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开平市塘口镇

开平市塘口镇位于广东省开平市中部,距市区9公里,北接马岗、沙塘镇,西与恩平市沙湖镇接壤。面积72.8平方千米(2017年),辖3个居委会和18个村委会,190条自然村,人口26315人(2017年)。华侨、港澳台同胞4万多人,分布在世界58个国家和地区,是著名的华侨之乡、碉楼之乡和曲艺之乡。2002年,全镇财政收入478万元,人均收入4572元。[1]

中文名: 塘口镇

外文名: TangKou Town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广东省开平市

地理位置: 广东省开平市中部

面 积: 72.8平方千米(2017年)

下辖地区: 辖3个居委会和18个村委会

政府驻地: 广东省开平市塘口镇水边新区

电话区号: 0750

邮政区码: 529361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足

人口数量: 26315人(2017年)

著名景点: 立园、自力村碉楼群、方氏灯楼

车牌代码: 粤J

年降雨量: 2200毫米

年均气温: 22℃

目录

概况

位于开平市中部。面积72.8平方千米(2017年)。26315人(2017年)。辖2个社区、1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水边开发区。

沿革

清代属平康都,1912~1949年属第一区,1950年为第二区,1952年为第六区,1958年与赤坎、百合2乡和赤坎镇合置赤坎公社,1960年析设塘口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撤区建镇。1996年,面积72.8平方千米,人口3.5万人,镇政府驻塘口墟,辖南屏、以敬、潭溪、北义、仲和、里村、宅群、强亚、三社、升平、四九、卫星、冈陵一、冈陵二、魁岗、龙和、水边、草坪18个管理区(行政村)和3个居委会。

自然环境

塘口镇地势西高东低,为丘陵地。植被覆盖面广,主要山脉有东西走向、海拔394米的百立山和南北走向、208米的罗汉山。主要河流有南渠、北渠。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年均气温22℃,年降雨量2200毫米。

农业

塘口镇是开平市商品粮基地之一,优良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优势为农、林、渔、牧、畜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全镇耕地面积29091亩。生产稻谷、蔬菜、花生、大豆、荔枝、龙眼等各种农产品,主要特产有北义莲藕、大庇萝卜、潭溪番茄、古巷黑蔗等。近年来,塘口镇贯彻“科技兴农”的方针,积极引进外资、发展“三高农业”,基本上形成以魁岗大皇古、北义台湾精致农场及仲和至四九一带的水果基地为重点的大片“三高”农业基地,合计面积6000多亩。100多户浙江大户在塘口养殖蛋鸭,办起鱼塘养鱼、水面养鸭、塘边种果、统一销售的立体化养殖基地,成为本地养殖业的龙头。深开高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1300多亩大皇古三高农业基地,已实现产、供、销一条龙,融科研、种养、观光为一体。塘口镇现有创高产示范片3个,面积9360亩,占水田耕地面积31%,2002年稻谷产量1.6万吨,平均亩产381公斤;全镇森覆盖率30%;水产养殖面积6100亩;三鸟年末存栏量49.96万只。建立了蔬菜、生猪、优质粮、林业和水果等商品化基地。开平市区集贸市场的蔬菜大半是来自塘口镇的蔬菜基地。其中冈陵蔬菜基地和大皇古农业开发区经广东省农业厅审批,于2002年8月成功申报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先进的生产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农业生产逐步向基地化、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同时,塘口镇大力发展水利事业,对全镇的小二型水库和堤围实行高标准加固,并取得显著的成效,为全镇农业和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打下稳固的基础。

工商贸易

塘口镇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卫星镇之一。全镇遵循“工业兴镇,商贸旺镇”的思路,全面开拓工商贸易发展空间,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初步形成以水边为龙头,以敬、升平为两翼的工业发展格局,开发了具有塘口特色的不锈钢厨具系列、“贡宝”小家电系列产品。全镇有“三资”企业3家,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564家,年产值超1000万元的企业有2家。全镇从事工商、建筑、运输、服装制造业人员达4000多人,逐步充实以针织、食品、印刷、包装、厨具、化工等产业为支柱的生产体系。私营、个体企业异军突起,“贡宝”牌电热水壶远销日本,“国晖木业”生产的桌球台出口至美国等国家,深受客户欢迎,成为镇级经济的一大增长点。主要工企业有:国晖木业有限公司、广东贡宝电器有限公司、祥润纸品厂有限公司、劲力粘胶厂、开平市美富达调味食品有限公司、鹰田厨具厂、塘口印刷厂等。

全镇有各类型的商业、企业422家,年商业贸易额4700多万元。兴建农贸市场5个,总面积9.99万平方米,年成交额1000多万元。

交通电信

塘口镇毗邻325国道,境内的赤九公路南接赤坎镇,北连马冈镇,西通恩平沙湖镇,交四公路贯穿全境。将于2003年10月通车的开(平)阳(光)高速公路横跨全镇5个村委会,并在升平村有出口,往广州不到70分钟车程。东距国家一级口岸三埠港12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实现电话程控化,装机容量6000门,开通了移动电话、住宅电话、图文传真服务,实现有线电视网络化。

文教卫体

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13所,幼儿园3间,中小学生逾5000人。塘口镇宝树中学被评为广东省尊师重教先进单位和开平市一级学校。有医院1家,计划生育服务站1所,卫生站14间,全镇实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办有侨刊《潭溪月刊》、《古宅月刊》、《里讴月刊》和多家民间曲艺社。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群众性体育活动普及到自然村。

改革开放以来,塘口籍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热心捐资赠物,为家乡建设和公益事业特别是文教卫生事业作出巨大贡献。捐建了塘口侨联大厦,塘口卫生院,方氏图书馆及崇义小学等。

风景名胜

源远流长的华侨文化赋予塘口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全镇有各式碉楼600多座,数量之多为开平之冠,其建筑风格独特,融汇中西文化精髓,极具观赏价值。著名景点有江门侨乡新八景之一的AAAA级景点中国华侨园林一绝——立园和“开平碉楼与民居”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主要项目自力村碉楼群。

从2001年起,开平市政府每年都在塘口举办“中国开平碉楼文化旅游节”,大大提升了塘口的旅游形象,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自力村碉楼群

碉楼—它源于明朝后期,随着华侨文化的发展而鼎盛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它将欧美建筑的精美浪漫与东方建筑的简约朴质完美结合,集防洪防匪居住与一身,如卫士般散落在开平的各个村落,忠诚的守护侨眷,圆了华侨建家立业的宏图,也见证了一段心酸的历史。它屹立的身姿,是游子在异乡遥不可及的乡愁。   中国领土上带有西洋特色的建筑,多带有西方殖民者硬性移植的色彩,而开平碉楼,却充分体现了华侨主动吸收外国先进文化的一种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结合本身的审美情趣,倾注在碉楼的建设上。不同的旅居地,不同的审美观,造就了开平碉楼的千姿百态,不拘一格。成就了建筑历史上独特绝世的艺术文化。

被选入世遗的村落有四处:锦江里、马降龙、自立村和三门里。

自力村位于广东省开平塘口镇,俗称黄泥岭,本有9条方姓的自然村,建国土改后期,三村合称自力树,取其自食其力之意。村内碉楼群以其建筑精美,布局和谐,错落有致,成为开平碉楼兴盛时期的代表。自力村内现有63户人家,175人,但华侨、港澳问胞却有248人,其主要分布于美国、加拿大、英国、马来西亚、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侨汇是这村的主要生活来源之一。 

自力村碉楼和居庐群建筑精美,保存完好,布局和谐,错落有致,四周良田万顷,稻香阵阵,踏着田间小道,穿过绿树修竹直入村内,顿生世外桃源之感。时光仿佛倒流到一百多年前,该村现存碉楼和庐十五座,依建筑年代先后为:龙胜楼(1917年)、养闲别墅(1919年)、球安居庐(1920年)、云幻楼(1921年)、居安楼(1922年)、耀光别墅(1923年)、竹林楼(1924年)、振安楼(1924年)、铭石楼(1925年)、安庐(1926年)、逸农楼(1929年)、叶生居庐(1930 年)、官生居庐(1934年)、兰生居庐(1935年)、湛庐(1948年)。

方氏灯楼

方氏灯楼坐落在开平市塘口镇塘口墟北面的山坡上,东距开平市区11千米。今由宅群、强亚两村的方氏家族于民国九年(1920年)共同集资兴建,原名“古溪楼”,以方氏家族聚居的古宅和原来流经楼旁的小溪命名。该楼高5层18.43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第3层以下为值班人员食宿之处,第4层为挑台敞廊,第5层为西洋式穹窿顶的亭阁,楼内配备值班预警的西方早期发电机、探照灯、枪械等,是典型的更楼。该楼选址极佳,视野开阔,同时也成为周围乡村的景观中心。方氏灯楼历史上为古宅乡的方氏民众防备北面马冈一带的土匪袭击起到了积极的预警防卫作用。该楼现状保持完好。

立园

立园--华侨园林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集传统园艺、江南水乡特色于一体,其中西合璧的独特建筑艺术风格在中国园林中独树一帜,足可与广东四大名园媲美。位于广东著名侨乡开平塘口镇北义乡赓华村,是已故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创建于二十世纪初的花园别墅。建园历时十载,全部工程于1936年告竣。该园以《红楼梦》中描绘的大观园为依托,对中国园林古典建筑艺术兼收并蓄,并对欧美当时流行的别墅建筑特色加以融会贯通,达到中西合璧之化境,从而拥有"小观园"的美誉。

立园的意境是"小桥、流水、人家",立园的布局,大体可分为三部分:别墅区、大花园区、小花园区。三个区用人工河或围墙分隔,又巧妙地用桥亭或通天回廊将三个区连成一体,使人感到园中有园,景中有景,亭台楼榭,布局幽雅,独具匠心,令人有巧夺天工之感。

立园既有中国园林的韵味,又吸收欧美建筑的西洋情调,将其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在中国华侨私人建造的园林中堪称一流,也是中国发现较为完整的中西结合的名园。

立园正门,在别墅区靠南角,门边(向南)就是"立园运河"。大门正中上方"立园"二字,柔中带刚,潇洒圆滑,是书法家吴道熔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书写的。

从正门进内,沿运河回廊西行约100米,便进入别墅区。别墅区有别墅六幢,古式碉楼一幢,其中以"泮立"、"泮文"两幢别墅最为华丽壮观,其楼顶按中国古代"重檐"式建筑,盖绿色琉璃瓦,巧妙地架空,成了实用的隔热层。室内地面和楼梯皆铺彩色意大利石,而今六十多年,仍然光彩照人,此乃能工巧匠登峰造极的技艺,令人叹为观止。室内墙壁装饰着以中国古代人物故事为题材的大型彩色壁画、浮雕和大型涂金木雕;彩坭浮雕是"刘备三顾草庐",涂金木雕为"六国大封相",塑造人物逼真,栩栩如生,且雕刻精湛,构图别出心裁。各层墙边都装置西式壁炉;所有窗户装上防蚊窗纱;天花下悬吊着古式灯饰;每层摆设着工艺精致的酸枝家具,显得古朴幽雅贵重,古色古香。用水和卫生间的设施,如抽水机、浴盆、坐厕、水箱等均是从国外购置的。门口重门深锁,使人倍感神秘──当时的家庭防盗设施,由此可见一斑。 

四楼是谢维立先生"祖先神位"的设置,不但构筑工艺独异,与众不同,而且那神龛对联题写着:"宗功伟德兴民族,祖德丰隆护国家。"由此可见园主那热爱民族、热爱国家的精神,确实令人可敬可佩!

别墅区的西边是大花园,它的布局为南北向(即是坐北向南),主要以"立园"大牌坊,和"本立道生"大牌坊为轴心进行布局。

立园牌坊,南隔运河,遥对"虎山",牌坊左右,有铁制的20米高,直径30公分的两条圆形"打虎鞭",向着虎山巍然矗立,象是要镇住“老虎”的淫威,起着理顺当时人们信仰风水的祈求,也衬托得牌坊更加肃穆壮丽。步入牌坊,可以看到两边对称地各蹲一只雕刻精细的花岗岩石狮,右雄左雌,显示出雄踞镇虎之气概。沿着水泥路两边金鱼池直达"修身立本"牌楼,牌楼后面是一大片"井"字形花辅。牌楼东侧有一建筑群,前面一座是钢盘水泥石米的罗马建筑,工艺别致,名曰"鸟巢";稍后一座是米黄色全部通花的水泥建筑,工艺特异形如鸟笼,底部又建有金鱼池,一说为"鸟笼",一说为"花藤亭"。 

大花园的西南角有一座塔式别墅,名为"毓培"。别墅小巧玲珑,建筑工艺堪称一流。内有四层建筑,是园主别出心裁构思的,有仿效中国古代的、日本寝式的、意大利藏式的、罗马宫式的。每层地面精心选用图案,巧妙地用四个"红心"连在一起,构成的圆形图案独具爱心,又用彩色的意大利石磨镶在每个厅、房正中,据推测那是园主对四位夫人心心相印的情怀。这幢别墅是园主为纪念爱妾所建,可谓匠心独运。

大花园地下,是用钢筋水泥建筑的地下室,有暗道内外相通。大花园四周是曲径回廊,把整个花园建筑连成一体,置身其间,令人倍感自然舒适。

“小花园”位于“大花园”和别墅区之南,中间与运河相隔。别墅区与小花园之间建“虹桥”连接,桥上建"晚香亭"一座,游人入亭登楼观赏园景,别有一番情趣。小花园构图别致,为"川"字形。园内以"兀"形运河分隔,东边建“玩水”桥连接,桥上建“长春”亭;西边建“观澜”桥连接,桥上建"共乐亭"。小花园主要由"挹翠"、"长春"、"共乐"三亭组成。而“挹翠”亭顶,涂绘几帧古代"八仙过海"的人物灰雕壁画,色彩鲜艳,人物活灵活现,顶部盘踞着一条金龙,悬垂的灯盏,就像它吐出来的明珠,惟妙惟肖,令人赞不绝口。此三亭皆建造得具风格,精巧秀丽。

"长春亭"边的五层小白塔,造工也很精美,玲珑剔透,小而别致,惹人喜爱。据称是镇慑南方的"丙丁祝融"火神,以摒除烟火侵扰,保护园林平安。 别墅区有泮文、泮立等融汇中西建筑风格的六幢别墅和碉楼一座,其外部黄墙绿瓦,飞檐斗拱,气势磅礴,别具中国殿堂古风;室内设计高雅舒适,古色古香,厅堂装饰着屏风壁画,红木台椅,水晶宫灯,花架书橱,洋盆浴缸,西方壁炉,湘绣潮雕,凿井引水,手摇供水。厅堂室间闲雅舒适、幽静温馨,颇有世外桃源之韵。大花园绿树相映,鸟语花香,参天古木,回廊曲径,使人心旷神怡。 

概言之,整个立园不但在建筑物构图独异,而种植花草树木也构思独特、新颖,适应时代潮流,有规划地巧妙安排,遍栽各种名花异草、风景树、材用树、果木树等,应有尽有,琳琅满目。而今古木参天,绿树成荫,翠挹园亭,繁花满园,花香鸟语,置身园中心旷神怡,游者流连忘返。遗憾的是抗日战争爆发,园主维立举家赴美,故而立园原计划的各项工程也只好停建,使人慨叹惋惜。

获得荣誉

2019年12月30日,塘口镇入选首批“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