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烟深处(王友明)
作品欣赏
尘烟深处
如若不是参加全国散文作家石家庄笔会,我做梦也不会想到能够与战国时期,仅次于秦、楚、燕、齐、赵、魏、韩七国的一个较强的千乘之国——中山国来个亲密接触。
那天,我们参观完西柏坡,在一家“宾客农家院”就餐后,稍事休息,就直接前往中山国遗址。正值午后时分,天气特别热,火辣辣的太阳悬挂在高空,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炙烤着原野。田地里的庄稼被晒得弯下腰,低着头,祈求土地爷赐福,给予一点清凉;行道树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早没有了清晨的精气神儿;路边的小草,也被晒得蔫蔫的,仿佛霜打的茄子一般;坐在旅游大巴车上的我们,尽管有空调吹拂着,依然觉得象关在密不透风的笼子一样,透不过气来。
当时针指向14时30分的时候,我们已经站在了位于平山县三汲乡的中山国的遗址上。走下车去,一股热浪迎面扑来,地面上的温度也迅速传导到双脚底部,热乎乎的。中山国遗址如此盛情地欢迎态度,令我感到温馨惬意。顶着似火骄阳,我立于一块书写着“战国中山王国”六个暗黄色大字的石碑前,照了一张相,把自己的身影和足迹融入到这个“神秘王国”的遗址上。
来到大门左侧的一间展厅内,空调吹过来的凉风,让我顿时感到一股爽意。展厅内,“双翼神兽”、“孔雀展屏”、“十五连盏灯”、“借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等出土文物复制品,琳琅满目,令我眼花缭乱。我举机将自己认为的“珍品”,一一收入镜头。
半个小时之后,我们跟随着导游小姐轻盈的脚步,走进了“中山国王陵文物陈列馆”。这里共分两个展厅,第一展厅“古国风貌”,分为国史、国都、经济、文化、征战、王陵6个单元,展示了中山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第二展厅“王室宝藏”,分为青铜器、陶器、玉石器3个单元,展出了战国中山国带有鲜明游牧民族风格的礼器、武器、日用器具、装饰品、明器等众多文物精品。许多文物工艺精湛,造型华丽,是战国时期艺术作品中的珍宝,完整体现了纵横捭阖的中山雄风和昂扬不羁的战国精神。尤其是石制、铜制编钟,虽历经几千年,至今尚能准确演奏优美的乐曲,令我叹为观之!徜徉于陈列馆,我真好似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般,看看这儿,瞧瞧那儿,满眼新奇。
透过历史的尘烟深处,中山国这个“神秘王国”的本来面目便被还原于此:中山国,早期称鲜虞。鲜虞之名,开始显现于史籍为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中山之名始见于史籍。中山国初建都于中人(今唐县境内),立中山城为都。后迁都于顾(今定州市境内)。魏文侯四十一年(公元前406年),魏灭中山。公元前381年前后中山桓公率鲜虞余众驱逐魏国统治者,中山复国,迁都于灵寿。此后,其国力很快达到了鼎盛时期,公元前323年,与赵、韩、魏、燕同时称王。到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6年),被赵国所灭。从鲜虞最早见于史籍至中山国最终亡国,历时478年,几乎绵亘于春秋、战国时代。但由于中山国为游牧民族所建,历史短暂,史载缺略,遗迹湮没于历史的尘烟深处,荒草丛中。两千多年来,鲜为人知,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勘探了中山国都城灵寿古城,发掘了五座中山王族墓和百余座平民墓,共出土文物两万余件,方才揭开“神秘王国”的面纱。
步出第二展厅,我旋即被左侧的一架战车和四匹战马所吸引。四匹战马,造型逼真,形态各异,或欲奔冲天,或昂首嘶鸣,或摇尾霹雳,或低头曲颈,我立即掏出照相机拍摄下来。看着战车和战马,尘烟深处的“魏灭中山之战”的场景又浮现脑际:魏灭中山之战,发生于战国时代初期,魏国攻灭中山国的一场战争。周威烈王十八年至二十年(公元前408—前406年),魏军在顾(今河北定州)攻灭中山国的作战。经过三年作战,中山军力量消耗已尽。二十年,魏军终于攻克顾城,占领中山国全境。魏文侯随即命太子击镇守中山地,而封乐羊于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中山国亡。我走到战马前,轻轻地抚摸了一下那匹昂首嘶鸣的战马,耳畔顿时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恍惚间,一匹战马,四蹄生烟,纵鬃扬尾,引颈嘶鸣,从尘烟深处呼啸而来。那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那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残忍场景,划破时空,赫然在目。
站立于中山国的遗址上,我不禁想起了儿时在书本上读过的《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这是一个传统故事,讲述的是东郭先生把“爱”施于恶狼身上,因而险遭厄运的经过。它告诉人们,即使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也存在“东郭先生”式的问题。一个人应该真心实意地对待朋友,但丝毫不应该怜惜狼一样的恶人。现在,“东郭先生”和“中山狼”已经成为汉语中固定的词语,“东郭先生”专指那些不辨是非而滥施同情心的人,“中山狼”则指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这则发生在中山国里的寓言,在给我警醒和启迪的同时,也让我对中山国丰富深邃的文化内涵,滋生了一种莫名的敬意!
再次凝望“中山国王陵文物陈列馆”,我蓦然产生了一个重大疑问:中山国既然被誉为“战国第八雄”,为何在中国史学的权威著作《史记》里,却找不到完整的中山国史?全书尽管多次提及中山国,为何仅仅是一笔带过?带着疑问,我在手机百度上搜索起来。不一会儿,《司马迁不为中山国写史之谜》的文章,跃入眼帘。作者经过一番认真严谨地分析,最后这样说:“综上所述我们可知,司马迁不为中山国写史实属无奈之举。司马迁是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当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风气与现在不同,世人把家族名声看得极为重要。他的先祖先有背叛魏国投靠中山国之举,此为不忠;后有司马憙父子卖国求荣谋杀大臣等种种恶行,此为不义。有如此不忠不义的祖宗,后代子孙怎么能抬得起头呢?司马迁不想让世人知道他就是中山国司马氏的后代,所以才千方百计的隐瞒这段历史。司马迁祖上世代为史官,家中肯定掌握有大量中山国史料。也许司马迁原计划是准备撰写一篇详细的中山国史,甚至已经列好了《中山世家》这个题目,但他在动笔时又犹豫了。因为写中山国史不能不写司马氏,司马氏是中山国的重臣,从中山桓王复国至中山国灭亡,中山国的权力机构都离不开司马氏,这让他很为难。该如何去写自己的祖宗呢?往脸上贴金固然不行,如实去写就更不行!有辱祖宗不说,对自身和家人也极为不利,弄不好就会弄个身败名裂,祸及子孙。司马迁知道,身为史官,把一个轰轰烈烈存在了二百多年的诸侯国遗漏掉,显然是失职。但如果为中山国立传,无论怎样写他都难以摆脱尴尬的境地。如果让汉武帝知道了他的祖宗就是中山国的司马氏,说不定就会给他和家人带来灭顶之灾。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思来想去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不为中山国写史。”详细阅读了这段文字,我恍然大悟,原来司马迁不为中山国写史,竟然是如此之因。由此,我对司马迁“实录精神”的景仰程度,大打了折扣。
中山国历史的帷幕,终究没有逃脱悲寂的收场,那些辗转在流年里的影像,已然在尘烟深处一一地走远,只留下一缕记忆的痕迹。然而,岁月的尘烟,又岂能笼罩住这悲寂的相册?不经意间,人们便拨开了历史的尘烟,撩动了尘封的心弦,还原了一段令人感慨唏嘘的真实。从此,将尘烟深处抖落一地的记忆碎片,精心地捡拾起来,拼接起来,让“战国第八雄”重见天日,永远铭刻在了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历史是一面镜子。多少历代兴亡事,像一阵阵从尘烟深处传来的深沉钟声,发聋振聩,令人警醒。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我们应该而且有责任进行深入地挖掘和研究。如此,才能更好地了解过去,认识今天,探索未来……[1]
作者简介
王友明,河北临西人。中国散文家协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