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小葉黃楊

中文名稱:小葉黃楊

科:黃楊科

屬:黃楊屬

種:黃楊

小葉黃楊(學名:Buxus sinica (Rehd. et Wils.) Cheng subsp. sinica var. parvifolia M. Cheng)是黃楊科,黃楊屬灌木,生長低矮,枝條密集,枝圓柱形,小枝四棱形,葉薄革質,闊橢圓形或闊卵形,葉片無光或光亮,側脈明顯凸出;頭狀花序,腋生,密集,花序被毛,苞片闊卵形.雄花無花梗,外萼片卵狀橢圓形,內萼片近圓形,無毛,雌花子房較花柱稍長,無毛,蒴果近球形,無毛。3月開會花,5-6月結果。

分布於中國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廣東、廣西等省區;生溪邊岩上或灌叢中,海拔600-2000米。

該種萌芽力強,耐修剪,可作綠籬或在花壇邊緣栽植,也可孤植點綴於假山和草坪之間。

目錄

信息

拉丁學名:Buxus sinica (Rehd. et Wils.) Cheng subsp. sinica var. parvifolia M. Cheng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無患子目

亞目:黃楊亞目

分布區域:中國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廣東、廣西

形態

​灌木,生長低矮枝條密集,節間通常長3-6毫米,枝圓柱形,有縱棱,灰白色;小枝四棱形,全面被短柔毛或外方相對兩側面無毛。

葉薄革質,闊橢圓形或闊卵形,長7-10毫米,寬5-7毫米,葉面無光或光亮,側脈明顯凸出;葉柄長1-2毫米,上面被毛。

花序腋生,頭狀花密集,花序軸長3-4毫米,被毛,苞片闊卵形.長2-2.5毫米,背部多少有毛;雄花:約10朵,無花梗,外萼片卵狀橢圓形,內萼片近圓形,長2.5-3毫米,無毛,雄蕊連花葯長4毫米,不育雌蕊有棒狀柄,末端膨大,高2毫米左右(高度約為萼片長度的2/3或和萼片幾等長);雌花:萼片長3毫米,子房較花柱稍長,無毛,花柱粗扁,柱頭倒心形,下延達花柱中部。

蒴果近球形,蒴果長6-7毫米,無毛。花期3月,果期5-6月。

近種區別

四川城口後坪、冉家坪海拔2300米的物種的葉和小葉黃楊相同,但小枝被毛較密,節間長0.8-2厘米,果亦被輕微短柔毛。應否視為另一變種,1980年中國植物志編委們指出再研究。

生長環境

生於岩上,海拔1000米。性喜溫暖半陰濕潤氣候,耐旱、耐寒、耐修剪,屬淺根性樹種,生長慢,壽命長。

分布地域

分布於中國安徽(黃山)、浙江(龍塘山)、江西(廬山)、湖北(神農架及興山)。

繁殖方法

扦插時間:於4月中旬和6月下旬隨剪條隨扦插。

扦插方法:扦插深度為3-4厘米,扦插密度為278株/平方米。插前罐足底水,插後澆封閉水.然後在畦面上做成拱棚.用塑料薄膜覆蓋,每隔7天澆1次透水,溫度保持在20-30℃,溫度過高要用草簾遮蔭,相對濕度保持在75%-85%。

價值

園林

小葉黃楊枝葉茂密,葉光亮、常青,是常用的觀葉樹種,其不僅是常綠樹種,而且抗污染。能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對大氣有淨化作用,特別適合車輛流量較高的公路旁栽植綠化,綠綠蔥蔥,煞是好看。青海在室內盆栽,需要時放置在大會主席台兩側,增加綠色氣氛。

小葉黃楊因葉片小、枝密、色澤鮮綠,耐寒,耐鹽鹼、抗病蟲害等許多特性,多年來為華北城市綠化、綠籬設置等的主要灌木品種。

藥用

民間用來治療心血管病、瘧疾、梅毒、風濕、皮炎和狂犬病等,用該藥的浸泡液坐盆治療梅毒早期、陰道消炎及收縮陰道獲得較好的療效。生物鹼成分進行研究,發現其對心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有較好的作用。另有研究表明該藥治療皮膚病如結節性紅斑、銀屑病、蕁麻疹,還可治療糖尿病足合併感染。[1]

參考資料

  1. 小葉黃楊圖片,黔龍網,2017-11-7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