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冷杉
巴山冷杉(學名:Abies fargesiiFranch.)是松科冷杉屬植物,喬木,高達40米;樹皮粗糙,暗灰色或暗灰褐色,塊狀開裂;冬芽卵圓形或近圓形,有樹脂。葉在枝條下面列成兩列,上面之葉斜展或直立,稀上面中央之葉向後反曲,條形,上部較下部寬。球果柱狀矩圓形或圓柱形,長5-8厘米,徑3-4厘米,成熟時淡紫色、紫黑色或紅褐色;種子倒三角狀卵圓形,種翅楔形,較種子為短或等長。
為中國特有樹種,產河南西部、湖北西部及西北部、四川東北部、陝西南部、甘肅南部及東南部海拔1500-3700米地帶。在巴山、秦嶺等地組成純林。
木材輕軟,可作一般建築、家具及木纖維工業用材。樹皮可提栳膠。也是森林的更新樹種。枝葉均富含精油,富含營養成分且其含量較高,尤其Vc含量特高,建議應進行冷杉針葉在食品、飲料、藥物、保健品、飼料添加劑等方面的開發利用[1]。
目錄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40米;樹皮粗糙,暗灰色或暗灰褐色,塊狀開裂;冬芽卵圓形或近圓形,有樹脂;一年生枝紅褐色或微帶紫色,微有凹槽,無毛,稀凹槽內疏生短毛。葉在枝條下面列成兩列,上面之葉斜展或直立,稀上面中央之葉向後反曲,條形,上部較下部寬,長1-3厘米(多為1.7-2.2厘米),寬1.5-4毫米,直或微曲,先端鈍有凹缺,稀尖,上面深綠色,有光澤,無氣孔線,下面沿中脈兩側有2條粉白色氣孔帶;橫切面上面至下面兩側邊緣有一層連續排列的皮下細胞,稀兩端角部二層,下面中部一層,樹脂道2個、中生。
球果柱狀矩圓形或圓柱形,長5-8厘米,徑3-4厘米,成熟時淡紫色、紫黑色或紅褐色;中部種鱗腎形或扇狀腎形,長0.8-1.2厘米,寬1.5-2厘米,上部寬厚,邊緣內曲;苞鱗倒卵狀楔形,上部圓,邊緣有細缺齒,先端有急尖的短尖頭,尖頭露出或微露出;種子倒三角狀卵圓形,種翅楔形,較種子為短或等長[2]。
產地生境
為中國特有樹種,分布於中國河南西部、湖北西部及西北部、四川東北部、陝西南部、甘肅南部(卓尼、迭部和舟曲)及東南部(武都、文縣、康縣、徽縣和天水)海拔1500-3700米地帶。在巴山、秦嶺等地組成純林。耐陰、深根性,抗風力強,在濕潤、深厚的微酸性土壤上生長良好。
栽培技術
苗期管理
除草:除草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5、6、7月3個月中,雜草生長非常快,10-15天就要除1次草。一般在9月後苗圃就不除草了,一方面此時幼苗基本停止生長了,少量草對幼苗沒影響,另一方面只留部分草能起固土保苗防凍拔的作用。
水肥管理:在苗圃中,苗木群體密度很大,每年需要從土壤中攝取大量營養元素。因此,除去整地時施大量基肥外,還要追肥。追肥時間應安排在速生期前、速生期開始和中期。第一、二次追肥在5月中下旬和6月中下旬,施磷酸二銨45千克/公頃,第三次在7月下旬,葉面噴施2‰的磷酸二氫鉀,提高苗木的木質化程度。在夏季苗木生長高峰期,如降雨不足,要及時灌水,以充分發揮苗木的生長潛力;苗木轉入越冬準備階段時,對灌水加以控制,以促進苗木的木質化;冬季留床越冬的苗木進入休眠期後,要澆一次封凍水;圃地過濕,應進行排水。
防寒越冬:第一個冬天苗木越冬要防寒,床面覆草7-10厘米,春天萌動前7-10天除去覆蓋物,預防凍拔的作用。如果幼苗一旦出現凍拔,初春苗木未萌動前,及時進行覆土鎮壓,使苗木根系與土壤緊密結合,可減小幼苗受害率。平時要做好間苗、補苗工作。
視頻
巴山冷杉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南鄭這棵高40米冷杉堪稱中國「冷杉王」,樹齡在300年以上 ,搜狐,2019-08-26
- ↑ 【氣象科普】氣候變暖下的物候反應 ,搜狐,2018-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