2世紀開始流傳。羅馬帝國於313年頒布《米蘭敕令》取得合法地位後,教堂建築逐漸發展起來,羅馬一地就有30餘座。5 至 10 世紀西歐的基督教建築,主要的類型是教堂。早期基督教徒利用羅馬建築作為禮拜儀式之用,沒有固定的教堂型制,其中大部分是將羅馬的巴西利卡改為教堂。教堂平面有圓形和多邊形的。

教會規定:聖壇必須在東端,大門朝西。聖壇為半圓形穹頂所覆蓋,聖壇前設祭壇,祭壇前又增建一橫翼,比較短;與巴西利卡一起形成長十字形平面,稱為拉丁十字,象徵基督受難。一般在巴西利卡前還有一個三面有圍廊的前庭,中央設洗禮池。獨立的鐘樓位於教堂一側,形成完整的群體。這種巴西利卡式教堂[2]是西歐中世紀天主教堂的原型,典型實例是羅馬聖彼得教堂。

參考文獻

  1. 早期基督教美術,豆丁網,2012-08-06
  2. 教堂建築風格簡簡史,搜狐,2019-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