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山菅蘭,正名為山菅(拉丁學名:Dianella ensifolia),百合科山菅屬草本植物,株高0.3-0.6米,葉線形,2列基生,革質,花序頂生,花青紫色或綠白色。漿果紫藍色,球形,成熟時有如藍色寶石。

目錄

山菅蘭形態特徵

山菅植株高可達1-2米;根狀莖圓柱狀,橫走,粗5-8毫米。葉狹條狀披針形,長30-80厘米,寬1-2.5厘米,基部稍收狹成鞘狀,套迭或抱莖,邊緣和背面中脈具鋸齒。頂端圓錐花序長10-40厘米,分枝疏散;花常多朵生於側枝上端;花梗長7-20毫米,常稍彎曲,苞片小;花被片條狀披針形,長6-7毫米,綠白色、淡黃色至青紫色,5脈;花葯條形,比花絲略長或近等長,花絲上部膨大。漿果近球形,深藍色,直徑約6毫米,具5-6顆種子。花果期3-8月。[1]

山菅蘭生境與耐鹽能力

常見於基岩海岸花飛濺區山坡石縫及高潮線上沿沙荒地。室內培養試驗發現,山菅蘭野生苗在含鹽量9mg/g的培養液中正常生根、發芽和花。

山菅蘭分布範圍

山菅蘭產雲南(漾濞、瀘水以南)、四川(重慶、南川一帶)、貴州東南部(榕江)、廣西、廣東南部(包括海南島)、江西南部(大瘐)、浙江沿海地區(樂清、杭州)、福建和台灣。也分布於亞洲熱帶地區至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

山菅蘭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春天播種繁殖。

山菅蘭主要價值

山菅性味甘、辛、性涼、有大毒,全草具有毒性,莖汁毒性尤強,誤食可引致腹瀉、食欲不振及精神萎縮等,嚴重可致呼吸困難而死。家畜若誤服可引致死亡。葉可治蛇傷;根狀莖可治腹痛,磨成粉狀外敷可治膿腫、癬、淋巴結炎等疾病。莖和葉搗汁,與米炒香或將汁液浸米曬乾後可作為老鼠藥。

藥材性狀

根莖及根:根莖極短,粗約3cm,節間亦短,長約5mm(頂部帶有地上莖莖基),節上有鱗葉殘留和多數長短不一鬚根,均為淺灰黑色。鬚根粗約1.5mm,具細縱棱及環狀裂痕,或皮層脫落露出淺棕色木質部,較易折斷,斷面肉眼可見髓部中空。 組織特徵

根橫切面

表皮1列細胞,呈切向長圓形,少數細胞外壁向外突起。外皮層1列細胞,多呈六角狀圓形,淺黃色,外壁稍加厚;皮層較寬,外側2~3列細胞為六角狀圓形,較小,無胞問隙,內側細胞為圓形,較大,具胞間隙,緊靠內皮層具1~2列石細胞組成的間斷石細胞環。中柱約占1/2。韌皮部束和木質部束約為15~27束,呈星狀相間排列,後生術質部導管2~3個,徑較大,薄壁細胞中可見石細胞散在;中央具髓部。 [2]

根莖橫切面

木栓細胞呈不規則形,10餘列,排列不整齊;後生表皮1列細胞,黃色,木栓化,外壁稍增厚;皮層較寬,常觀含棕黃色內含物細胞單個散在;內皮層細胞內壁及兩側壁增厚,不見凱氏點。中柱寬廣,在外側有多數周木維管束,束問有石細胞散在或成群分布,向內維管束較稀疏,有少量棕黃色細胞散在。

葉橫切面

上下表皮均為1列矩圓形薄壁細胞。葉肉組織不分化為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上下表皮內側各為4~5列細胞,靠表皮的2~3列細胞呈類圓形,內側為切向長圓形,緊密排列,主脈兩側葉片中央為大型薄壁細胞,不含葉綠體。維管束外韌型,具由1列薄壁緬胞組成的維管束鞘(胞腔不含或具少量葉綠體),上下兩端與表皮間具纖維束,主脈維管束在韌皮部一側具由纖維細胞組成的維管束帽。

粉末特徵

根及根莖粉末:呈棕黃色。

石細胞長圓形或橢圓形,多單個存在,長80~150μ,一種壁極厚,另一種壁不甚厚,可明顯見到扁圓形的紋孔

纖維長梭狀,長300~600μ,直徑20~40μ,一種壁較厚,另一種壁不甚厚,可明顯見到圓形紋孔。

導管為網紋及梯紋導管,直徑

草酸鈣方晶較小,方形或多面體形,長徑10~15μ。

木栓細胞呈長方形,壁厚,木栓化。

園林價值

喜光亦耐陰、耐瘠;適應性強,無病蟲害,株型優美,花色優雅,漿果深藍色,具較高的觀賞價值,是濱地區園林綠化的優良植物。

醫用價值

該種根狀莖磨乾粉,調醋外敷,可治癰瘡膿腫、癬、淋巴結炎等。[2]

山菅蘭栽培管理

山菅蘭耐陰,在半陰的地方生長良好,但對開花結果有影響,多開花而不結果。對土壤的適應性強,在貧瘠、肥沃的土壤中都能生長,極耐粗放養護管理。在浙江地區,3 月上旬可以移植幼苗,移植初期需要定期適當澆水,待幼苗定植後,一般葉片不捲曲打蔫,則無需人工澆水。移栽當年一般不能開花。其花期很長,從7 月上旬至11月均能開放。8 月為盛花期,花期過後及時除去花葶,免去不必要的營養消耗,並及時剪除帶病殘葉。植株較耐寒,能夠常綠越冬,是冬季難得的觀葉地被。第二年的早春,應當適當疏剪,除去老葉、帶病葉,有利於新莖葉的萌發。一般情況下,山菅蘭種植 3 年以上應進行分株,從而有利於更好的生長。山菅蘭抗病蟲能力強,只在高溫多雨且株從過密的情況下,偶有葉斑病、炭疽病發生,可噴百菌清 800 倍液防治。蟲害主要有介殼蟲為害,可噴蚧殺死 800 倍液防治。[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