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廣東省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是1984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首批國 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控制面積9.2平方公里。2009年12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與省級東海島經濟開發試驗區整合。整合後總面積356平方公里,由建成區及東海島、硇洲島、東頭山島和南屏島等區域組成,下轄1個鎮、5個街道,總人口約40萬。建成區是湛江的中心城區,基礎設施[1]完善,已形成湛江商務中心、金融中心、休閒文化中心的格局,並將赤坎區、霞山區連為一體,推動湛江從中等城市邁進現代大城市行列。東海島為全國第五大島嶼、全省最 大的島嶼,島內已形成「一環三橫四縱」的路網布局,對外交通有疏港大道、東海島鐵路、玉湛高速、東雷高速和30萬噸級航道與碼頭等。
目錄
產業布局
湛江經開區既是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又是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國家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園區,行使地級市行政審批管理權限,是湛江市對外開放的窗口和現代大工業主戰場。初步形成了以鋼鐵、石油化工、特種紙業、生物醫藥、機械電器、海洋高新等六大產業為支柱的外向型新興經濟區。其中寶鋼湛江鋼鐵基地、中科煉化一體化項目、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等3個總投資超百億美元的項目就落戶在東海島,成為廣東提振粵西經濟發展[2]的龍頭和廣東新的經濟增長極。
未來,建成區發展定位為「粵西金融中心和總部科研、創新基地」,東海島定位為「宜工宜商宜居宜游的現代化大工業新城」,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現代化大型臨海鋼鐵基地和綠色碳鋼生產基地、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特大型石化基地、國際一流和全國最 大的現代化造紙產業基地等三個世 界級產業基地,謀劃建設世界一流高端石化產業園區。
湛江市具有獨特的地緣區位優勢
一是中國沿海通往非洲、中東、歐洲、東南亞、大洋洲航程最短的口岸;二是中國大西南經濟腹地進出口的重要咽喉;三是中國進軍東盟各國市場最 佳的"橋頭堡",也是東盟各國進入中國大陸市場最 佳的"登陸點"。獨特的區位優勢使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在泛珠三角經濟合作圈、環北部灣經濟圈、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亞太經濟圈中處於重要的戰略地位,成為中國大陸最適宜外來投資者投資經營的地區之一。
湛江優越的區位優勢和區域性交通樞紐優勢,為湛江發展現代物流業提供了非常優越的條件。下一步將大力投資發展貨物運輸、貨代、船代、倉儲、貨運場、會展等相關行業,建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內重要的綜合性物流基地;同時,可以投資擴大港口運輸業,拓展國際集裝箱運輸和中轉、加工、倉儲及貿易業務。建設聯繫粵西、珠三角、西南、東盟市場的石化、礦產、糧食等物流中轉基地和貿易中心,為物流業服務的信息業將是一個很好的投資產業。
參考文獻
- ↑ 城市更新項目中的基礎設施及公共配套設施建設 ,搜狐,2022-11-27
- ↑ 中國實體經濟發展的新指向有哪些,新出路有哪些? ,搜狐,2023-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