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床前明月光(洛夫詩歌)

《床前明月光》是當代著名詩人洛夫寫的一首詩歌。

目錄

詩文

不是霜啊

而鄉愁竟在我們的血肉之中旋成年輪

在千百次的

月落處


只要一壺金門高粱

一小碟豆子

李白便把自己橫在水上

讓心事

從此渡去

詩歌賞析

【床前明月光】是唐朝詩人李白的千古名句,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共性。洛夫先生的這首是借用月光來表達自己對【故鄉】的強烈而真摯的情感。

對洛夫詩歌的解讀思路我們可以參考台灣新生代評論家簡政珍的觀點:

一、意象跳接不受單一句法之限制,單句里原有多組意象,暗示意識在極短暫時間內跨越不同的時空。

二、這些意象單獨抽出,有如風景中的奇岩怪石,但他帶給讀者的不只是突發性的驚駭和驚喜,還有整體性的和諧。

                                                                                               ——《洛夫作品的意象世界》


從首句」不是霜啊「的否定開始,從一連串的隱喻置換讓人流連忘返,沉浸在詩人的鄉愁之中沉思冥想。床前的月光不是霜那麼是什麼?後句說的是鄉愁。但這只是表面看起來的結果,鄉愁之前加上了一個【而】字表面他們是並置關係。也就是說,後文全部都是對第一句否定的解釋和補充。

月光是血,月光是酒,是水,更是李白。承載着千百次的月升月落,匯成年輪的鄉愁。是心事和鄉愁的皈依之處。

「而鄉愁竟在我們的血肉之中旋成年輪/在千百次的/月落處」這裡說明詩人的這種「鄉愁」不是一天兩天了,在「千百次的」經歷下,在體內已經深深累積「旋成年輪」——年復一年的,這種鄉愁與自身融為一體了!

而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鄉愁」?!這是酒!這是李白!這李白更是詩人自己!

金門高粱作為台灣三大名酒之一,此時也道出詩人深處海峽,這種「鄉愁」自然而然的是對祖國故鄉的深厚複雜之情,此處的「鄉愁」基本與台灣「鄉愁」的涵義重合。

詩人已經借了李白的詩句,更進一步借來李白,與詩人自己融合為一:「讓心事/從此渡去」,借酒、借古人(迫於現實的無奈這)寄託「鄉愁」。

詩人簡介

洛夫(1928年5月11日—2018年3月19日),原名莫運端、莫洛夫,筆名野叟,1928年生於衡陽東鄉相公堡(今衡陽市衡南縣相市鄉) 。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曾任教東吳大學外文系。

國際著名詩人、世界華語詩壇泰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者,已故中國著名的現代詩人 。

1943年以野叟筆名發表第一篇散文《秋日的庭院》于衡陽市《力報》(今《衡陽日報》)副刊。

1949年赴台灣,旅居加拿大溫哥華,被譽為中國最傑出和最具震撼力的詩人,《中國當代十大詩人選集》將洛夫評為中國十大詩人首位。

1954年與張默、瘂弦共同創辦《創世紀》詩刊。

1999年,洛夫的詩集《魔歌》被評選為台灣文學經典之一,2001年又憑藉長詩《漂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是超現實主義詩人,表現手法近乎魔幻,被詩壇譽為「詩魔"。[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