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球溫度
幹球溫度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漢字有着深厚的歷史底蘊。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曆程,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2]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
目錄
名詞解釋
幹球溫度(dry bulb temperature)是從暴露於空氣中而又不受太陽直接照射的幹球溫度表上所讀取的數值。它是溫度計在普通空氣中所測出的溫度,即我們一般天氣預報里常說的氣溫。幹球溫度計溫度是溫度計自由的暴露在空氣中所測量的溫度,同時它應避免輻射和濕氣的干擾。 幹球溫度計溫度通常被視作所測量空氣的實際溫度,它是真實的熱力學溫度。 它是一個普通溫度計被暴露在氣流中所測量的溫度。 不同於濕球溫度計,幹球溫度計的溫度在與當前空氣中的濕度值無關。
在建築學中,當設計某一氣候時,一座大廈要重點考慮它。 Nall稱它為「人的舒適和大廈節能的最重要的氣候可變物」之一。
幹球溫度是接觸球體表面空氣的實際溫度,濕球溫度是球體表面附着有水時,水份蒸髮帶走熱量後球體的溫度,水的蒸發量跟空氣的濕度有關,空氣濕度越大蒸發量越小,帶走的熱量越少,乾濕球溫度差異越小;空氣濕度越小水蒸發量越大,帶走的熱量也越大,乾濕球溫差也就越大,所以可以通過乾濕球溫差的變化規律來反映當前空氣濕度狀況。
乾濕球溫度表
用一對並列裝置的、形狀完全相同的溫度表,一支測氣溫,稱幹球溫度表,另一支包有保持浸透蒸餾水的脫脂紗布,稱濕球溫度表。當空氣未飽和時,濕球因表面蒸發需要消耗熱量,從而使濕球溫度下降。與此同時,濕球又從流經濕球的空氣中不斷取得熱量補給。當濕球因蒸發而消耗的熱量和從周圍空氣中獲得的熱量相平衡時,濕球溫度就不再繼續下降,從而出現一個乾濕球溫度差。乾濕球溫度差值的大小,主要與當時的空氣濕度有關。空氣濕度越小,濕球表面的水分蒸發越快,濕球溫度降得越多,乾濕球的溫差就越大;反之,空氣濕度越大,濕球表面的水分蒸發越慢,濕球溫度降得越少,乾濕球的溫差就越小。當然,乾濕球的溫差的大小還與其他一些因素有關,如濕球附近的通風速度、氣壓、濕球大小、濕球潤濕方式等有關。
參考文獻
- ↑ 雲端超市•第407期┃「說文解字,中國最古老的一種文字」——篆書研究 主講人:倪文東,搜狐,2022-10-28
- ↑ 為什麼中國人會發明象形文字?,搜狐,20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