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熱昏
小熱昏,曾名「小鑼書」,是一種流行於江浙、上海等地的說唱藝術,始創者為清末民初的杭州藝人杜寶林。小熱昏以小鑼、三巧板伴奏,主題為譏諷時事。由於說唱者兼賣梨膏糖,因而又俗稱「賣梨膏糖」。其名稱來源自清末蘇州梨膏糖叫賣者趙阿福,因其說唱內容多針砭時弊,為免麻煩,趙阿福戲稱自己「熱昏」了,意思是頭熱發昏滿口胡言,不必當真,遂沿用至今。
小熱昏是上海獨角戲的起源之一。2006年,杭州小熱昏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
目錄
基本簡介
小熱昏原為一種以唱新聞、宣傳商品廣告的說唱,很多藝人自己熬製梨膏糖,用這種說唱形式來推銷。後來清末民初,杜寶林等民間藝人據其唱調採用隱晦曲折的手法,以「說朝報」的形式,說唱時事新聞和笑話故事,內容多諷喻當時社會黑暗現象,為避免遭迫害和麻煩,取藝名為「小熱昏」。後即以「小熱昏」為曲種名,盛行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
表演樣式
小熱昏,多在露天演唱,形式簡單,一副三角架,一張長凳,代表舞台,一人或二人一搭一擋說唱,以小鑼或三巧板伴奏。一般先敲小鑼,招徠觀眾,接着講笑話,說新聞,最後唱長篇。需要說明的是,狹義的「小熱昏」專指其創始人杜寶林(見右圖),上海滑稽的代表作《七十二家房客》中賣梨膏糖的藝人「杜福林」一角即以其為原型。
名稱由來
「小熱昏」是植根於民間,用方言演唱的一種街頭說唱藝術,始於清末民初,上世紀二十年代傳入平湖。 「熱昏」是吳方言中的一個普通詞彙,《中國戲曲曲藝詞曲》中謂:「熱昏」本義是貶義詞,但有時也把故作胡言亂語的笑談和匪夷所思的笑話稱作熱昏,不是貶義。由於「小熱昏」的演唱內容大多取材於社會新聞,最了解勞苦大眾的疾苦,藝人要為百姓代言,以泄露胸中之悶,以諷刺的手法揭露社會局的陰暗面,所以深受大眾喜歡。 但為了避免被當時的反動當局所迫害,把這一說唱內容和形式化成「賈雨村言」,「滿嘴荒唐話」的說唱藝術,稱為「小熱昏」意思是一個人因發高燒熱昏了頭而胡言亂語。
據傳,最初表演「小熱昏」的是文明戲演員徐卓呆,蘇州人,曾演丑角,中年後,自命其為「熱昏」,後有杭州賣梨膏糖的街頭藝人杜寶林以「小」字取藝名為「小熱昏」[2]。
視頻
小熱昏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小熱昏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
- ↑ 上海小熱昏 ,在線查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