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萸肉
山萸肉,别称山茱萸、山芋肉、山于肉、枣皮等,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4-10米;树皮灰褐色;小枝细圆柱形,无毛或稀被贴生短柔毛冬芽顶生及腋生,卵形至披针形,被黄褐色短柔毛。花黄色,核果长椭圆形,长1.2-1.7厘米,直径5-7毫米,红色至紫红色;核骨质,狭长椭圆形,长约12毫米,有几条不整齐的肋纹。花期3-4月;果期9-10月。成熟果实为中药,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1]
目录
性味
酸、涩、微温。
功用
用法
6~12克。
来源
功效
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
主治
治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小便频数,肝虚寒热,虚汗不止,心摇脉散。
性味归经
酸,微温。
- 《本经》:“味酸,平。”
- 《吴普本草》:“神农、黄帝、雷公、扁鹊:酸,无毒。岐伯,辛。”
- 《别录》:“微温,无毒。”
- 《药性论》:“味咸辛,大热。”
入肝、肾经。
- 《汤液本草》:“入足厥阴、少阴经。”
- 《药品化义》:“入肝、心、肾三经。”
- 《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足厥阴肝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用药忌宜
凡命门火炽,强阳不痿,素有湿热,小便淋涩者忌服。《本草经集注》:“蓼实为之使。恶桔梗、防风、防己。”
别名
蜀枣(《本经》)、鬾实、鼠矢、鸡足(《吴普本草》)、山萸肉(《小儿药证直诀》)、实枣儿(《救荒本草》)、肉枣(《纲目》)、枣皮(《会约医镜》)、萸肉(《医学衷中参西录》)、药枣(《四川中药志》)
处方名
萸肉、芋肉、于肉、山萸肉、生山萸肉、酒山萸、炙山萸、蒸山萸、枣皮等
生山萸肉为原药剥取果肉生用入药者。
处方中写萸肉、芋肉、于肉、山萸肉、枣皮均指蒸山萸肉。蒸山萸肉又名制山萸肉、制山萸、制萸肉、蒸山萸、蒸萸肉。为生山萸肉置笼内蒸至紫褐色再晒干入药者。补肝肾功效增强。
酒山萸又名酒萸肉、炙山萸、炙萸肉。为生药用黄酒拌匀,装入容器中密封,隔水炖至酒吸尽,取出晾干入药者。
商品名
- 杭萸肉:为产于浙江杭州一带者。皮肉厚,色鲜艳,味酸浓,品质最优,为地道药材。
- 山茱萸:又名山萸。为各地所产萸肉的统称。以皮肉肥厚、色红油润、酸味浓、干燥无核、洁净者为佳。
动植物资源分布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10~11月间果实成熟变红后采摘,采后除去枝梗和果柄,用文火烘焙,冷后,取下果肉,再晒干或用文火烘干。宜放置阴暗干燥处,以防霉蛀变质。
拉丁名
药材Fructus Corni原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
炮制方法
- 山萸肉:洗净,除去果核及杂质,晒干。
- 酒山萸:取净山萸肉,用黄酒拌匀,密封容器内,置水锅中,隔水加热,炖至酒吸尽,取出,晾干(山萸肉每100斤,用黄酒20~25 斤)。
- 蒸山萸:取净山萸肉,置笼屉内加热蒸黑为度,取出,晒干。
考证
出自《神农本草经》。
- 《雷公炮炙论》:“凡使勿用雀儿苏,真似山茱萸,只是核八棱,不入药用。”“山茱萸核能滑精。”
- 陶弘景:“山茱萸出近道诸山中。大树子、初熟未干,赤色如胡颓子,亦可啖。既干,皮甚薄,当以合核为用尔。”
生药材鉴定
肉质果皮破裂皱缩,不完整或呈扁筒状,长约1.5厘米,宽约0.5厘米。新货表面为紫红色,陈久看则多为紫黑色,有光泽,基部有时可见果柄痕,顶端有一圆形宿萼痕迹。质柔润不易碎。无臭,味酸而涩苦。以无核、皮肉肥厚、色红油润者佳。
显微鉴定: 粉末:淡紫色。
- 果皮表皮细胞淡橙黄色。表面观多角形或稍延长,胞间层不清晰,直径16~27 μm,长至38μm,垂周壁略呈连珠状增厚,表面有颗粒状角质增厚;断面观扁方形,壁薄或增厚,角质层厚6~8μm,且呈脊状伸入到径向壁。
- 石细胞存在于橙棕色中果皮组织中,卵圆形、圆三角形、类方形、纺锤形、长方形,直径16~70μm,长约至170μm,壁厚3~ 14μm,纹孔较密,孔沟明显,胞腔大,有的含淡棕色物。
- 草酸钙簇晶存在于中果皮,直径8~32μm。
- 纤维少数,细长或较粗短,通常集成束,长155~504μm,直径18~25μm,壁厚至8μm,木化,纹孔点状或人字形。此外,有菊糖、导管及内果皮细胞等。本品以干燥、无核、果肉厚、色红、柔润者为佳。
中药化学成分
果实含山茱萸甙(Cornin即马鞭草甙Verbe-nalin)、皂甙、鞣质、熊果酸(Ursolic acid)、没食子酸、苹果酸、酒石酸及维生素A。种子的脂肪油中有棕榈酸、油酸及亚油酸等。果实含莫罗忍冬甙(morroniside)、7-O-甲基莫罗忍冬甙(7-O-methylmorroniside)、当药甙(sweroside)及番木鳖甙(loganin)。此外,含熊果酸(ursolic acid)、酒石酸、苹果酸、没食子酸(gallic acid)、维生素A及约13%的皂甙。另报道含山茱萸鞣质 (cornustannins)1,2,3。近又分得双环烯醚萜甙化合物山茱萸新甙(cornuside)。果核含β- 谷甾醇、白桦脂酸、熊果酸、没食子酸甲酯、没食子酸等。种子含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 和熊果酸。
中药化学鉴定
薄层层析:取本品粉末约1g,加乙醚回流脱脂2h,再用石油醚(60~90℃)回流提取 4h,提取液回收溶剂后,用氯仿-无水乙醇(1:1)混合溶剂溶解供点样。另取熊果酸对照品,用氯仿-无水乙醇(1:1)混合溶剂制成对照品溶液。将两溶液分别点样在同一硅胶G薄层反上,以环已烷-氯仿-醋酸乙酯(20:5:8)展开,晾干,喷10%硫酸乙醇试剂,110℃烘5min显色,供试品溶液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同位置,有相同紫红色斑点。
性味归经
酸、涩,微温。入肝、肾经。
功效
补益肝肾,涩精缩尿,固经止血,敛汗固脱。
功效特点
本品酸涩主收,温能助阳,故能补益肝肾、涩精、缩尿、止汗,用于阳痿、遗精、尿频、汗出及妇女月经过多、漏下不止、头晕目眩、视物昏花等证。
功效主治
- 补益肝肾,涩精缩尿:用于肝肾不足,症见阳痿,遗精,腰酸,眩晕,目暗,耳鸣耳聋,小便频数者,常与补骨脂、当归等同用。
- 固经止血:用于妇女体虚、月经过多或漏下不止等证,常与乌贼骨、棕榈炭、茜草炭等同用。
- 敛汗固脱:用于大汗欲脱,或久病虚脱,可与党参、白芍、龙骨、牡蛎、甘草等同用,如来复汤。
鉴别应用
山茱萸与金樱子,均为酸涩之品,收敛固下以治下焦虚损之滑脱不禁病证.为其共同之处,然金樱子功专收敛,无补益作用,山茱萸收涩之中具补益肝肾之功,并能固摄元气以治虚脱,故除下焦滑脱不禁之证外,凡肝肾不足之证及元阳欲脱之证,均为适用。
配伍应用
- 配牡蛎:两药配用功可敛阴止汗,固脱涩精。然山茱萸补肝敛汗,固精缩尿,常用于肝肾两虚引起的腰酸膝软、遗精滑泄、眩晕耳鸣,而牡蛎则重镇安神、平肝潜阳,煅用固涩收敛,常用之于神志欠安、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遗精、胃痛泛酸等证。两药各有特色,常配伍而治正气欲脱,症见虚汗淋漓,喘逆,怔忡,或自汗、盗汗、遗精、带下等证。
- 配五味子:二药均能温涩补肾,固精敛汗,而山茱萸偏于补肾固精止遗,五味子则偏于敛肺生津止咳,相配应用能敛肺补肾、固精止汗,可用于肺肾不足、阴阳俱虚的遗精、盗汗、自汗及气血耗伤的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脉细弱等。
- 配白芍:二药皆为酸敛收涩之品,然一偏于补肾固精,一偏于柔肝养血,合用有滋补肝肾、止血、止汗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崩漏、吐血衄血、失血过多的血虚气耗、正气欲脱之症,及自汗、盗汗、遗精等。
- 配补骨脂:山茱萸补益肝肾,涩精,止汗,用于腰膝酸痛、眩晕耳鸣、自汗盗汗、阳痿遗精、月经过多等;补骨脂功能补火壮阳,兼有收涩作用,为脾肾阳虚、下元不固常用之品,常用于肾阳不足而下元虚冷之阳痿、腰膝冷痛、脾肾阳虚的泄泻及虚寒喘咳等。二药都可温肾助阳且固经,相配则疗效更佳,治疗肝肾亏损之阳痿、遗精、遗尿、头晕、耳鸣等。
- 配黄芪:山茱萸与黄芪均可固脱,但适应范围有异,黄芪固脱是从气分着手,山茱萸固脱乃从阴分人手,一阳一阴,相互为用,固脱力增强,其效更著。
应用注意事项
身体强盛、命门火炽、膀胱热结、小便涩痛、素有湿热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