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
府 |
中文名: 府 拼 音: fǔ 部 首: 广 仓 颉: iodi 郑 码: tgnd 笔 顺: 41332124 字 级: 一级字、常用字 平水韵: 七麌 上声 注 音: ㄈㄨˇ 总笔画: 8 部外笔画: 5 四角码: 0024₀ 98五笔: owfi 86五笔: ywfi 统一码: 基本区 U+5E9C 结 构: 半包围结构 |
府,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 ,读作fǔ,最早见于金文。其本义为收藏文书、财货的处所;“府”由文书可引申为官署、政府;储藏有聚集的意思,从这个意义引申,其他一些有聚集意义的处所也可以称做“府”;“府”还有达官贵人的住宅、对别人住宅的敬称等义。 (基本信息栏参考资料: )[1]
目录
文字源流
府,形声字。从广,付声。“府”在金文中上面像一座房屋的屋脊,下面是一个宝贝的“贝”字,本义为收藏文书、财货的处所。战国文字中或追加“貝(繁体)”为形符,表明府为收藏财货之处。又战国文字作偏旁之“貝(繁体)”字往往省作“目”,故又写作图A、图B等形;或又省去形旁“广”,写作图C形;作偏旁之“广”往往与“宀”字互作,故又上部又可写作“宀”。篆文、隶书、楷书承战国文字形而来。
说文解字
文書藏也。从广,付聲。方矩切。 注:臣鉉等曰:“今藏腑字俗書从肉,非是。”
说文解字注
府,文書臧也。 文書所藏之處曰府。引伸之爲府史、胥徒之府。《周禮》:“府六人,史十有二人。”注云:“府治藏、史掌書者。”又大宰,以八法治官府。注云:“百官所居曰府。” 从广。付聲。 方矩切。古音在四部。
康熙字典
《唐韵》方矩切。《集韵》《韵会》匪父切。𠀤音甫。《说文》:文书藏也。《周礼·天官》:府六人。注:治藏,史掌书者。又:宰夫八职,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注:治藏,藏文书,若今起文书草也。 又《玉篇》:府,聚也。藏,货也。《书·大禹谟》: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疏:水火木金土五材,兼以谷为六府。《礼·曲礼》:在府言府,在库言库。注:府谓宝藏财贿之处也。 又掌财币之官皆曰府。《周礼·天官》:大府,玉府,内府,外府。 又《地官》:泉府。 又《春官》:天府。《前汉·食货志》:太公为周立九府圜法。注:皆掌财币之官,故云九府。 又《百官公卿表》:少府掌山海地泽之税,以给共养。 又《广韵》:府,官府,公卿牧守道德之所聚也。《前汉·赵禹传》:文深不可居大府。《蜀志·诸葛亮传》:开府治事。 又《韵会》:唐制,为大州曰府。《唐书·地理志》:州府三百五十八。 又《韵会》:州名。汉属太原,魏置岚州,後唐立府州。《前汉·礼乐志》: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 又姓。《风俗通》:汉有司徒掾府悝。 又与腑通。《周礼·天官·疾医疏》:六府,胃小肠大肠膀胱胆三焦,以其受盛,故谓之为府。 又《春官·天府疏》:在人身中,飮食所聚,谓之六府。 又与俯通。《列子·周穆王篇》:王府而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