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幸福之淺見(馬文田)

幸福之淺見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幸福之淺見》中國當代作家馬文田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幸福之淺見

在人世間,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都一樣,是在長河的時間中尋找着幸福。尋找着能夠讓自己幸福的一切事物:健康、平靜、物質、榮譽、成就等。

西方某個國家進行一項調查研究,題目是「誰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徵文評選按得票的多少,第一名是給自己孩子洗完澡後懷抱嬰兒的媽媽;第二名是給病人治好了病目送那個病人遠去的醫生;第三名是,孩子在海灘上自己築起一個沙堡,這個孩子看着自己築起的沙堡時自得其樂的微笑;第四名是自己的作品劃上句號的作家。這四個人,分別是媽媽、醫生、孩子和作家。四名幸福者:神聖的母愛,治病救人的醫生,天真浪漫的孩子,辛勤努力的作家。

為什麼世界上最幸福的人,還有作家?因為作家是創造者,依靠心智的敏銳,或模仿自然,或憑靈感創造。因為作家是最能感受生活的人,即使自己已經離開了人世,還有作品留在世間。

作家身上一切創造的、有力的、高尚的、澄明的思想和情感,在他的作品中繼續生存着,作家雖已殘滅,火種卻到處復燃並且流傳。

有人說,書一旦脫稿之後,便以獨立的生命繼續生存了。讀者隨着一行行的字跡,進入它的生命旅程,隨着作者去哭去笑,去闖蕩江湖、品嘗激情、享受愛情,感受辛酸苦辣的人生。

這話說得多好,人雖已殘滅,作品永存,而且還有讀者陪着去感悟人生,點燃生命,使人幸福,給人震驚,這作家能不幸福嗎?

路遙說過:「要懷着宗教般的信念,初戀般的熱情去從事寫作。」正是這信念和熱情,使得路遙能成為當時聲震文壇的大作家。

南陵太白酒坊》中所寫的:「莫向夕陽嗟往事,人生不朽是文章。」精美的文章,是情感的結晶,生活的樂章,愛心的感受,能夠使人生不朽。我們應該用最好的紙筆,描繪清風明月的韻致,書寫精彩美妙的人生,勾勒生命別樣的風采。

「詩能醉人何必酒,墨能香我不需花。」心向真善美,敬重天地人,作家給人類留下了美的記憶和充滿激情的生活,能使人沉醉在美感之中,這是多麼的神奇,又是多麼的幸福

世界上有許多人對幸福的追求都有重大的誤區,以為有了錢,有了權,有了別人沒有的東西等等就是幸福。其實,幸福是人內心的一種穩定,是靈魂的成就。人這一生,不過是活一個心境罷了。

其實在人世間,說通俗的實話是:越是沒有文化的人活得越快樂越輕鬆,越是有知識的人活得越煩惱越痛苦。人所以痛苦,就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沒有文化的人,滿足於物質層面的需求,有了油鹽醬醋茶,就感到了生活的快樂和輕鬆。他們沒有奢望,很容易滿足,所以就很容易感覺到幸福。而越有知識的人,想的越多,追求的越多,奢望越多,煩惱就越多,如此這般,幸福何來?

弘一法師說過:「不要害怕失去,所失去的本來就不屬於你。」既然是本來就不屬於你,那你還害怕什麼?還捨不得什麼?還留戀什麼?還貪婪什麼?人一死,萬事皆空啊。人生「放下就是快樂」,放下,你才能如坐春風,體會到扶風搖柳,醉意迷人的禪境,才能真正體會到人生的幸福。

真正地明了生死,才能真正地領悟幸福。

智慧的人,一定會是一個有福的人,身上無病,心上無事,春鳥是笙歌,春花是粉黛。以達觀者的心態,以寬容的懷抱,細細品味,享受快樂的人生。

生命,是一種回聲。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體味到生命的精緻,你才能享受到生活的幸福。生命的精緻,是發自內心的教養和體面,是在自己能力範圍內擁有美好的嚮往與追求。正如美學家宗白華所說的:「我們能用主觀的方法,使我們的生活儘量低豐富、優美、愉快、有價值。」這是藝術地觀察人生,值得我們儘量地去學習,去擁有。 佛家論生死,在於心的生滅,心中如果無生滅,自然便無生死可言。

佛典《長阿含經》中寫道:「人命如縛賊送至標下殺,如屠兒牽牛殺。」「步步趨死、」佛典的話讓人警醒。其實人生時時充滿無常,人命如脆草,隨時會死。如果不能體悟無常,又如何懂得生命的可貴?命若琴弦,離死亡有多遠,恐怕只有身臨其境的人才能知曉。作家史鐵生曾說過:死是一件無需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無論怎樣擱,也不會錯過的事,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正因為明了生死,我們活着的時候,就應該用心去品嘗每一口飯菜,用心去聆聽每一處的花開,用心去觀賞每一處的風景,用心去完成每一份的責任,用心去感受每一次的愛與被愛,用心去體驗每一次的喜悅。這就是美好的幸福的人生,這就是人生的目的。正如柏林說:「歌者為何而歌?只是為了他唱完後為世人所記取,從而在樂趣中去尋覓往日記憶嗎?不是,這是虛妄愚昧且淺薄的人生觀。歌者的目的在歌,人生的目的則在生活。」

楊絳先生的《一百歲感言》值得我們認真地學習和領會,文中說:「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發現,人生最美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百歲老人的感言,充滿了哲理,體味出濃濃的禪理。以香料為比喻,說明人生要在磨練之中,才能感悟人生,理解命運。人生是自己的,自己的世界,要自己以淡定和從容的態度,去感悟和體驗。

楊絳先生的教誨,使我們認識到,人生精彩,緣於活得通透。讀無字之書,得驚人妙句;會難通之解,參最上禪機。明智的人,心裡非常清楚,人生是否愉快,是否幸福,是靠內在的靈性去體驗和感悟,而非藉助於外在的物質。

目睹秋葉飄落,它既有詩意,也有哀愁。若以闊達的心情去看待世界,即使處於生命的低谷,也會感到人生的美好。只有豁達的情懷,才能使你登得高,走得遠,笑得美。重視心靈的體驗,才能自得其樂。這正如葛洪所說的:「在山丘園林中自得其樂的人,身雖困而精神安泰;役使自己去憂慮身外之物的人,形骸安逸而內心勞苦。」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無二的奇觀,愛生活的人,必被生活所愛。會用熱情去澆灌生命,理性地看待世界,勇敢地面對坎坷,耐心地品味孤獨。悟透人生;一片葉,落在哪裡都是歸宿;一朵花,開在哪裡都有芳香;一顆心,想到哪裡都是情愫;一個人,走到哪裡都是生命。

生命之樹,花開花謝,聽憑自然,坦蕩從容。這才是幸福的真諦。有一首歌 ,其中的歌詞有這樣的句子:「太陽是歌,月亮是夢。男人是歌,女人是夢。」我要加上一句:生活是歌,幸福是夢。[1]

作者簡介

馬文田,黑龍江省綏稜縣人。綏化市作協會員,中國城市文化研究中心創作研究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