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巴洞鄉

中文名 :巴洞鄉

所屬地區: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德昌縣

巴洞鄉位於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德昌縣中部偏西南,距縣城12.5公里。東為六所鄉,西為龍窩區大山鄉,南接寬裕、茨達鄉,北鄰王所鄉,轄區幅員面積113平方公里,轄先鋒、紅旗、前進、松柏、團結5村42個村民小組,現有人口8889人。 [1]

目錄

鄉鎮簡介

巴洞鄉位於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德昌縣中部偏西南,距縣城12.5公里。東為六所鄉,西為龍窩區大山鄉,南接寬裕、茨達鄉,北鄰王所鄉,轄區幅員面積113平方公里。該鄉轄先鋒、紅旗、前進、松柏、團結5個村,42個合作社,2008年末總人口9385人,其中漢族7872人,彝族1041人,傈僳族373人,其他少數民族 99人。非農業人口285人,有耕地面積128525畝,農業總產值9378萬元,農民年平均純收入5013元。鄉政府駐巴洞,距縣城7公里,現有街道長280米,寬6.5米,逢雙趕集。

名勝古蹟

前進村魚洞寺始建於明代正德年間,後毀,清光緒十年建一字塔尚存。因風景清幽、建造別致,被《西昌縣誌》列為邛都六名勝之一,曰:「魚洞安禪」。每年正月十五,為趕草埧場的民間傳統習俗,相傳,此習俗自清光緒興起以來,(除文化大革命期間因破四舊而停過幾年,於1982年恢復)一直沿續至今,當天,四鄉八鄰的人均雲集於此,據說解放前還有會理、米易、西昌的人也都來趕草埧場,趕草埧場主要以交易農業生產資料為主。

名字由來

巴洞原名「太平村」,始建於明末,因場南半里有「太平橋」得名,清初改 為「把硐」,其實是進巴洞之前要經過一個兩山夾峙如門的地方,猶如巴洞的門戶,東是麻樹堡的山,西是溜沙坡的山,而旁有獅子山,如獅雄踞於外,人以「金獅把洞」相傳。清末至民國,始稱「巴洞」。這名稱據說均概於一無名氏所作四言詩:「巴山有洞,古名太平,獅子搖鈴,把守硐門」。街邊一位姓張的老人說:「我們巴洞街有500年的歷史了。」 巴洞有人生活應該是2000多年前。因為我在巴洞的鄉場背後發現一座大石墓,巴洞像德昌縣的許多地方一樣有大石墓,也就是民間稱的月魯墳。我多次跟蹤採訪安寧河流域的大石墓搶救性發掘,來自全國各地考古專家推斷,這是2000多年前古邛人的墓葬。 巴洞地處在台地上,下方是茨達河,北邊是一條小河,周圍的土地肥沃,照考古家們的說法,這種地方非常適宜人居住。說明巴洞曾有邛人生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