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城天皇
平城天皇 |
---|
|
平城天皇(へいぜいてんのう;774年9月25日-824年8月5日),日本第51代天皇,806年4月9日 - 809年5月18日在位。[1]
他是桓武天皇第一皇子,母親是藤原良繼之女藤原乙牟漏。諱小殿(おてのみこ),783年改名安殿(あてのみこ),又稱奈良帝。785年被立為太子,806年時因桓武天皇駕崩而繼位。在他任內廢除了冗官,改善行政與經濟問題,設置觀察使來監督地方官,使律令全面重建。但是在809年時,平城天皇因為身體病弱,長期治療都無法改善,最後讓位於胞弟神野親王(嵯峨天皇),自己則隱居在平城京。
目錄
生平
即位前
785年12月31日(延曆4年11月25日),安殿親王取代叔父早良親王,被立為太子。皇太子安殿親王身體病弱,而且與父親桓武天皇的關係微妙。據《日本後紀》的記載,793年(延曆12年)的春宮坊(執掌太子的家政)帶刀舍人被殺害的事件的背後是皇太子的傳聞。
805年(延曆24年)重病的桓武天皇暫時性的身體康復時,命令皇太子進宮晉謁,皇太子也沒有進宮晉謁,在藤原式家的藤原緒嗣的催促下才漸漸進宮進謁。還有,因皇太子時代寵幸岳母藤原藥子的不倫醜聞,導致桓武天皇命令放逐藤原藥子。因此,安殿親王在即位後更改了桓武天皇時的政策。
即位與施政
806年4月9日(延曆25年3月17日),桓武天皇去世,同日安殿親王踐祚。806年6月8日(大同元年5月18日),正式即位。從此以後,日本的天皇在正式即位之前,開始有了先行踐祚的儀式,「踐祚」和「即位」開始有了區別。
平城天皇在即位之初積極的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廢除了冗官,停止了朝廷每年定例的活動,改善了中、下級官僚的待遇等政治、經濟等方面的政策變動,使民力休養生息。
另一面,也招回了被放逐的藤原藥子,委任其為尚侍,掌握宮廷內部的大權。此時藤原藥子因有平城天皇做其後盾,召其兄藤原仲成一起入宮干預政事。
《續日本紀》里刪除的藤原種繼被暗殺事件的記錄又再次重現。這是因為藤原藥子是藤原種繼之女,目的是為了顯示早良親王被廢除太子及平城天皇皇位繼承的正當性(後來由嵯峨天皇再次刪除了這個事件的記錄,藤原種繼並非早良親王所暗殺,桓武天皇為了讓自己的兒子繼承皇位,默認了藤原式家等政治勢力對早良親王的政治迫害,判處早良親王流放之刑,早良親王一時激憤,在流放途中,絕食抗議而死。桓武天皇之後有了愧疚之心,命令在《續日本紀》中刪除了關於藤原種繼暗殺事件的記錄,並追尊早良親王為崇道天皇)。
退位與藥子之變
809年5月18日(大同4年4月1日),因為生病的緣故,平城天皇在位僅3年後,就讓位於同母弟神野親王(嵯峨天皇),成為太上天皇。藤原藥子兄妹也隨之失勢。嵯峨天皇冊立平城天皇之子高岳親王為皇太子。同年12月,平城上皇移居舊都平城京(平城京即奈良,平安京即京都,自恆武天皇遷都至平安京後,在明治天皇遷都東京之前一直是日本的法定首都)。
不料平城上皇的病竟在退位後好轉,由於他還年輕,仍然關心國政,於是就以上皇的地位發布政令,使得嵯峨天皇與平城上皇分別成為兩個朝廷一般。在藤原藥子及其兄藤原仲成的介入下,810年10月7日(大同5年9月6日),平城上皇違背其父桓武天皇的遺志,下詔遷都平城京,讓平安京的貴族們都遷回平城京,以圖掌握政權。但是,嵯峨天皇一方先發制人,於10月11日(9月10日)剝奪藤原藥子的官位,並相應的在10月12日(9月11日)舉兵,平城上皇隨即想與藤原藥子一起逃往東國,卻受到征夷大將軍坂上田村麻呂的阻擋,9月11日平城上皇與藤原藥子回到平城京。不久平城上皇剃髮入佛門,藤原藥子服毒自殺,其兄藤原仲成也被殺。這次政變史稱「藥子之變」。
政變之後
高岳親王的皇太子之位被廢,大伴親王(後來的淳和天皇,平城天皇、嵯峨天皇的異母弟)被立為太子。
藥子之變後,平城上皇仍然作為「太上天皇」(當時還沒有法皇的稱號)滯留在平城京,仍然接受嵯峨天皇的朝拜。
另外,遷為大宰權帥的阿保親王、廢太子高岳親王的兩個皇子仍然被允許擁有四品親王的身份,相應的待遇也得到了保障。後來嵯峨天皇也想退位之時,被藤原北家的藤原冬嗣提出了反對諫議:如果嵯峨天皇退位後和平城上皇享受同等待遇的話,高額的費用將使財政陷入危機,由此也可以得到驗證,平城上皇仍然受到勝利者嵯峨天皇的優待。
家族
影片
參考文獻
- ↑ 第51代天皇 平城天皇,日本の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