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甘蒲公英
川甘蒲公英 |
中文學名:川甘蒲公英 拉丁學名:Taraxacum lugubre Dahlst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桔梗目 科:菊科 屬:蒲公英屬 |
川甘蒲公英(學名:Taraxacum lugubre Dahlst.)是蒲公英屬植物,葉線狀披針形,長10-25厘米,12.5-3.5厘米,羽狀深裂,生長於海拔2800-4200米的高山草地,分布於甘肅南部、青海東南部、四川西北部等地。[1]
目錄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垂直,根頸部具褐色殘存葉基。葉線狀披針形,長10—25厘米,寬2.5—3.5厘米,羽狀深裂,側裂片多數,裂片短三角形或寬三角形,倒向,全緣,頂端裂片較大,戟狀三角形或戟形,背面被疏蛛絲狀柔毛;葉柄長,常粉紫色。花葶數個,高達25厘米,與葉等長或稍長於葉,頂端密被蛛絲狀柔毛;頭狀花序直徑35—55毫米;總苞長15—20毫米,暗紫色;外層總苞片寬卵狀披針形或卵形,先端無小角,稀增厚,具明顯的白色膜質邊緣;內層總苞片寬線形,長約為外層總苞片的2倍,先端鈍;舌狀花黃色,邊緣花舌片背面具紫色條紋,花柱和柱頭暗綠色,干時黑色。瘦果倒卵狀楔形,麥稈黃色,長約4毫米,上部有短而尖的小瘤,頂端突然縊縮為短柱狀喙基,喙長3—4毫米;冠毛白色。
產地分布
藥用價值
蒲公英味甘,性平微寒。 入肝、胃經。清熱解毒,利尿散結。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癧,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
名家論述
《唐本草》:"主婦人乳癰腫。"
《本草圖經》:"敷瘡,又治惡刺及狐尿刺。"
《本草衍義補遺》:"化熱毒,消惡腫結核,解食毒,散滯氣。"
《滇南本草》:"敷諸瘡腫毒,疥癩癬瘡;祛風,消諸瘡毒,散瘰癧結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閉,利膀胱。"
《綱目》:"烏鬚髮,壯筋骨。"
《醫林纂要》:"補脾和胃,瀉火,通乳汁,治噎膈。"
《綱目拾遺》:"療一切毒蟲蛇傷。"
《隨息居飲食譜》:"清肺,利嗽化痰,散結消癰,養陰涼血,舒筋固齒,通乳益精。"
《嶺南採藥錄》:"炙脆存性,酒送服,療胃脘痛。"
《山東中藥》:"為解毒、消炎、清熱藥。治黃疸,目赤,小便不利,大便秘結。"
《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涼血利尿,催乳。治疔瘡,皮膚潰瘍,眼疾腫痛,消化不良,便秘,蛇蟲咬傷,尿路感染。"
《上海常用中草藥》:"清熱解毒,利尿,緩瀉。治感冒發熱,扁桃體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氣管爽,流火,淋巴腺炎,風火赤眼,胃炎,肝炎,骨髓炎。"
作用與功效
清熱解毒
蒲公英清熱解毒,可用於熱毒證,尤善清肝熱,治療肝熱目赤腫痛,以及多種感染、化膿性疾病。
消癰散結
治療熱毒壅結於肌肉所致的癰腫瘡毒,高熱不退。對乳癰有良效,能解毒散結通乳,可內服或外敷,常配金銀花等同用。另外還可配大黃、丹皮治療腸癰。
抗菌
蒲公英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有抑制作用,對綠膿桿菌也有抑制作用。研究表明,蒲公英對奧杜盎小孢子菌許蘭黃癬菌,紅色毛癬菌等有抑制作用。
抗腫瘤
蒲公英抗腫瘤作用類似香菇多糖,是通過免疫機制實現的。
減肥瘦身
蒲公英可以減肥瘦身,消除體內堆積的多餘脂肪,纖體瘦身。
改善消化
蒲公英具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C及礦物質,對消化不良、便秘都有改善的作用。
降低膽固醇
蒲公英能夠降低膽固醇。
利尿通淋
中醫認為,蒲公英可以利尿通淋。
強身健體
蒲公英作為自然養生之品,可以強身健體,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從而強健體魄。
慢性胃炎
民間常用,蒲公英30克,豬肚1個,洗淨加水燉爛,分兩次食用,來治療慢性胃炎。
上消化道出血
蒲公英、地榆等份,烘乾,對上消化道出血有療效。
跌打損傷
鮮蒲公英適量,洗淨搗爛,敷患處,可治跌打損傷。
目赤腫痛
中醫認為,蒲公英可治目赤腫痛。
治油彩皮炎
蒲公英、馬齒莧,水煎取汁,冷敷患油彩皮炎處。
治腮腺炎
蒲公英水煎服功搗爛外敷,可治腮腺炎。
治黃膽型肝炎
現代中醫認為,蒲公英對黃膽型肝炎有不錯的治療效果。
抗腫瘤作用
蒲公英能活化巨噬細胞的糖原,具有更強的激活能力,能夠抗腫瘤。
通乳
蒲公英葉有疏通乳脈管之阻塞,促進泌乳的作用。
治感冒傷風
蒲公英對感冒傷風也有一定的療效。
保肝利膽
蒲公英有利膽作用.蒲公英液灌胃能使膽囊收縮,奧狄括約肌鬆弛,有利於膽汁排入腸中.臨床上對慢性膽囊痙攣及結石症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