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名的故鄉情(辛牧)
作品欣賞
廢名的故鄉情
我最早接觸廢名的名字,是在學生時代。那時,我和同齡人一樣,很崇拜廢名先生的才華和智慧,很敬佩他對故鄉的情感。我聽廢名的學生、原縣文化局局長翟一民先生說,抗日戰爭時期,北京淪陷,北京大學南遷至昆明,北大許多教授去西南聯大,而他回到故鄉黃梅,先後在黃梅北部山區金家寨、五祖寺、南北山寺的小學和中學教書,不時與和尚習禪。周作人任偽北大校長,曾寫信廢名請他到偽北大任教,他沒有給恩師的面子,依然在南山寺教孩子。我聽了這個故事很感動,十分敬仰廢名先生的民族氣節。
廢名在黃梅執教期間,為家鄉培養了一大批人才,如解放初期的黃梅縣第一任縣長蔡瓊,《解放軍文藝》原主編馮健男,黃梅縣原文化局局長翟一民,縣文化館創作員韓宗愈等,真可謂桃李滿天下。
後來,讀廢名先生的文學作品,文字充滿着故鄉生活氣息和田園泥土芳香,使人感到親切。如小說《浣衣母》《竹林的故事》《桃園》《菱盪》《橋》《四火》等作品的場景,都取材於城郊他的岳父岳家灣周圍的河流、河灘、橋、塔、壩、菱盪、竹林等景物。我們現在去觀光,這些場景在滄海桑田中發生了巨大變化,現在能看到的只有巍巍亂石塔和岳家灣村頭那兩棵大楓樹。廢名小說的人物也都是家鄉的普普通通的勞動者,如洗衣的老婦李奶奶,賣菜的三姑娘,種桃樹的王老大和他的女兒阿毛,宰豬捉腳工陳細老,火神廟的金喜小和尚等等。對於這些社會底層的百姓,廢名總是用真摯的情感,筆端傾注着無限的關注。人物寫得形象鮮明,栩栩如生,樸實可愛,沒有一絲粉飾,我後來寫作從中汲取了營養。
廢名,又叫馮文炳,字蘊仲,湖北黃梅縣小南門人,五四時期,曾在北京大學讀書,並參加魯迅等組織的語絲社。畢業後留校任教。他生性僻靜,但內涵炙熱,衣着簡樸,無學究氣。1952年從北大調任東北人民大學(即吉林大學)教授,中文系主任,吉林省作協副主席,省政協常委。
村民馮大爺告訴我:蘊仲晚年患嚴重眼疾,雙目失明,1963年患膀胱癌,1965年患胃癌,疾病折磨得他死去活來。他思鄉心切。廢名兒子馮思純接到「父親病危速歸」的電報,由北京飛往長春家中,只見廢名面黃肌瘦,腹部化膿潰爛。1967年9月,廢名在生命彌留之際,對思純說:「我死後務必歸葬家鄉黃梅!」赤子之心,怎不感人?後來,他的兒子按照廢名的願望,於1994年清明節將其安葬於老家後山鋪。
草長鶯飛的三月,我懷着崇敬的心情,騎着自行車離縣城20餘華里的苦竹鄉後山鋪瞻仰廢名先生墓地和廢名祖籍地馮家大墩看馮氏家譜。順着一條田間小道信步走去,便到了墓冢前。這是一塊丘陵地帶,大約十八九棵樟樹環繞着墓地,與我的想象完全不一樣。一個堂堂的文學巨匠、京派小說鼻祖的墳墓竟是一個土冢,和普普通通的農民墳墓一樣,沒有什麼裝飾。一塊普通的麻石碑豎在那裡,上面鐫刻着「先父馮文炳,字蘊仲,筆名廢名,生於一九○一年,歿於一九六七年,系中國著名新文學家,並歷任北京大學、吉林大學教授」的字樣,算是標註他的身價。墳頭雜草叢生,墓後是一片綠油油的油菜花地,墳頭是一望無垠的青青麥苗田。
當我們再次向廢名夫婦三鞠躬準備起身離開的時候,再一次環視先生的墳前墓後,心中的潮水漲了又漲。黃梅出了個文壇奇才,我們也沾了光。廢名先生靜靜地臥在這裡,我們輕輕地挪着步子,生怕驚動先生的休息。他生前孤獨,死後也寂寞。孤獨是他的美麗,寂寞是他的智慧。他的靈魂日夜靜聽着墳墓周圍潺潺的流水聲和隆隆的農機聲,先生成了故鄉的守望者。
作者簡介
辛牧,品詩文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