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康新琴
康新琴
原文名 Lizhong Liu
出生 1932年
中國上海
國籍 中國
職業 手工棉紡織技藝大師

目錄

人物簡介

康新琴,女,漢族上海市徐匯區人,系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傳承人。[1]

康新琴老人,是烏泥涇最後一代「織布娘」,2007年6月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項目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傳承人。2007年6月9日,在東亞展覽館舉行的「上海民族民俗民間文化博覽會」上,75歲的康新琴老人把紡車帶進了展館,親自展示「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

[3],吸引了大批市民尤其是女性參觀者的注意。

傳承現狀

 
康新琴在黃道婆紀念館展演棉紡織技藝 原圖鏈接 圖片來自徐匯文化遺存網

700多年前元朝的黃道婆發明了手工棉織布技術,使上海地區一度成為中國的紡織中心。為弘揚元代紡織革新家黃道婆的豐功偉績和激勵後來者,2003年徐匯區文化局、華徑鎮人民政府共同出資在墓地旁建造了黃道婆紀念館。據傳說,黃道婆在發明了紡織技術後,便傾其所有、毫無保留地把紡織技術傳授給鄰里鄉親,使得當時的松江府成為全國棉紡織的重鎮,有「織造尚松江,漿染尚蕪湖」的美名,更以「衣被天下」而為世人所稱道。上海人不僅是黃道婆的後人與受惠人,更應該是黃道婆技藝與精神的傳承人。

康新琴老人是黃道婆發明的古老手工棉紡織技藝傳承人,她每天的生活就是為黃道婆看護墓地並教徒弟織布的技術,以傳承手工棉紡織技藝。無論颳風下雨,每天早上,康媽媽都會按部就班地來到黃道婆紀念館

[4],開始她全天的工作。

發端於元代上海松江府烏泥涇的手工棉紡技藝,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影響和意義。它不僅讓「民事不給」的烏泥涇變得富庶,也讓上海的紡織業龍頭地位歷經幾百年而不衰,一直延續到20世紀80年代。棉花種植和棉紡織輻射至江南地區後,十多個大、中、小城鎮構成不同等級的棉紡織中心和貿易中心,深刻改變了江南經濟結構,帶動了區域經濟、貿易的繁榮,進而影響到全中國乃至世界。

隨着棉紡織大工業生產的成熟,在城市化的進程中,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因為物質基礎、文化生態的消失逐漸風流雲散。由於傳承問題難以得到解決,無人願意傳習這項古老的技藝。黃道婆紀念館館方辦了一個培訓班,請康新琴做老師,教授兩位50歲左右的婦女學黃道婆紡織技藝。

記者去的當天,康媽媽由於身體原因回家休息了,她的女兒王美芳向記者談到,為黃道婆掃墓是康媽媽每天的必修課。「康媽媽每天掃掃地啊,掃地掃好了就進來紡紡紗,教她們(康媽媽的徒弟們)怎麼紡,一點點教她們。」

紀念館講解員楊麗影也是康媽媽的學生之一。她說:「原先我們都不會的,全是康媽媽教我們的。我們在這裡的人都要學會的,不會不行。」

康媽媽的徒弟李曉明阿姨談到來紀念館學習織布時,像孩子般講起自己兒時的回憶:「我們小的時候上學課本里就有關於黃道婆的一節課。我在很小的時候,就很佩服黃道婆,因為黃道婆她一點背景也沒有,但她的故事能流傳下來,這是很偉大的,這全是靠她的勤勞的雙手,聰明的智慧,對國家做出貢獻,所以我從小就覺得黃道婆很了不起,希望有機會能接觸一下。」

隨着現代紡織工業的不斷發達,黃道婆留下的民間紡織技藝一度被大眾所冷落。康媽媽她們卻執着地認為,傳統的手工藝技藝有着自己獨特的魅力,應該會吸引更多的青年人來學習。但就目前來看,前來學習的學生人數很少,年輕人對傳統技藝也不感興趣,這使得康媽媽非常擔憂。她說,要是有人願意來學,可以免費教給他們技術。康媽媽的徒弟李阿姨也呼籲,希望媒體和輿論能夠更多地宣傳民族技藝,不要讓它就這麼沉沒在市井民間,要使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我覺得這個宣傳的力度不太夠,因為我也有個女兒在海外,她們對這方面就不太了解,其實也應該增加國際的影響力。」

對於保護這項民族瑰寶的行動,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鄭土有教授表示出了他的擔憂。他認為,保護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的責任在於整個社會,我們不能單獨地依靠某一種力量使得這份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保存,而關鍵是在於民眾對於它的了解、認知和接受。他說,保護和傳承烏泥涇手工技藝的關鍵,就是要多領域的通力合作:「首先,政府方面要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認識它的重要意義,同時落實切實可行的措施對烏泥涇棉紡織技藝進行保護,其中尤其重要的是要加大對硬件設施,如紀念館、博物館的資金投入;其次,媒體方面要着力宣傳,提高了民眾的自主保護的意識;第三,學者們要進行深入廣泛的調查研究,挖掘黃道婆遺產當中的精神內涵。」

如今,上海正在把對傳承人的保護落在實處,如對傳承人生活、工作條件提供物質保障;由項目保護單位和傳承人共同協商收徒,儘可能保存原始資料,提供技藝復原的可能等。希望在像康新琴這樣執着的老藝人的帶動下,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這項傳統技藝,能再度煥發青春的活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