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市北区是青岛市内三区之一,位于青岛市中部偏南,西部濒临胶州湾,东部与崂山区为邻,北部与李沧区接壤,南部与市南区毗连,东西最大距离11.5公里,南北最大距离9.9公里,海岸线长17.83公里,总面积65.4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市北区常住人口108.37万人,辖19个街道,区政府位于青岛市延吉路80号。

市北区内丘陵为主要地貌类型,地势起伏不平,东高西低,海泊河是市北区唯一的一条河流,属季节性河流,区境温带季风气候区,海岸线长约17.5公里,区境年平均气温摄氏12.7℃,平均降水量为662.1毫米。

市北区是青岛市工商业的发祥地,区内集聚了啤酒、纺织等现代民族工业,为青岛市区人口较为集中的城区,是青岛民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革命运动的摇篮,截至2016年,市北区境内存留全国和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3家,3A级旅游景区5家。2016年,市北区实现生产总值690.5亿元。[1]

2018年12月,被民政部确认第三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目录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市北区是青岛市主城区之一,位于青岛市中部偏南,连西部濒临胶州湾,东部与崂山区为邻,北部与李沧区接壤,南部与市南区毗连,东西最大距离11.5公里,南北最大距离9.9公里,海岸线长17.83公里,总面积65.4平方公里。

地质

市北区内的岩石类型主要是岩浆岩中的侵入岩类,形成时代为中生代。其中以中生代燕山晚期为主,多为花岗岩,另有小量中性岩脉等产出。侵入岩面积约占全区面积的90%以上。根据最新的1:50000区域地质调查资料,青岛地区燕山晚期花岗岩被划为崂山超单元,有11种岩石类型,分属11个单元。市北区有5个花岗岩类单元和8种脉岩类型。

市北区内地层极不发育,仅零星分布第四系全新统山前组冲洪积层。板块构造划分,青岛市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中朝地块,胶辽隆褶带,胶莱盆地之东南方小隆起之上。市北区则位于小隆起西部胶州湾东侧。

市北区内可观察到的最早地质事件为中生代白垩纪的岩浆活动,该期已进入了华北板块和杨子板块结合成一个整体后的板内运动阶段。

地形地貌

市北区的现代地貌是在漫长地质发展历史中经各种内外营力综合作用而成的,地质演化最剧烈的时期为中生代。燕山晚期,断裂活动达到地质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岩浆活动剧烈,形成现代构造格局、地貌形态。新构造运动表现为地壳缓慢抬升,处于剥蚀状态,加之地表水系的影响,形成区内广布的侵蚀剥蚀丘陵地形。

丘陵是市北区内主要地貌类型,分布面积广。地势起伏不平,东高西低。其中海拔100~200米左右的丘陵分布更为普遍,表现为起伏和缓的宽谷缓丘地形。低丘陵区内,由于第四纪残坡积及坡洪积发育,在海拔30~50米处冲沟等微地貌较为发育(如洪山坡—浮山后一带)。丘陵上部土质较差,系剥蚀性风化土,中下部是基岩或冲积土。

土壤

市北区内土壤有3种类型,即棕壤性土、褐土性土和盐化土,以棕壤性土为主。这3类土壤在区内分布不同。棕壤性土主要分布于山地丘陵和山前缓坡地;褐土性土主要分布于山地的剥蚀残丘上部;盐化土则分布于沿海地带。

气候

市北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区,空气湿润,降水适中,雨热同季,气候宜人。受季风和海洋的影响,四季变化十分明显。夏半年(4—9月),东南季风从海上吹来,受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和影响,使青岛地区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气温的日较差小、无高温酷暑,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点;冬半年(10月至翌年3月),季风自欧亚大陆吹来,青岛处在冷高压气团控制之下,气候干燥,温度偏低,充分表现出了大陆性气候的特点。

市北区年平均气温13.0℃,最冷月出现在1月份,平均为-0.2℃,最热月出现在8月份,平均为25.3℃。全区平均降水量在664.1毫米左右,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61%,年内分配为8月份最多,12月到次年2月份较少。

水文

河流

海泊河是市北区唯一的一条河流,发源于浮山西麓的洪山南坡、马兰山北坡,自东向西流经错埠岭村、东西吴家村、海泊村,穿过海泊河公园,于青岛港八号码头北侧,西环海公路海泊河大桥处入海。流域面积27平方公里,干流长8.13公里,干流坡度5‰,河床最宽处达40米,属季节性河流。

市北区内的明沟和暗渠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和东部。区内的地表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形成的天然河川径流。区内的地下水可分为4种类型,即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碳酸盐类裂隙岩溶水、基岩裂隙水。大部分地区的地下水是依靠大气降水补给,海泊河下游地带以河水补给为主。

海洋水文

根据潮汐学的定义,市北区岸线海域的潮汐类型属于正规半日潮,即每太阴日(农历日)内出现两次高潮、两次低潮。两次高潮的高度基本一致,两次低潮的高度略有差异,存在低潮日不等现象。

市北区岸线海域水温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冬季水温最低,2月的海水表层水温介于2.3—3.0℃之间。春季水温迅速升高,5月的海水表层水温在14℃以上。夏季,海水表层水温达到26℃以上。秋季水温迅速降低,11月表层水温已降至13℃左右。 市北区岸线海域盐度冬季小于31.80。春季升高,在31.99以上。夏季最低,在31.60左右。秋季盐度比夏季有所升高,11月达到32.20左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地表水

市北区内的地表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形成的天然河川径流。由于受地理位置、气候和下垫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地表水资源量不但贫乏,而且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布和区域分布不均。随着本区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部分大气降水进入城市雨水管网,最后通过暗渠、明沟进入海泊河。

地下水

市北区内的地下水可分为4种类型,即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碳酸盐类裂隙岩溶水、基岩裂隙水。大部分地区的地下水是依靠大气降水补给,海泊河下游地带以河水补给为主。其排泄形式以潜流垂直蒸发为主,平行排泄量较少。地下水位变化决定降雨周期变化,并受降雨与人工开采双重因素制约。

植物资源

市北区内有雪松、青柏樱花碧桃紫薇金银木龙爪槐等名贵花木达200多种。由于原有自然森林植被垂直带谱和自然更替规律已全部破坏,代之以栽培植被为主要建群种。木本植物种类贫乏,常见种有毛白杨、榆、刺槐、旱柳、棉槐、楸、泡桐、加拿大杨及杂交类型等用材树种和经济树种。

人口

青岛建置前,人口史无记载。市北区有人口记载可追溯到1891年。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青岛。青岛解放后,市北、台东两区人口明显增加。青岛解放前,市北区的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铁路沿线和码头附近,台东区一带中小企业较多, 厂企周围形成人口聚居区。

2013年,市北区常住人口101.82万人,户籍人口86.5万人。

2017年,市北区常住人口108.37万人。

经济

综述

2016年,市北区实现生产总值(GDP) 690.5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9.1%。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32.47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558.03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10%;二、三产业比重为19.2∶80.8。

第二产业

市北区是青岛市工商业的发祥地,区内集聚了啤酒、纺织等现代民族工业。

2016年,市北区7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13.03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4.4%,增速比2015年提高4.2%;实现销售产值329.24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5.5%;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67.2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3.8%;实现利润总额14.6亿元,同比2015年下降40.7%;应交增值税总额7.3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2.8%;产销率5.5%,同比2015年增长1.1%。

2017年1-11月,市北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2016年增长7.2%,比全市均速低0.3个百分点;1-11月,市北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271.75亿元,同比2016年增长4.1%。

第三产业

市北区台东镇、大鲍岛、小鲍岛等区域是青岛商业的起源地,有青岛科技街、小港湾、青岛国际邮轮港、新都心、滨海新区、啤酒商务区、浮山商贸区、榉林山外包产业基地、中央商务区等第三产业聚集区。

2016年,市北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706.73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7.1%,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完成625.64亿元,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完成81.09亿元。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商品销售额完成754.4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11.6%;全年商品销售额过10亿元的批发企业达到9家,实现商品销售额304.84亿元,占全区批发业总量的60.4%,同比2015年增长27.4%,商品房销售额291.58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39.6%。

2016年,市北区国家级景区营业收入7328万元,比2015年增长 18%。有星级饭店11家,市北区旅行社及分社、营业部新增117家,数量达387家。

2017年,市北区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分别完成营业额2.64亿元和1.53亿元,同比2016年增长12.2%和10.7%。

2017年1-10月,市北区限额以上商品销售额完成797.59亿元,总量位列全市第三,同比2016年增长27.8%,高于全市8.2个百分点。1-10月,市北区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完成215.31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二,同比2016年增长0.8%。

社会事业

科技

市北区共有有国家轮胎工艺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纺织研究所、机械研究所等近30家科研院所和重点实验室。

2016年,市北区有42个企业申报150个技术创新项目,新认定省级技术中心企业2家,市级技术中心2家。全区共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3家。发明专利申请量2088件,发明专利授权量704件,排名第四,同比2015年增长50.4%;PCT申请量94件。

教育

2016年,市北区有中、小学共91所,在校生73704人。其中公办初级中学15所, 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民办中学5所,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在校初中生18875人;公办小学59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小初一体化体育学校1所、民办小学7所,在校生54829人。在编教职工5220 (含聘用制教师301人),离退休教师5330人。全区初中入学率、普及率、巩固率、升学率均为100%,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升学率均为100%,特殊教育入学率100% , 有省级规范化学校38所,市级规范化学校29所。市北区幼儿园共有125所,含公办和公办性质园所58所。其中,省十佳幼儿园10所,市十佳幼儿园12所,省级示范园55所,市级示范园28所,在园幼儿33154 人,幼儿学前一年入园率达100%。

文化

2016年,市北区共举办文艺演出、艺术培训、文化讲座、主题展览等各类文化活动1500余场次,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文化馆打造“百姓课堂”公益培训等服务品牌,开设舞蹈、声乐、钢琴、美术、茶艺、瑜伽等近30项免费开放课程;全年辅导培训人员4万余人次,培育社区文化骨干队伍600余支,文艺骨干1.5万人。与青岛京剧院合作,开展“文化惠民走进市北”公益演出免费赠票活动,赠送和发放免费及公益票累计1.5万张。全年先后有10余件原创作品参加全国、省、市比赛并获奖。完成135处社区广场和4处商业街区广场实现免费无线网络全覆盖项目,10月底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改扩建10处社区文化中心。打造38处街道社区图书馆,市北区第一文化馆重装启用;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成并投入使用。

体育

2016年,市北区打造108个健身辅导站点,发放1.14万张“市北区全民健身券”, 780多名社区居民、机关企事业人员检测肺活量、骨密度等体质数据并开设运动处方。组织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100多人。举办“市北区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全区举办各级全民健身活动270余场,参加人数5万余人次。组织元旦登山活动、第二届机关乒乓球团体赛、登山健身节活动、横渡汇泉湾活动、沙滩节活动、健康指导大赛活动、“胜道 —市北”乒乓球联赛、太极功夫扇比赛,组队参加市全民健身健康跑、开幕式展演活动、健身气功比赛、机关乒乓球赛,组织市北区武术健身协会代表青岛市参加香港国际武术节。

医疗

2016年,市北区有76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其中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1所,覆盖全区19个街道。完成全区 56万人的健康档案更新,6.57万人65岁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46176人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19209人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1683人重型精神障 碍患者规范管理和 1873人健康体检,40831人0~6岁儿童健康管理和11678人儿童体质辨识及35328人儿童口腔含氟,2951人孕产妇管理建册、3849人产前管理、2181人产后访视,42694人育龄妇女健康管理,2894人残疾人健康管理,年内服务71.14万人次,举办健康教育912场,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材料近百万份。

社会保障

2016年,市北区共有362户居民因家中发生意外事故申请保险赔付,总计赔付金额162万元。全年为16160名低保人员发放低保金1.42亿元;为困难居民办理医疗救助14616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4866.9万元;办理临时救助4130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893万元;及时足额发放全年各类抚恤补助资金1680万元,为563名义务兵发放优待金1235万元。新建养老床位893张,完成率为148.8%,其中,新建养老机构2家,改扩建养老机构3家,新增床位615张;新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23家,床位278张。

2017年,市北区民政局发放低保金132397793.8万元;办理临时救助3569人次,发放救助金505万元;办理医疗救助7683人次,发放救助金2329万元。发放各类抚恤补助资金1800余万元。为优抚对象提供临时救助9.5万元,为其他优抚对象提供医疗救助310余万元。

交通运输

市北区内进出青岛的主干道环湾大道、四流路、重庆路、黑龙江路、山东路横贯南北,距青岛流亭国际机场20公里,距青岛火车站6公里,距青岛新客站9公里,距国道青银高速6公里,北部跨海大桥横跨胶州湾,南部海底隧道连接西海岸。1903年,途径市北区的山东省境内第一条公路—台柳路(台东至柳树台)建成。至2002 年,青岛境内有282条,途径各类公路市北区的有4条。

市北区界内的港口主要有大港码头和小港码头。青岛港大港码头位于山东半岛胶州湾畔,老港区在市北区界内。小港码头位于胶州湾东岸,港内水域面积3.4万平方米,港内有码头3座,岸线长381米,泊位8个。码头以商用、水产、客货运输为主。码头前沿水深4米,可停靠500~1000吨级船舶。

市北区境内的铁路系德国人于1904年建成。位于市北区商河路的大港火车站是胶济铁路最早的始发站。2002 年,大港火车站有到发线2 条,日办理客运列车4列,均为短途市郊列车。市北区境内的沿线桥梁由西向东,共有 7 座。1994年12月,青岛地铁南北线一期实验段工程破土动工,2000年11月工程竣工。

著名人物

王尽美(1898—1925),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王称仁(1911—1931),化名王公博、王学忠、曲秋。今市北区浮山后村人。曾任中共山东省委工人联合会秘书、中共青岛市委委员。

尹剑华(1911—1931),又名任剑华、任剑峰,山东省堂邑县人,中共党员,曾任共青团青岛市委书记。

曲华(1910—1942),原名李继仁,革命烈士。今城阳区李辛庄人。1983年经山东省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杨永(1956—1989),革命烈士。安徽定远人。

康生(1898—1975),原名张宗可,字少卿,曾用名张裕先、张耘、赵容。胶南大台村人。曾任江苏省委组织部长、秘书长、中央审查委员、中央组织部长、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

李有箴(1908—1975),曾用名李鸿基。曾任中国第二、三届政协委员,青岛市第二、三、四届政协委员,青岛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等职。

杨赞周(1918—1999),曾用名杨文郁,山东省蓬莱县长裕村人。曾任青岛市第一、二、三届委员、常委,市政协工商工作组副组长、归国华侨工作组副组长,青岛市第四届人大代表,山东省第三届人大代表,民建青岛市委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陈孟元(1894—1963),名嗣宗。山东掖县(今莱州市)人。曾当选第三至五届青岛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副主席,政协青岛市第二、三届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第一、二届人大代表。

刘季三(1906—1975),号松荫,晚年又号老桂山房老人。曾任青岛市科协常委,九三学社青岛分社委员,青岛中医学会会长,山东省中医学会副理事长,第二、三届山东省政协常委,青岛市第一至四届人大代表等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