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張國維
出生 [清][公元1595年-1646年]
國籍 中國
別名 字玉笥
職業 曾任明末江南十府巡撫,後任兵部尚書
知名作品 著作有《吳中水利全書》,並曾主持刊行徐光啟著《農政全書》、鄭所南著《心史》。


目錄

人物生平

張國維[1][2](1595年-1646年)、字玉笥,浙江東陽人。曾任明末江南十府巡撫,後任兵部尚書。清兵入關後,寧死不降殉國[3]

明天啟二年(1622年)進士,授番禺知縣。他在任期間,興學校,課農桑,以德化民[4]

崇禎七年(1634年),升任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安慶等十府,主持興建繁昌、太湖二城。說明他曾經疏浚了松江、嘉定、上海、無錫等地河道,修築了吳江、江陰、蘇州等縣橋、塘堰、漕渠[5]

崇禎八年(1635年),時任巡撫都御史的張國維同巡撫御史王一鶚修吳江石塘,勘核全坍應修一千五十五丈,半坍二千八十六丈,平望西諸聚水缺,應築內

外塘七百六十丈,並修長橋、三江橋、翁涇橋。他針對太湖洪水下泄不暢,曾於崇禎九年(1636年)上書請求開浚吳江縣長橋兩側的泄水通道,"太湖翕聚

眾水,吳江仰承委灌分注吳淞、婁江以入海,其長橋七十拱與九里石塘一帶諸水竇皆宣洩之分,必由今橋拱旁架浮圖閣,淤遏水勢,漸致閉塞,則拆卸不

容緩,石塘諸竇年久亦多壅淤成陸,並宜一體開浚,以免農田之患"。因此,《明史》上說:張國維"建蘇州九里石塘及平望內外塘,長洲至和等塘,修松

江扞海堤,浚鎮江及江陰漕渠,並有成績"。他深入了解,"惟吳澤國,民以田為命,田以水為命,水不利則為害"。他說:"臣搜泉興浚,單騎馳驅,手口

拮据,糜事不為"、"臣嘗單舸巡汛,探溯河渠,各繪水圖,括以說略",積累了數十年治水之經驗,寫成並刊刻了一部七十萬字的《吳中水利全書》,為

我國古代篇幅最大的水利學巨著。《吳中水利全書》成書於崇禎十二年(1639年),該書先列東南七府水利總圖十二幅,次標水源、水脈、水名等目,

又記錄了有關詔敕、章奏,包括宋、元到明崇禎時的有關治水的議論、序記、歌謠等,是研究蘇、松、常、鎮四郡的一部至關重要的水利文獻。

明史》中有:兵部尚書陳新甲下獄,帝召國維代之。乃定戰守賞罰格,列上嚴世職、酌推升、慎咨題等七事,帝皆報可。會開封陷,河北震動,條

防河數策,帝亦納之。

崇禎十六年四月,清兵入畿輔,國維檄趙光抃拒螺山,八總兵之師皆潰。言者詆國維,乃解職,尋下獄。帝念其治河功,得釋。召對中左門,復故官,兼

右僉都御史,馳赴江南、浙江督練兵輸餉諸務。出都十日而都城陷。

弘光元年(1645年),他擁魯王朱以海監國,總兵方國安叛降,遂召二子問其生死態度,長子世鳳即表示決不偷生,次子世鵬應答稍緩,張國維即以石

硯擲擊,不中。世鵬泣對"從容盡節,慷慨捐軀,兒等甘之如飴,唯祖母年邁八旬……."。午夜,張國維穿戴衣冠,向母訣別,從容賦《絕命書》三章,

又寫"忠孝不能兩全,身為大臣,誼在必死。汝二人或盡忠,或盡孝,各行其志,勿貽大母死,使吾抱恨泉下!"擲筆於地,付遺書於次子,投園池而死,

年五十有二。後人在蘇州虎丘山區建造了張國維祠作為紀念。中國近代史上有名的社團組織南社第一次雅集就選擇在張國維祠,深有寓意。

參考文獻一

明史·張國維傳

張國維,字玉笥,東陽人。天啟二年進士。授番禺知縣。

崇禎元年擢刑科給事中,核罷副都御史楊所修、御史田景新,皆魏忠賢黨也。已,陳時政五事,言:"陛下求治太銳,綜核太嚴。拙者跼蹐以避咎,巧

者委蛇以取容,誰能展布四體,為國家營職業者。故治象精明,而腹心手足之誼實薄,此英察宜斂也。祖宗朝,閣臣有封還詔旨者,有疏揭屢上而爭一事

者。今一奉詁責,則俛首不遑;一承改擬,則順旨恐後。倘處置失宜,亦必不敢執奏,此將順宜戒也。召對本以通下情,未有因而獲罪者。今則惟傳天

語,莫睹拜揚。臣同官熊奮渭還朝十日,旁措一詞,遂蒙譴謫。不可稍加薄罰,示優容之度乎?此上下宜洽也。"其二條,請平刑罰,溥膏澤。帝不能盡

用。進禮科都給事中。京師地震,規弊政甚切,遷太常少卿。

七年擢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安慶等十府。其冬,流賊犯桐城,官軍覆沒.國維方壯年,一夕鬚髮頓白。明年正月率副將許自強赴援,游擊潘可大、知

縣陳爾銘等守桐不下。賊乃攻潛山,知縣趙士彥重傷卒。攻太湖,知縣金應元、訓導扈永寧被殺。國維至,解桐圍,遣守備朱士胤趨潛山,把總張其威趨

太湖。士胤戰死,自強遇賊宿松,殺傷相當。安慶山民桀石以投賊,賊多死,乃越英山、霍山而遁。九月,賊復由宿松入潛山、太湖,他賊掃地王亦陷宿

松等三縣。國維乃募土著二千人戍之,而以兵事屬監軍史可法。明年正月,賊圍江浦,遣守備蔣若來、陳於王戰卻之。十二月,賊分兵犯懷寧,可法及左

良玉、馬爌遏之。復犯江浦,副將程龍及若來、於王等拒守。諸城並全。又圍望江,遣兵援之,亦解去。

十年三月,國維率龍等赴安慶,御賊酆家店,龍軍數千悉沒。賊東陷和州、含山、定遠,攻陷六合,知縣鄭同元潰走,賊遂攻天長。國維見賊勢日熾,請

於朝,割安慶、池州、太平,別設巡撫,以可法任之。安慶不隸江南巡撫,自此始也。議者欲贈割江浦、六合,俾國維專護江南,不許。

國維為人寬厚,得士大夫心。屬郡災傷,輒為請命。築太湖、繁昌二城,建蘇州九里石塘及平望內外塘、長洲至和等塘,修松江捍海堤,浚鎮江及江陰漕渠,並有成績。遷工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理河道。歲大旱,漕流涸,國維浚諸水以通漕。山東飢,振活窮民無算。

十四年夏,山東盜起,改兵部右侍郎兼督淮、徐、臨、通四鎮兵,護漕運。大盜李青山紅數萬,據梁山泊,遣其黨分據韓莊等八閘,運道為梗。周延儒赴

召北上,青山謁之,言率紅護漕,非亂也.延儒許言於朝,授以職。而青山竟截漕舟,大焚掠,迫臨清。國維合所部兵擊降之,獻俘於朝,磔諸市。兵部

尚書陳新甲下獄,帝召國維代之。乃定戰守賞罰格,列上嚴世職、酌推升、慎咨題等七事,帝皆報可。會開封陷,河北震動,條防河數策,帝亦納之。

十六年四月,我大清兵入畿輔,國維檄趙光抃拒螺山,八總兵之師皆潰。言者詆國維,乃解職,尋下獄。帝念其治河功,得釋。召對中左門,復故官,兼

右僉都御史,馳赴江南、浙江督練兵輸餉諸務。出都十日而都城陷。

福王召令協理戎政。尋釁山東討賊功,加太子太保,蔭錦衣僉事。吏部尚書徐石麒去位,紅議歸國維。馬士英不用,用張捷。國維乃乞省親歸。

南都覆,逾月,潞王監國於杭州,不數日出降。閏六月,國維朝魯王於台州,請王監國。即日移駐紹興,進國維少傅兼太子太傅、兵部尚書、武英殿

大學士,督師江上。總兵官方國安亦自金華至。馬士英素善國安,匿其軍中,請入朝。國維核其十大罪,乃不敢入。連復富陽、於潛,樹木城緣江要害,

聯合國安及王之仁、鄭遵謙、熊汝霖、孫嘉績、錢肅樂諸營,為持久計。順治三年五月,國安等諸軍乏餉潰,王走台州航海,國維亦還守東陽。六月知勢

不可支,作絕命詞三章,赴水死,年五十有二。

參考文獻二

張國維:一騎一舸的治水巡撫

2007年10月07日 深圳商報

  • 修復張國維故居的痴心人

浙江東陽是個文化朴茂、教育鼎盛的大縣,歷史上名人輩出,出了進士305人,其中5人當過宰相。這個縣有家名門叫盧家,一家就出了進士12人。但在東陽的歷史名人中,最受後人景仰的是明末兵部尚書張國維。

前不久,記者來到東陽市,處處感受張國維的存在與影響,他的政德與民族精神可以說與東陽大地同在,與東陽百姓同在。在東陽市汽車站下車,記者租了一輛人力三輪,問張國維故居的地址,車夫脫口就說:"東陽沒有人不知道張國維。他是一位為民謀福的好官,張國維故居就在張府前巷。"到了張府前巷,才知道"前巷"不是一條窄窄的小巷,而是一條寬闊的四車道的大街,在成排的高樓大廈中間,裹挾着一座黑瓦紅柱的明清官宦府第,顯得分外引人注目。這座府第就是張國維故居。

張國維故居原是前後九進的豪門大宅,現在修復的只是故居的主體--"九如堂"及附屬的廂房,初步顯示出明代豪宅的風貌。記者見到,"張國維故居"的五個大字為已故著名書法家趙朴初所題,"九如堂"三個大字為台灣著名報人王惕吾先生所題,名人的墨寶為這座老宅增添了光輝。故居還有不少其他建築,如張國維投水殉難的"靖忠塘"、張國維的內宅與另一座廳堂--百忍堂、張氏宗祠,還沒有修復。

張國維故居管委會副主任兼辦公室主任叫張新棋,是張國維的第二十代孫,今年已72歲。他對記者說,修復張國維故居極不容易,這座老宅差一點就賣給了私人,變成一家居民的私人宅。那是1992年,張國維故居當時成為東倒西歪的危房,張新棋剛從東陽茶廠副廠長的崗位上退下來。政府對國有資產改制,有意將這一片危房賣給私人。張新棋得知這一消息後,心急如焚,如果一旦賣給私人,產權變為私人,哪麼新的主人就可以在張國維故居的遺址上建一座豪華住宅,具有重要歷史意義與文物價值的張國維故居將不復存在,東陽市就少了一座歷史景觀,張國維的愛國主義精神與民族英雄主義精神就因張國維故居的消失而大為遜色。有着社會責任感的張新棋不同意變賣祖宗遺產,奔走呼號,要集社會閒散資金,修復張國維故居,要讓張國維的愛國主義精神與勤政愛民的精神發揚光大,照耀人間。他要讓東陽人世世代代記住張國維,讓張國維故居不僅成為東陽一處人文歷史景觀,還要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他與其他有識之士的共同努力下,張國維故居不僅沒有賣掉,在政府的支持下,修復張國維故居的願望變成了現實。

張新棋是修復張國維故居與弘揚張國維文化的痴心人,是一位鼎力維護優秀古文化遺產的支持者。他是張國維故居的實際管理者,為張國維故居義務工作了十五年,不從張國維故居拿一分錢的報酬與補貼。

  • 一騎一舸的治水巡撫

張國維是明末政壇的重要政治人物,他是一位傑出的水利專家,浙東人民抗清的領袖,也是受到後世高度讚揚的民族英雄。他的一生充滿苦難,死得悲壯激烈。他和其他讀書人一樣,理想就是讀書進仕,為國建功。明天啟元年(1621年),他參加浙江鄉試,名列全省第七,第二年,赴京參加會試,為二甲第十二名進士。中進士後,他回家鄉拜見致仕在老家的前南京兵部尚書許宏綱,從早晨等到中午,許宏綱就是不出來,張國維不急不躁,耐心等待。直到晚上,許宏綱才出來會見,一見面他就說:"我觀察你很久了,有人說你等久了必然急躁,然而你沒有急躁;中午沒吃飯人必疲憊,而你並不疲憊。人不急躁能忍事,人不疲憊能任事。以後你就是國家之人才。"

明崇禎七年(1634年),大明朝在風雨中飄搖,李自成張獻忠的農民起義軍縱橫天下,東北的滿清軍隊虎視眈眈,對明王朝構成極大的威脅。為穩定以南京為中心的大後方,保證漕運暢通與軍需物資供應,崇禎帝任命張國維為右僉都御史兼十府巡撫。這十府是南京、徽州、寧國、池州、太平、安慶、蘇州松江常州鎮江與廣德,是明朝最為富庶的地區,是明王朝的龍興之地,也是明朝軍用物資與兵員的主要供應地。張國維臨危受命,駐節蘇州。

張國維到了蘇州,了解到"惟吳澤國,民以田為命,田以水為命,水不利則為害。"他不知疲憊,親力親為,抓水利建設。他巡視農田,沒有當地官員陪同,沒有前呼後擁的儀仗,而是"單騎馳驅"。他巡視河道,沒有人鳴鑼開道,是"單舸巡汛",探溯河流走向,繪製水圖。張國維常常是清晨騎馬巡視田間,直到中午。自張國維後,蘇州再也見不到這樣"單騎單舸"的巡撫。這一精神在當地的反響特別強烈,認為官員下鄉也應像張國維一樣,不必事先通知,站站迎接,不必前呼後擁,興師動眾,"一騎一舸"足矣。

張國維任十府巡撫六年,是大興水利的六年,也是取得農業豐收、江南百姓生活較為安定的六年。當時華北、西北大局糜爛,而江南相對平靜,這與張國維的出色工作有密切關係。明代著名作家張岱曾講到張國維的政績,當時山東遭受大旱災,民不聊生,大米漲到8兩白銀一擔,而蘇州連年豐收,大米僅3.5兩白銀一擔。張國維急國家之所急,以解救饑民為己任,將蘇州大米經京杭大運河源源不斷地運往山東濟寧,加上運費每擔只售4兩白銀,有力地抑制了物價。他在山東,廣開粥廠,救活百姓達百萬人之巨。張國維還是一個水利專家與運輸專家,他將他的治水經驗寫成並刊刻了一部70萬字的《吳中水利全書》,為我國古代篇幅最大的水利學巨着。一個十府巡撫,能寫出有關水利的鴻篇巨着,在明代官員極為罕見。因此,蘇州百姓對張國維極為崇敬,為他建了生祠,年年祭拜。張國維曾任廣東番禺縣知縣,番禺與蘇州的百姓也為他建造生祠(中國近代史上有名的社團組織南社第一次雅集就選擇在蘇州虎丘張國維祠,深有寓意),至今蘇州滄浪亭中,仍有他的畫像,題詞為:"撫綏十郡,大度淵涵,疏通水利,澤被東南。"

  • 悲壯殉難使東陽免受屠城之災

張國維的出色成績得到崇禎皇帝的賞識。崇禎十七年,他被任命為兵部尚書,離開北京前往江南募兵。14天後他到蘇州,從北京傳來消息,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崇禎皇帝投繯自盡,接着清兵占領北京,在國破家亡之際,張國維沒有投降,對清軍節節抵抗。明弘光元年,(1645),南京陷落,張國維請朱元璋十四世孫朱以海在紹興監國,他堅守錢塘江南岸,前後達一年之久。這時,張國維想起義烏人駱賓王,希望有人像駱賓王一樣發出震動天下的《討武氏檄》,喚起天下人對明朝的嚮往與激情,重振旗鼓,恢復北國。到1646年5月,張國維退到東陽,在東陽的陷坑嶺作最後的抵抗。這年六月,清軍前峰到達陷坑嶺下,張國維知道大勢已去,救國無望,決心以死殉國。他死得極為壯烈。1646年盛夏的一天,他在老家召來東陽吳縣令,對他說:"國維身為明朝大臣,今日以死報國,無奈天氣炎熱,如屍體腐爛不可辨識,將謂我帶兵潛逃他鄉,必然貽禍於東陽,因此,特請你來看着我死。"吳聽後掩面痛哭,不忍心目睹張國維殉難。

張國維從容布置後事,取來白絹一幅,在白絹上寫下三首詩,一首為"負國",一首為"念母",一首為"誡子",然後在絹尾落款:"大明遺臣張國維絕筆"。他對僕人說:"我是死於王事,這就是禮。還有不少兵馬因我而共赴國難,我死後,無以為報,可將我的遺體抬到大門口,寫上這樣一句話:'今生無以相報也。'"

他對僕人說:"對太夫人不要說我已死,只說我已遠逃而去。我死後,將我的遺體坐在中堂,等到清兵見到我的遺體後方可入殮。"接着他將明朝官服穿戴整齊,從容投入府內水塘,家人急忙打撈,張國維已氣絕而亡。家人將遺體搬來,坐在中堂太師椅上。不久,清軍騎兵到達,見張國維端坐大廳,面色如生,有的叩頭拜謝,有的痛哭不已。

清軍為何會跪拜張國維?原來清軍中的騎兵多為山東濟寧人,當年曾得到張國維在濟寧的施粥而得以活命,見到救命恩人後,良心發現,下跪禮拜。清軍中的濟寧藉騎兵感恩張國維,東陽沒有像揚州嘉定金華等地那樣,慘遭屠城之災。張國維有三個兒子,長子張世鳳抗清被俘,不屈而被殺死於錢塘江畔;另一個兒子因病去世,只留下小兒子張世鵬,被關押在清軍牢中。清軍的浙江總督張存仁敬佩張國維的氣節,不忍心他斷絕香火,將張世鵬放了。到清乾隆四十一年(1772年),乾隆敬重張國維的氣節,贈給他的諡號為"忠敏"。"忠"是鞠躬盡瘁、至死不渝,"敏"是見義勇為、殺身成仁。

參考文獻三

張國維: 一個兵部尚書的塵封往事

說起東陽張國維,讀者恐怕相當陌生,然而《明史》卻給他專門列傳,字數多達1500多字。張國維,東陽托塘人,曾任明末江南十府巡撫,後任兵部尚書。他曾經主持《農政全書》的編撰,並使奇書《心史》付梓。最後,清兵入關,張國維以死報國。

7月19日,明末兵部尚書東陽張國維故居舉行了門廳修復典禮,至此由一批熱心人自1994年開始的故居修繕工程,終於完成了近一半規劃。在這些熱心人的奔走下,東陽市政府於1993年8月專門劃出保護區。

昨日,記者來到張國維故居的九如堂,聽老人們說起兵部尚書的塵封往事。

為官一任 造福一方

明天啟二年(1622),28歲的張國維考中進士。由於不善逢迎,兩年後被選授廣東番禺(今廣州)知縣。

他一到廣州,就碰上了粵東大饑荒。鄰省福建米販子紛至,並控制了糧價,使糧價飛漲。廣東巡撫陳保泰系福建人,包庇而不禁。數萬粵人聚集請願,險些激起民變。張國維上任後,當眾宣布《籌荒十二策》,終於降下糧價,平息事變。不久,他了解到廣州有數萬畝沙漲田,系明初勵志恢復和發展農業時,由許多貧民開墾出來,後被土豪劣紳巧取豪奪,使百姓無以為生。張國維派人翻檢舊籍,尋出原始根據,不畏壓力,將田全部收回並分還貧農耕種。當地百姓稱張國維為"神明父母"。

1628年,由於治理有方,張國維被調入京城任職,後任應天(今南京)、安慶等江南十府巡撫,常駐蘇州。

蘇州本是魚米之鄉,張國維赴任時卻只見到處鬧水災,民不聊生。張國維在做了詳細調查後決定,大抓水利建設。

據《明史》記載,短短數年,"築太湖、繁昌二城,建蘇州九里石塘及平望內外塘……"範圍之廣,工程之大,為明代僅有。令人感動的是,張國維常常冒寒暑,廢寢食,早出晚歸,深入工地,年四十而鬚髮竟無一莖黑者。

張國維治水有方,百姓感激不盡。蘇州百姓自發在虎丘大堤為他建生祠祭祀(今存)。至今蘇州名勝滄浪亭內還有他的石刻像,上有像贊:撫綏十郡,大度淵涵,疏通水利,澤被東南。

《明史》還記載了張國維救賑山東災民一事。1640年,張國維任工部右侍郎,總督河道。這年山東大飢,一石米售價8兩,而蘇州才3兩。張國維便派人將米運到山東販賣,將所賺取的收入設立免費粥廠10多個,分處遠近,救活災民以百萬計。

1642年,張國維由於功績彪炳,被擢升為兵部尚書。

1643年,張國維在北京帶兵作戰失利,又遭毀謗,被免職歸里,逾數月,崇禎帝又下令逮解回京。途經蘇州,成千上萬群眾自發聚集,攔道朝拜,殺牛宰羊,痛哭生祭。後來,蘇州士紳還推派代表赴京請願,山東士民聞訊,也派代表赴京申救。

出版《農政全書

奇書《心史》付梓

張國維任江南十府巡撫期間,除了大興水利,還着手撰寫了《吳中水利全書》,把調查結果與治水經驗全部記錄下來。

《吳中水利全書》系張國維自費出版,共28卷,約70萬字,為我國歷史上篇幅最大的水利學巨着。此書後來收入清《四庫全書》。

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共60卷,70多萬字,為我國古代最偉大的農業百科全書。它系統總結了我國歷代農業的各種學說和技術方案,並注意吸收剛剛傳入中國的西方農業科學。張國維看到此書樣稿時,欣喜若狂,立即指示松江知府設法刊印出版,並親自為其作序。

1638年,蘇州一帶大旱,承天寺浚井,從井底掏出一密封鐵函,函內有石灰,灰內有一錫匣,匣內有蠟漆封固,中有折褶成卷的《心史》手稿。手稿沉井356年之久,而墨跡如新。觀者無不稱奇,一時奔走相告。書的內容乃宋愛國詩人鄭思肖強烈反抗元蒙侵略南宋的詩文。後來梁啓超讀到此書,也大為稱奇,說"嗚呼,啟超讀古人詩文辭多矣,未嘗有振盪余心若此書之甚者!""嗚呼,此書一日在天壤,則先生之精神與中國永無盡也"。

此書發現後,蘇州愛國人士紛紛傳抄,籌劃刊刻,但缺少資金,一籌莫展。此事後為張國維所知,讀罷書稿,立即捐出自己的俸金,出版此書,並在井旁立碑紀念。還為《心史》寫了序文。

事過四年,清兵入侵中原,《心史》在一定程度上激勵了許多民眾將士的愛國之心。參與此書付梓工作的官員文人後來全部以死報國。

精忠報國從容就義

清兵入侵後,張國維以文官帶兵,抵抗清軍,不幸失利,後被逮下獄。各方營救無效,最後,有人特向崇禎帝建議:義烏東陽一帶民眾忠勇敢戰,若讓張國維回鄉募兵訓練,督理軍餉,可抒國難。這才打動了崇禎帝。張國維恢復官職後,立馬趕赴江南,剛到蘇州卻聽到崇禎帝上吊身亡消息。張國維於是參加了以福王為旗號的抗清鬥爭。後擁迎魯王於台州。張國維親自督兵錢塘江,浴血奮戰。

順治三年(1646年)六月十八張國維退守東陽。廿五,清兵破義烏,抵東陽七里寺。張國維召來二子問生死態度。長子世鳳即表示決不偷生,次子世鵬應答稍緩,國維即怒以石硯擲擊,不中。世鵬泣對"從容盡節,慷慨捐軀,兒等甘之如飴,唯祖母年邁八旬……"廿六午夜,國維穿戴衣冠,向母訣別,從容賦《絕命詞》三章---《負國》、《念母》、《誡兒》,又寫遺書"忠孝不能兩全,身為大臣,誼在必死。汝二人或盡忠,或盡孝,各行其志,毋貽大母憂,使吾抱恨泉下!"擲筆於地,付遺書於次子,投園池死,時年52歲。

視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