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弘濟橋,位於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廣府古城東2.5千米的東橋村。明清時期,因其位於廣府古城東,又名「府東橋」,所處的滏陽河段為南北流向,東西橫跨滏陽河上,故為東西橫跨橋,東橋村因在橋東而得名。當地人也稱之為「東橋」、「老東橋」。弘濟橋建於何時無可考,明萬曆十年(1582年)重修。[1]

弘濟橋是一座單孔雙敞肩式石拱橋,東西長48.9米,寬6.82米,全部由青石砌築砌成。弘濟橋外邊券均有精美的浮雕,券頂兩側各雕有一巨大的吸水獸。兩端四小券外側雕有龍、纏枝花等。橋面現存欄板內側雕有虎、鹿、麒麟、花飾及民間典故等圖案。弘濟橋是中國現存的大型古代石拱橋之一,在建築結構及形制上與趙州安濟橋基本相仿,在中國古代橋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006年5月25日,弘濟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錄

歷史沿革

弘濟橋建於何時無可考,明萬曆十年(1582年)重修。 明國二十八年~民國三十二年(1939年~1943年),弘濟橋被侵華日軍盤據,日軍斷絕了橋的通行,並挖開西側部分橋西在橋上構築了碉堡。同時還把兩端小拱券改造成關押抗日工作者的監獄。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春至道光十三年(1833年)三月,弘濟橋修繕。 20世紀50年代,弘濟橋被發現主拱券下沉外傾的問題。 1966年3月,邢台大地震使弘濟橋主拱券下沉外傾日漸嚴重。 1985年,河北省省文物局曾派人調查弘濟橋,當時測量主拱券下沉尺寸是14厘米,引起各部門重視。 1992年,文物部門制定經濟方案時,弘濟橋主拱券下沉已達30餘厘米。 1992年~1993年,河北省古建築研究所受省文物局委託,承擔並完成了弘濟橋的勘測與修繕施工任務。

遺址特色

結構

弘濟橋是一座單孔雙敞肩式石拱橋,在結構設計上與安濟橋(趙州橋)大致相同,在建築規模上略小於安濟橋(趙州橋),全部由青石砌築砌成。 在其主拱券兩端券肋到橋面之間各設有兩個並列小拱券。

弘濟橋東西長48.9米,寬6.82米,主拱券淨跨為31.88米,弧矢為6.02米(主拱券頂到兩券腳之間連線的垂直距離)。兩端的小券跨徑,一為3.5米,弧失1.6米,另一為1.9米,弧失為1.05米。 靠近橋堍的邊券跨度為3.8米,高為2.85米。主拱券由18道單券縱向排列砌築的,每道單券平均使用33~34塊券石,共用券石600餘塊,券石之間用0.37米至0.43米鐵束腰相連結。弘濟橋兩側邊券拱背都是用出檐鈎聯石鋪墁,相鄰的橋面石縱橫之間用鐵束腰鑲嵌相連,縱橫縫隙用江米漿拌合的灰土進行了填灌。 在主拱券拱背還安裝了兩根隱蔽的大鐵梁,把18道單券緊緊地鋦在一起。

特點

弘濟橋主拱券每道單券券石都是榫卯串聯交接,石構件的這種用法實際上是採用了古代馬車木輪的製作原理,其優點是整體性、穩固性和抗震性能加強。弘濟橋兩側邊券拱背都是用出檐鈎聯石鋪墁的。這種作法,不但造型美觀,更主要的是鈎聯石把兩側邊券緊緊地攏住,減少了邊券外傾的可能性,增強了主拱券的整體性和穩固性。在修建時,每砌好一道單券,再砌另一道,單券彼此都有相對的獨立性。這種結構的石拱橋突出的優點是:當其中一塊或幾塊券石出現間碎裂時,只能對所在的單券構成影響,但不會對相鄰的其它單券構成大的威脅。

弘濟橋採用主拱券雙敞肩的橋樑設計,既保證了航運的通暢,又達到了河水上漲時可以分流的目的,同時減輕了橋的重量節省了石料,也是出於美觀的考慮。為適應通大船的需要,加上弘濟橋兩側的地勢較窪,弘濟橋的失跨比是1∶5.3(安濟橋的失跨比是1∶5.1)。 弘濟橋外邊券均有精美的浮雕,其中有飛龍、鳳、二龍戲珠、奔馬、怪獸等,券頂兩側各雕有一吸水獸。兩端四小券外側雕有龍、纏枝花等。橋面現存欄板內側雕有虎、鹿、麒麟、花飾及民間典故等圖案。

文物遺存

弘濟橋橋面兩側各有方形望柱18根,欄板17塊,抱鼓石2塊。同時弘濟橋使用了大量勾檐石進行裝飾。 弘濟橋望柱頂端圓雕有七個獅子、八個猴子、桃子、石榴等。欄板上浮雕有鹿、麒麟、節節封侯、吳牛喘月、武松打虎、八仙故事、松梅竹蘭、纏枝花等,圖案雕琢精細,形象逼真。大券與小券中間刻有龍頭,是蛟龍望水的浮雕;大券兩邊對刻的二龍戲珠、飛鳳、飛龍、飛馬,兩邊盡端小券刻的纏枝花卉。

弘濟橋主拱券南側邊券吸水獸上面的橋面石上刻有一小孔,直徑4~5厘米,呈彎曲狀通向吸水獸頭頂上側。每當遇到淹沒吸水獸或接近小孔下面邊沿的特大洪水時,這個小孔就會發出低沉的「鳴鳴」聲,類似老牛的叫聲,因此當地群眾叫這個孔為「地牤牛」。它是運用空氣流動和聲學原理鑿成的。當地流傳一首順口溜:兩個仙桃倆石榴,七個獅子八個猴,中間一個「地氂牛」,幾句順口溜就把弘濟橋上的雕刻進行了形象地總結和概括。

歷史文化

藝文

幾番留戀古城東,皆此橋飛滏水中。恰似神工揮鬼斧,雲來怪石化長虹。接連冀魯開弘濟,輸轉津邯扼要衝。擬放扁舟由且詠,詩思散入碧荷風。

拱橋結構

石拱橋就建築結構造型而論,分滿肩型與敞肩型。所謂滿肩拱橋就是將主拱肋與橋面之間全部砌實,這類石拱橋貌似墩實牢固,實則笨拙脆弱。敞肩型石拱橋,簡單說就是敞開主拱券兩肩,在拱肋到橋面之間各開設兩個並列小拱券,其優點是結構輕盈,堅固適用。弘濟橋為敞肩型石拱橋。

名字來源

弘濟橋橋中部南北欄板外側刻有「弘濟橋」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在大字的側面仍保留有石刻橋銘落款:「推官公家臣、通判周評、同知董選、廣平府知府賈應璧創建;萬曆十年歲次王午十月吉日立。」橫跨在滏陽河上的弘濟橋是位於冀魯豫三省的交通要道。清《廣平府志》載:「又賴滏水,上達磁邯,下達津衛,舟楫所至,四外通商,故不為一郡一邑之民稱便也。」謂之:「其功甚弘,其利甚濟」,又因修橋之時,四面八方,捐金援人,共襄善舉共同奮戰,因此名之曰:「弘濟」。

弘濟橋的名字,最初應不是「弘濟」。 明嘉靖(1522年~1566年)《廣平府志·卷之三·山川志》中記載「馬頭橋,在府城東五里」。 明崇禎(1628年~1644年)《永年縣誌·建置·橋樑》中記載「弘濟橋,在城東五里」。 清康熙(1662年~722年)《廣平府志·卷之四·建置》中記載「弘濟,城東五里」。

清乾隆(1736年~1795年)《廣平府志·卷之一·建置》中記載「宏濟橋,在城東五里」。而清乾隆《廣平府志·輿地圖·永年縣奧圖》的中則標註此橋為「東橋」。

清乾隆十年(1745年)《永年縣誌·卷之六·建置·橋樑》中記載「弘濟橋,在城東五里」。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永年縣誌·卷之七·建置》中記載「宏濟橋,城東五里」。 清光緒(1871年~1908年)《重修廣平府志·卷之十六·輿地·津梁」》中記載「宏濟橋,在縣東五里,鰲石,近馬頭村,亦名馬頭橋」。 清光緒(1871年~1908年)《永年縣誌·卷首·城圖》中標註此橋為「東橋」。 清光緒(1871年~1908年)《永年縣誌·卷五·建置志·橋樑》中記載「宏濟橋,城東五里」。

由此不難推測,此橋在「弘濟」之前,可能因地而名,被稱為「馬頭橋」,人們習慣稱之,以至於在明嘉靖《廣平府志》中仍稱之為「馬頭橋」。在清乾隆《廣平府志》、清光緒《永年縣誌》中標註為「東橋」,應是民間叫法。由此可見,至遲到乾隆年間,「弘濟橋」這一名字尚沒有廣為流傳。究其原由,因「弘濟橋」橋銘只刻在欄板外側,若非借舟楫之利,或專門到橋兩側觀瞻,東西往來之行人很難看到橋銘,直到20世紀末,甚至當今,當地人仍習慣稱之為「東橋」或「府東橋」。至於在清乾隆《廣平府志》、清光緒《重修廣平府志》、清乾隆二十三年《永年縣誌》、清光緒《永年縣誌》為什麼被寫作「宏濟」,可能是古文「弘」與「宏」常互假借之故。

曾有研究撰文說:「橋南端有清道光十四年碑,內記:永邑城東五里有石橋一座,名曰『弘濟』,創於何時無可考,明萬曆間重修……」。此碑原來確實存在,當地年長者大都親眼目睹過,可惜已毀。1993年河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對弘濟橋修繕施工時,曾派人多處挖掘探尋該碑影蹤,最終只在橋南一千米處的水渠上挖出了約有0.5平方米大小的原碑殘塊,上面字跡片斷是:「橋記.……城東五里有石橋一座名日弘濟…….居民以……無大殘處清道光庚寅……西至東長十六丈…。」經群眾辨認,此殘碑確屬原碑的一小部分。

傳說軼事

滏陽河原是一條「黃金水道」,它的通航歷史最晚開始與隋唐時期,一直延續到20世紀的60年代。在弘濟橋兩側邊券上有橫三豎四,深達寸許的坑槽,這些坑槽就是當年的縴夫拉縴繩索留下的纖痕,這是滏陽河航運歷史最真切的見證。

浮動橋

相傳,弘濟橋修好以後,一個老道士在橋上左看看,右摸摸,嘴裡還不住的念念有詞:「橋真好,橋真好,可惜兩處沒修好,榴、桃、獅、猴沒修活,龍嘴子沒成寶」。人們紛紛要求老道士幫着把這兩處修修。從那天起,老道士每天摸摸石榴、桃,梳梳獅子和猴毛,還坐在伸出的龍頭上,用手去摸龍嘴裡的那顆珠子,一連七七四十九天,珠子突然放光,老道士也不見了。有一年發大水,人們都逃到了橋上。橋快被洪水淹沒時,橋柱上的獅子、猴子活了,個個跳進水裡抬橋,望柱頭的石榴和桃也都成了真的,供人們充飢。只見水漲,橋浮。從此,人們把這座弘濟橋,稱作浮動橋。

呂洞賓

據說弘濟橋快要竣工時,用來做橋頂的一塊大黃石總是放不平,恰遇呂洞賓雲遊經過此地,他右腳用力在黃石上一踏,竟在黃石上留下了半隻腳印,大黃石已放得平平穩穩。那「呂洞賓留下的跡印」你若細看,就會發現橋面上確有半隻腳印,依稀可辨。

文物價值

弘濟橋不但在結構設計上有獨特的創新之處,就其雕刻而言,也可以說是一座大型的藝術珍品。 弘濟橋是具有一定研究價值的古代橋樑,有着較高的藝術價值。

文物保護

為了保護弘濟橋,在它的兩側分別建立了生產橋和交通橋,既方便生產和交通,又有效的保護了弘濟橋。 2006年5月25日,弘濟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