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十五中学
广州市第十五中学,系以1906年番禺学宫为址改建的番禺中学堂———广州私立八桂中学,与广州私立禺山中学、广州私立岭峤中学、广州私立中德中学、私立开越中学于解放后合并而成[1],1953年由市政府以数字编号命名,校址位于现今东山区中山四路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从命名到1966年,共有十二批次毕业生[2]。
目录
校址
广州十五中的校址原是明朝年间所建的番禺县最高学府——番禺学宫,继后清代道光年间扩建的书院式建筑,与现今隔壁的农讲所曾连成一片,曾达一万多平方米。教室布局古香古色,石基青墙,雕梁画栋,古树参天鸟语花香,庭院深深。每年白兰花开的季节,种遍校园角落的白兰树香飘四溢,男女生们无不欢呼雀跃,踏着青石板的林荫校道相互追逐,抢着那落地的白兰花……这所高质素的学校,确实是一个读书修性的好地方。
但就是这样一个好地方,为扩建农民运动讲习所纪念新馆的需要,在1969年初春节过后,几乎在一夜之间,将该校在广州市的建筑版图上强行拆除抹去。同时消失了的,还有邻傍的中山四路小学。
历史沿革
广州市十五中由八桂、禺山、岭峤、开越四所私立学校合并而来。
私立八桂中学
私立八桂中学前身原为番禺公立中学堂,创办于1904年,校址在番禺学宫(现农讲所)。1915年,改为番禺私立八桂中学。该校规定非番禺本县人士,不得充任本校教职员。至1934年卫永保任校长时,才破除这一规定,并兼招男女学生,设初、高中。高中设文科、师范科和普通科。抗战开始后,迁校禺北竹料乡(今白云区竹料镇)。广州沦陷后,迁香港九龙,与禺山中学合办禺山八桂联合中学,香港沦陷后停办。1946年,在原址复校,有初、高中共十六个班,学生七百多人。
私立禺山中学
私立禺山中学前身原为宋嘉定年间所创立的禺山书院。1903年,废除书院制,改办为番禺官立高等小学堂。1909年,改办为番禺官立初级师范学堂。1912年,改为番禺县立师范学校。1927年,改为番禺旅市师范学校。1929年,增设中学部,办为完全中学。1932年,番禺县政府撤出广州市区,迁往新造乡(今新造镇),番禺旅市师范学校(今位于番禺区的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前身)亦迁出广州市区,以原址改设私立禺山中学(即现市文化局地址)。至1936年,全校初、高中共有学生一千三百多人,为广州市内规模较大的中学之一。广州沦陷后,与八桂中学在香港合办禺山八桂联合中学。抗战胜利后,迁回原校址复校。有初、高中学生六百多人。解放后与岭峤、中德、八桂等校合并,改为市立第十五中学。
私立岭峤中学
原为岭峤小学,创办于1919年,校址在惠爱东路雅荷塘(现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北部)。1926年,改为私立岭峤女子中学,只招初中女生。1930年,增设图、工、乐、体专修科班。1932年,兼收男女生,增设附属小学及幼儿园,改校名为私立岭峤中学。广州沦陷后,停办。抗战胜利后,在原址复校,有初中学生二百多人。
私立中德中学
私立中德中学创办于清末,为德国教会巴陵会所设立,原为德文专修科,亦属方言学堂的性质。地址在上芳村。欧战期间,校务停顿。后改由中、德两国教会合办,校务渐有进展,迁校于多宝路。1925年,改为私立中德中学,设初中、高中及德文专修科。
该校对教学要求颇严,特别重视理、化及德文。德文不及格者,不得升级。学生高中毕业,可免试直升上海同济大学或德国柏林大学。
1927年,收回由中国教会办理。由于该校只教德文,学生来源受限制,故学校规模不大,全校只有九个班。
历任校长为麦灵生、何永浩、潘尹、邢侠忠等人。
广州沦陷时,迁校澳门。抗战胜利后,迁回广州,在文德路复校,后迁二沙头,假颐养园为校舍,校长为赵君直。有初、高中各三个班。
私立开越中学
私立开越中学创办于1946年
大搬迁
1969年为扩建农民运动讲习所纪念新馆的需要,在初春节过后,几乎在一夜之间,将该校在广州市的建筑版图上强行拆除抹去,十五中与十四中合并,师生及一切教学设备搬迁到十四中。
四十三年前没有搬家公司,全校师生一起学习“南泥湾精神”,男生每人肩抬一条长坐椅,男女生二人同抬一张长书台,较为大件的办公用品、教学用具、物理课化学课用的实验仪器等等,则全部用人力大板车三轮车又推又拉。从德政北路十五中学校西正门口,转行走出中山四路经中山五路再到起义路158号的广州市第十四中学(即今广东华侨中学,当时起义路叫维新路)。整支过千人的搬迁队伍浩浩荡荡一路走来,也算是壮观。同学们一天来回好几次,连续数天,硬是把整间学校所有的东西,搬迁压缩到了只有原校面积三分之一的市教师进修学院。
参考文献
- ↑ 幼儿园等级、分类方式,公私立区别是什么|科普 ,搜狐,2018-01-12
- ↑ 中学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豆丁网,2009-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