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张大复
张大复1.jpg
原图链接
出生 约1554-1630
国籍 中国
职业 明代著名戏曲作家、声律家
知名作品嘘云轩文字》、《昆山人物传》、《昆山名宦传

目录

人物简述

张大复[1]壮岁曾游历名山大川。初患青光眼,凭微弱的视力坚持写作、教书。原本家底殷实,因请江湖游医铁鞋道人医治眼疾,典卖祖传字画、良田,但越来越重,至40岁失明。一度还患有偏头痛、伤寒、肺炎等疾。除了短时间在朋友的衙署里担任幕僚,主要以口述的方式让人记录整理除了名著《梅花草堂笔谈》,记下自己设馆、作幕、出游的见闻,包括著名人物的言行、家乡风土人情、灾荒与兵寇、水利沿革以及昆曲的兴起与发展等。此外,他还完成了《嘘云轩文字》、《昆山人物传》、《昆山名宦传》、《张氏先世纪略》等著作。

人物文章

他的文章被誉为"震川(同乡归有光字)后一大家"。陈眉公在《梅花草堂笔谈》序中有这样一段话:"元长贫而不能享客而好客,不能买书而好读异书,老不能徇世而好经世,盖古者狷侠之流。读其书可以知其人也。"与他交往较多的汤显祖,在一封信札中也说:"读张元长先世事略,天下有真文章矣。"

戏曲方面

世海总目提要》称其"粗知书,好填词,不治生产。性淳朴,亦颇知释曲"。为苏州戏曲作家群重要成员之一。一生作传奇30种:《如是观》、《天下乐》、《金刚凤》、《醉菩提》、《海潮音》、《钓鱼船》、《井中天》、《快活三》、《獭镜缘》、《苞蕉井》、《重重喜》、《龙华会》、《双节孝》、《双福寿》、《读书声》、《娘子军》、《小春秋》、《天有眼》、《发琅钏》、《龙飞报》、《吉祥兆》、《痴情谱》、《紫琼瑶》等。未完稿者有:《智串旗》、《三祝杯》、《大节烈》、《罗江怨》、《新亭泪》、《金凤钗》等六种。别本《传奇汇考标目》还记载其传奇《竹叶舟》一本。据《寒山堂新定九宫十三调南曲谱》记载,张大复曾作"万寿大庆承庆杂剧"六种:《万国梯航》、《万家生佛》、《万笏朝天》、《万流同归》、《万善合一》、《万德祥源》,今皆不存。其《如是观》为著名剧作,写岳飞抗金故事.至今仍有演出。《天下乐》一剧写钟馗嫁妹故事,现存《嫁妹》一折,今京剧亦有此剧,本事与其相同。《新传奇品》评价他的作品是:"去病用兵,暗合孙武。"张大复的戏曲声谱理论专著有《寒山堂新定九宫十三调南曲谱》,该书卷首还录载了他所纂详的《谱选古今传奇散曲总目》70种,又附《曲话》17则。此书影响较大,《南词定律》、《九宫大成谱》均以此为主要依据,今有抄本流传,与钮少雅的《南曲九宫正始》齐名。此外尚有《南词便览》、《元词备考》、《词格备考》传世。

相关邻居

陈益 《苏州日报》2009.11.16

好长一段时间,我和张大复住在一条南街上,当然隔着四百载风雨晦明。那时正值文革后期,无人知道他闻名于世的《梅花草堂笔谈》,笔谈中弥足珍贵的昆曲原始资料,也无人重提周作人和钱钟书为笔谈而引发的笔墨官司。

周作人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一书出版后,二十岁刚出头的钱钟书撰写了书评,他对书中忽略了张大复的《梅花草堂笔谈》深表遗憾,认为张大复可与张岱媲美。三年后周作人写了《梅花草堂笔谈等》一文,给张大复以贬语,捎带着把钱钟书的书评驳回去。

张大复,字元长,是一个博学多识的读书人,为人旷达,兴趣独特,偏又贫穷多病。恰如他的好友陈继儒在《梅花草堂笔谈》序言所说:"元长贫不能享客而好客,不能买书而好读书,老不能询世而好经世,盖古者狷狭之流,读其书可以知其人矣"。困顿地生活在晚明时期的张大复,向往精神自适的生活,追求生活情趣,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他觉得,最理想的人生是:"一卷书,一尘尾,一壶茶,一盆果,一重裘,一单绮,一奚奴,一骏马,一溪云,一潭水,一庭花,一林雪,一曲房,一竹榻,一枕梦,一爱妾,一片石,一轮月,逍遥三十年,然后一芒鞋,一斗笠,一竹杖,一破衲,到处名山,随缘福地,也不枉了眼耳鼻舌身意随我一场也。 "事实上,他的理想无一不停留在纸上。

如今,我读他的文字,便自然而然地回到南街(明代称片玉坊)那由粉墙黛瓦、绿树修竹构成的安谧中。

"一鸠呼雨,修篁静立,茗碗时供,野芳暗度。又有两鸟咿嘤林外,均节天成。童子倚炉触屏,忽鼾忽止。念既虚闲,室复幽旷,无事坐此,长如小年。 "张大复写下这些文字时,已经变成了盲人。自四十岁那年,患青光眼的双眼完全失明后,听力和嗅觉显得异常发达。鸠鸟的鸣叫,童子酣睡时断断续续的气息,碗里飘出的茶香,野花散发出的气息,都化为形象逼真的文字。他听到了无声的竹林静静地站在那里。他还能分辨出近处是"一鸠呼雨",林外远处却是"两鸟咿嘤"。

只有几十字的短文,蕴含山水田园诗的意境,呈现一种生命的沉静之美。他在沉静中思索的,却是人生的真谛。"造谤者甚忙,受谤者甚闲。忙者不能造闲者之命,闲者则能定忙者之品。此亦名言"(《梅花草堂笔谈·吴因之语》)。这个盲人,对世事的洞明,比明眼人还要深刻。

《笔谈》 中,有一些篇章记录了家人好友的事情。如《吾女》:"沈声远门之甫毕,复为邻火延烧其家,老少子女争保囊物而吾孝伯独移二稚避火竹林下,动止如常,斯亦不愧吾家女也,人言贫累重乃不知以处忧患,故独轻。 "忽然发生火灾,人人都争着保住自家的财产,而孝伯却"动止如常",把两个小孩救出来。如此临危不乱,镇定自若的女子,实不多见。难怪张大复不无自豪地说:"斯亦不愧吾家女也"。

《月能移世界》,是《笔谈》中很耐人寻味的一篇。万历三十四年十月十六日,他和一群文人在月下游破山寺,忽然想起了好友邵茂齐的话:"天上月色,能移世界。 "果然是这样,那些假山、石头,山间流出的泉水小溪,佛寺园亭,房屋竹木……一切常见的东西,有了月亮照耀就显得深邃,月亮覆盖其上就显得洁净透明。金黄和碧绿的色彩,有月光就显得醇厚,惨悴的容貌,有月光就显得奇特。深浅浓淡的色调,按照它画成图画,就屡屡有变化了。"河山大地,邈若皇古;犬吠松涛,远于岩谷;草生木长,闲如坐卧;人在月下,亦尝忘我之为我也"。因月色而忘却自我,这样的境界,是足以让终日忙得晕头转向的现代人羡慕的。

參考來源

  1. 张大复,苏州清代人物专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