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山雀

中文学名:山雀
界: 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鸟纲
亚 纲:今鸟亚纲
目:雀形目 山雀科
亚目:鸣禽亚目
科:山雀科

山雀[1]属于脊椎动物,鸟纲,是山雀科(Paridae)各种类的通称。小型鸣禽。树栖,主食昆虫及其幼虫,为农林益鸟。常见于平原、丘陵、盆地等,在山地林区数量犹较平原地区的数量多。山雀的羽毛大多以灰褐和棕灰色为主,它们的鸣声差异虽极显著,但多少都带有“仔仔黑”的音阶,易于分辨。多筑巢于树洞或房洞中,又几乎终日不停地在林间取食昆虫,且多为害虫,故成为农业、林业所欢迎的对象,国内外已进行的招引工作有显著效果。

中国山雀的种类很多,大多数均为留鸟。其中最常见的有大山雀(Parus major),和沼泽山雀(Parus palustris)。

目录

基本介绍

山雀科(Paridae)小巧玲珑的鸣禽(又称鼠山雀),65种。产于欧亚大陆、北美与非洲。栖息于林地与花园,主要以昆虫为食。长7—20厘米,羽毛柔软,一般为灰色或黑色,常带有蓝黄斑纹,为农林益鸟

外形特征

雀形目(Passeriformes)山雀科(Paridae)山雀属(Parus)鸟类,形小,活跃,栖于林地或庭园。最著名的是大山雀(Parus major),见于欧洲、西北非和亚洲(直到爪哇附近);长14公分(5.5寸);白面黑头;西部亚种的下体黄色,东方亚种的微白或淡黄,都有一条黑色中线。在北美,titmouse一词仅指四个有冠的种。其中最著名的是簇山雀(P. bicolor),长17公分(6.5吋),淡蓝灰色,两胁粉红褐色。黑顶山雀(P. atricapillus,参阅北美山雀〔chickadee〕条)遍布北美。

生活习性

山雀是体型比麻雀纤细的食虫鸟类,也是在平原或丘陵山地林区常见鸟类之一,在山间林区数量较平原地区的种类及数量均多。山雀的体羽大多以灰褐为主,它们的鸣声差异虽极显著,但多少都带有“仔仔黑”的音阶,易于分辨。因其多筑巢于树洞或房洞中,又几乎终日不停地在林间取食昆虫,且多为害虫,故成为农林业很理想的人工招引的对象,国内外已进行的招引工作有显著效果。

山雀通常利用苔藓合其它植物筑巢,鸟巢悬吊,呈葫芦状。普通山雀,带有灰色鸟冠,生活于美国西南部。鸟草枝、羽毛和苔藓铺于树洞中构成鸟巢。鸟蛋孵于鸟巢中。

山雀是常见的鸟类,性情活泼,常在枝头跳跃,喜群居,以昆虫、浆果和种子为食,在树洞或岩缝中筑巢,巢呈蝶形。

山雀共性

体型小(比常见的麻雀小),嘴短而尖,呈锥形。跗趾强健。性活跃,食昆虫,穿梭于树从间,在树上取食。通过胸部纵纹、翅斑、冠羽、脸斑及上体、下体颜色识别种类。

识别难点

体型小,难观察;

有的种有多种亚种,体色差异大;

好多种的识别依据体色,受观察条件的限制体色常判别不准。

识别方法

胸中部有无黑色纵纹;

翼斑有无及翼斑多少;

冠羽有无;

脸斑的形状及颜色;

上体、下体颜色。

胸中部无黑色纵纹下体白的山雀:沼泽山雀、褐头山雀、煤山雀

胸中部有黑色纵纹的山雀:西域山雀、大山雀、绿背山雀

冠羽显著的山雀:黄颊山雀、台湾黄山雀、冕雀、黑冠山雀

外形似啄花鸟的山雀:黄眉林雀、火冠雀

上体褐、下体棕红的山雀:白眉山雀、红腹山雀

山雀常见种类

序号 中文名称 拉丁学名 特征
1 大山雀 Parus major 体大(14厘米),头黑而具一半椭圆形颊块。有一道由喉至下体的黑色纵纹。翼有一道白翼斑。上背偏绿或黄。腹部白、灰、沾绿或黄等。
2 沼泽山雀 Parus palustris 体型比大山雀略小,也是留居于我国各地的最常见的山雀,头顶黑色而不具白斑,背羽砂灰褐色,颏喉部具黑色,腹面无黑色宽纵纹,
3 黄腹山雀 Parus venustulus 属雀形目山雀科山雀属。全长约10cm。是中国特有鸟类,属稀有鸟类,应注意保护。腹部黄色,体型较小且无大山雀及绿背山雀胸腹部的黑色纵纹。雄鸟头部及喉、胸黑色,头侧具大型白斑,枕部有一白色沾黄的块斑。背蓝灰色。飞羽暗褐色,翼上具两条白色沾黄的翅斑。尾羽和尾上覆羽黑色。体腹面黄色。雌鸟额、头顶、眼先和背灰绿色,喉、两颊及耳羽白色,下体淡黄沾绿色。
4 煤山雀 Parus ater 体小(11厘米),颈背部有白斑。头顶黑、喉及上胸黑,翼具两道白色翼斑。有的亚种具尖状的黑色冠羽。
5 西域山雀 Parus bokharensis 体大(15厘米),头黑,而具一半椭圆形颊块但在颈环处中断。有一道由喉至下体的黑色纵纹。背、翼灰色,有一道白翼斑。上背灰,腹部白略沾灰。
6 绿背山雀 Parus monticolus 体略大(13厘米),头黑而具一半椭圆形颊块。有一道由喉至下体的黑色纵纹。翼有两道白翼斑。上背绿色,腹部鲜黄。雄鸟胸、腹部纵纹长至臀,雌鸟短至下腹。 与黄腹大山雀亚种区别在翼上有两道白翼斑,上背更绿。
7 黄颊山雀 Parus spilonotus 体大(14厘米),黑色冠羽显著,颈侧黄,脸黄,贯眼纹自眼部向后延接黑色颈部。喉至下体有黑色纵纹。上体黑、背有白色点状纵纹,翼有两道白点状翼斑。雌鸟体背较绿,喉灰、下体黄,无黑色纵纹。
8 台湾黄山雀 Parus holsti 体小(13厘米),黑色冠羽长,颈侧白。下体自眼先至下体柠檬黄色。上体灰绿,大覆羽灰但无明显翼斑。雄:臀有黑斑。雌:无臀斑。幼:色浅,下体偏白。
9 冕雀 Melanochlora sultanea 体极大(20厘米),具蓬松的黄色长型冠羽。头部黑色、下体黄,上体黑、翅黑。雌鸟头部色淡为深橄榄色,上体沾橄榄色,翅黑。
10 黑冠山雀 Parus rubidiventris 体小(12厘米),黑色羽冠常竖起,颈侧白。头黑,脸具白颊块,上体、下体灰,无翼斑,臀棕色。
11 灰蓝山雀 Parus cyanus 体小(13厘米),嘴短,头白沾灰,具蓝灰领环并与贯眼纹相连。下体白,上体蓝灰,翅蓝具白色粗翼斑。腹部有黑块。
12 杂色山雀 Parus varius 体小(12厘米),嘴粗圆,体色明显。额、眼先棕黄,颊斑浅棕。头顶黑、具细顶冠纹。喉黑,下体棕红。后颈棕,背灰。
13 黄眉林雀 Sylviparus modestus 体甚小(10厘米),外形似柳莺或啄花鸟。体羽大致橄榄色,羽冠短,狭窄的黄色眼圈,浅黄色短眉纹,示警时或兴奋时冠羽耸立、浅色眉纹显出;腿甚显粗壮。具淡色羽缘,形成翼带。腰与上体颜色一致,没有明显腰色。
14 白眉山雀 Parus superciliosus 体小(13厘米),头顶黑,眉纹白、显著。耳羽红褐,颈背灰,喉黑。上体褐、下体棕红。
15 红腹山雀 Parus davidi 体小(13厘米),头黑,具白色大颊斑。上体褐、下体棕红。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

视频

原生态野生鸟叫声, 大山雀叫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