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小站稻米位於天津南郊,距市中心大約30公里。據記載,為了讓南方的水稻也能在北方安家,以減少「南糧北運」對各方面所造成的負擔,1600年,明朝保定巡撫汪應蛟在小站一帶墾種水稻5000畝,這是最早的小站稻。

人類文化[1]一開始並不是具有獨特以及很明顯的飲食文化,而是在之後的社會經驗的積累以及自我的發展基礎上,而逐漸產生出來的飲食文化[2]

目錄

特產簡介

天津特產小站稻是我國著名的優質水稻之一,原產於天津南郊小站地區,始於宋遼時期,成名於清朝末年,曾作為宮庭御膳米。當年軍事重鎮「小站」位於此地,故名為小站稻。「白里透青,油光發亮、粘香適口,回味甘醇」是小站稻的特有風味。

小站位於天津南郊,距市中心大約30公里。據記載,為了讓南方的水稻也能在北方安家,以減少「南糧北運」對各方面所造成的負擔,1600年,明朝保定巡撫汪應蛟在小站一帶墾種水稻5000畝,這是最早的小站稻。清朝,天津防軍提督周盛傳引南運河水種植水稻,因灌溉用水中含有較多的淤泥和腐植質,所以小站稻米品質優良。

小站稻米產於天津津南區小站鎮,種植始於清末,曾為清皇室的貢米。

遼代碑載「幽燕之分,列郡有四,薊門為上,地方千里,藉冠百城,紅稻香耕,實魚鹽之沃壤」是天津較早的種稻文獻記載。宋遼對峙時,北宋淳化四年(993)「發諸州鎮兵一萬八千人,興堰六百里,置斗門,引淀水灌溉」「大作稻田以足食」。明末汪應蛟受命任天津海防巡撫,屯田種稻,採用的是江南圍田耕作辦法。以「求、仁、誠、足、愚、食、力、古、所、貴」10個字命名編次其圍田,人稱「十字圍」。圍田種稻之法對天津其後種稻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天津東南的小站東臨渤海,位於大沽海防與天津城廂中間,原為退海之地,是明代鹽場轄的草盪。清同治九年(1870年)天津教案爆發後,直隸總督李鴻章調手下周盛傳部「盛字軍」屯防於直隸青縣的馬廠練兵,同時負責修建新城炮台。盛字軍在馬廠至新城(今屬塘沽)間修築一條馬新大道,沿途分驛站,每40里設一大站,每10里設一小站,共設大站4所,小站11所。光緒元年(1875),盛字軍由馬廠移屯澇水套,這裡是大沽以西的第五個驛站,軍士習慣稱「小站」。

馬廠減河兩岸小站稻作區使用南運河水與海河水灌溉水田。漳河流經黃土高原,帶大量泥沙匯入南運河。據有關部門測定,每噸黃土含氮0.8~1.5公斤,磷1.5公斤,鉀20公斤,大量沉積的有機肥料,注入了小站的土地,以甜刷咸,化鹼成腴,構成了獨特的優質稻生長條件。至1948年津南解放前,小站稻一直是靠限制馬廠減河上游用水,才保證了收穫的。

小站稻作為一種雜交稻,優質基因來源廣泛。北宋時曾以江淮粳稻為母本,津南地區種植較多的屬紅蓮稻。曾以朝鮮、日本的稻種為籽種,引入中生銀坊主(簡稱銀坊)、愛國(又名金鋼稻)等品種。當地農民用「一穗傳」法從水源系統中選育出水源300粒品種。小站稻被人讚譽「銀坊香稻傳千里,水源三百是珠璣」。小站地區水稻種植形式多樣,有春稻(禾直秧)和晚稻(麥茬秧)之分,春稻品質較優,晚稻前茬種麥子一年兩熟產量高。

小站稻品質優良,產量也高。米粒橢圓微長淡綠、顆粒均勻、如冰似玉、晶瑩甜糯、清香爽口、軟而不糊、冷後不硬、營養豐富。「小站稻」曾是我國當時唯一以生產區域命名的水稻,又是全國第一個糧食作物地域性證明商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