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謙堂
崇謙堂 |
---|
|
崇謙堂(基督教香港崇真會粉嶺崇謙堂,Tsung Kyam Church)是位於香港新界粉嶺龍躍頭的基督教教堂,座落於龍山的山咀,就像龍口含著的珍珠。崇謙堂是私人物業,並不對外開放。
目錄
歷史
崇謙堂為巴色差會於1926年創建。1924年教會領袖凌善元牧師、彭樂三、張和彬、林柏如及陳桂材等見到每主日崇拜教友人數眾多,倡議建造新堂以容納更多聚會人數,於1926年冬季購入崇謙堂村前面正中土地約2500平方呎,隨即動工興建,到1927年4月18日復活節期間完成,並舉行獻堂開幕,由巴色差會駐港之紀振綱牧師主持啟籲儀式。1929年基督教香港崇真會自立,崇謙堂成為崇真總會其中一間堂會。
後因信徒增多,凌善元牧師長子凌道揚四出奔走,及得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協助,獲香港賽馬會撥贈5,000元作為補助擴建聖堂之用,大埔墟張貴設計劃則,南華莆信徒所設的南華建築公司負責承建,遂於1951年進行擴建,10月15日晨,由凌道揚動土,徐黃英桃奠基,宣告興工。擴建聖堂分上下二層,上層為禮堂,可容400坐位,樓下則闢為青年部、圖書室、接待室、主日學課室及文娛活動室等,全部工程,共用港幣40,000元。教堂擴建完成,於12月23日正午12時,舉行獻堂典禮,由區會洪德仁區牧主禮。
崇謙堂曾於1956年10月決議創辦本堂幼稚園,至1957年3月1日在教堂樓下改闢課室,正式開學,由初期之40餘人,增至高峰期200餘人。
信徒數目不斷增加,已逾千人,擴建後的教堂復覺狹窄,於1962年決議再度擴建,於現堂右側山坡,向政府申購,作為新堂及傳道人與職員宿舍,並附設幼稚園。即發起擴建募捐,鼓勵會內信眾,每人每月認捐固定金額,按月繳交至擴建完成為止,更蒙西差會允補助建築費20萬馬克,到1967年崇謙堂董事會再擴大募捐。本可早日動工,但區會所屬一支會與主體意見分歧,教育司對擴建幼稚園事延緩批示,直到支會與區會復合,教育司才批示照准,教會立即進行各項擴建計劃。1974年夏,政府批准所有建築手續,逐招標建築,秋末主日崇拜後,由會長王新民主持動土典禮。翌日建築公司開始整理地盤,但鄰近村民以侵佔及破壞風水為由,力加反對,教會惟有放棄該處地基,重新物色地點。
1977年崇謙堂董事會用157,498元購得崇謙堂村口左側兩塊田地,總面積約有22,000平方呎,前面一塊作為建造新堂,後面一塊則作為運動場。1978年將山坡地段交回政府,獲豁免補償地價,並批准在新購地段建造新堂。1982年5月2日巴色母會東亞總牧都謀道牧師到港巡視,順道到來舉行動土典禮,同年聖誕節前12月19日主日崇拜後舉行奠基,由巴色會駐港代表陸漢思牧師主禮。1983年夏初建堂工作已接近完成,新堂二樓為禮拜堂,樓下則為幼稚園、職員住所相連在另一座,在該座地下一層則有辦公室及副堂,副堂可容六、七十人。1983年10月23日禮拜日舉行獻堂開幕典禮,先在舊堂舉行簡短主日崇拜,由主禮人及詩班領導向新堂進發,直至二樓禮拜堂正門,巴色會駐香港會長陸漢思牧師啟籲,並引導會眾進入堂內。
崇謙堂教會墳場
從謙學校
從謙學校由彭樂三創辦,龍躍頭最先的小學名為「穀詒書室」,但因規模細小,僅能容納四十餘人,且只收當地鄧族子弟入讀,以傳統方式教學,不適合基督教社區廣傳福音的理念。於是彭樂三、張和彬、凌善元等聯同村中鄉紳徐仁壽籌集建校經費,經多番努力,終獲香港政府資助2000元,於1924年在崇謙堂村左旁小山丘上建築校舍,定名為「從謙學校」,以勤、謙、愛、智、誠為校訓,於1925年落成後,與崇謙堂不發生隸屬關係,至今已有80多年歷史。教統局於2006年尾通知15所小學於2007年9月正式停辦,包括從謙學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