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獨蒜
小獨蒜(xiè bái),拉丁文名Allium macrostemon Bunge.屬百合科、蔥屬植物。[1]
鱗莖近球狀,鱗莖外皮帶黑色,紙質或膜質,不破裂,但在標本上多因脫落而僅存白色的內皮。
葉3-5枚,半圓柱狀,或因背部縱棱發達而為三棱狀半圓柱形,中空,上面具溝槽,
子房近球狀,腹縫線基部具有簾的凹陷蜜穴;花柱伸出花被外。花果期5-7月。
除新疆、青海外,全國各省區均產。生於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坡、丘陵、山谷或草地上,
極少數地區(雲南和西藏)在海拔3000米的山坡上也有。
蘇聯、朝鮮和日本也有分布。鱗莖作藥用,也可作蔬菜食用,在少數地區已有栽培。
別稱:密花小根蒜,團蔥,野薤、野蔥、薤白頭、野白頭,野薤、野蔥、薤白頭、野白頭、薤根、藠頭、大頭菜子、野蒜、小獨蒜、小蒜、宅蒜、藠子, 小根蒜、山蒜、苦蒜、小麼蒜、小根菜、大腦瓜兒、野蒜、野蔥、野蕌。
形態特徵
鱗莖近球狀,粗0.7-1.5 (-2) 厘米,基部常具小鱗莖(因其易脫落故在標本上不常見);
鱗莖外皮帶黑色,紙質或膜質,不破裂,但在標本上多因脫落而僅存白色的內皮。
葉3-5枚,半圓柱狀,或因背部縱棱發達而為三棱狀半圓柱形,中空,上面具溝槽,比花葶短。
主要價值
鱗莖作藥用,也可作蔬菜食用,在少數地區已有栽培。
【性味】辛、苦,溫。歸心、肺、胃、大腸經。
【歸經】歸肺、胃、大腸經。
【功效】通陽散結,行氣導滯。用於胸痹心痛,脘腹痞滿脹痛,瀉痢後重。 (薤白的功效與作用)
【用法用量】5~10g。
【儲藏】置乾燥處,防蛀。
【摘錄出處】《中國藥典》
目錄
參考來源
- ↑ 薤白,薤白的功效與作用,醫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