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馬幹部落
射馬幹部落(卑南語:Kasabakan)位於臺灣臺東縣臺東市,為原住民卑南族的傳統八大社部落之一,行政區劃分上屬於臺東市建和里,因此又稱為建和社區。卑南族歷史傳說中,祖先最早從太平洋登陸臺灣,在今日射馬干部落一處稱為「Lerpuwa'an」的地方種植一叢竹林,也是臺灣最大的杭菊產地。
目錄
歷史
射馬干部落根據當地的口述歷史記載,早期與較南邊的卡大地布部落社為姊弟部落,射馬干社的創社人杜姑(卑南語:Tuku)為卡大地布社創社祖西哈西浩(卑南語:Sihasihau)的姊姊,後來姊弟失和,杜姑乃率部屬移居今太麻里一帶,並招贅從屏東排灣族巴達茵部落(排灣語:Padain)來的青年馬拉斯(malas)。其後代遷移到知本溪上游深山定居,直到第十六子孫因卡大地布社祖先的勸誘下,而遷到屯落與卡大地布社居住在一起,在卡大地布社下方「Sava-savak」建立聚落,該地是一座山谷,故射馬干社稱為「Kasavakan」 。
荷西時期
臺灣荷西時期1630年,荷蘭人入侵臺灣東部地區後,射馬干社的族人從知本溪將部落根據地遷到現今建和社區所在地上方,一處稱為「kalkalan」的池塘旁定居,然而定居下來的射馬干社族人卻時常發生械鬥衝突,部落頭目「Ajawan 」認為是該地區的居住品質不佳導致族人容易發生衝突。因此再度進行遷址,來到今日建和社區旁的稱為建東的地方定居。
清領時期
臺灣清領時期後,「Kasavakan」被清廷文獻翻譯為「射馬干」。1724年,臺灣總兵林亮派遺吳崑與卑南覓官員來後山訪查各原住民部落,並曾來到射馬干社進行政令宣達。光緒年間漢人洪狗昌兄妹一家來到後山便進入射馬干社居住,其中洪家大哥,洪科盤就曾擔任過清領時期卡大地布社與射馬干社兩社的通事。
洪狗昌定居下後,與當地卑南族人結婚,並引進農耕技術教育卑南族人耕作與施肥的技巧,後續偕同族人興建射馬干圳,成為該地區水稻種植的初始。水稻田開始墾殖後,漢人逐日益增加,因此射馬干社族人會先把土地借給漢人進行耕作,過幾年後再無條件還給部落族人。
日治時期
臺灣日治時期,得力於射馬干社較早與漢人接觸,因此當時有5、6戶的漢人定居在部落中。1914年射馬幹部落爆發水災導致部落受創嚴重,因此射馬干社第三度遷址,來到今日建和社區更後方的山坡地帶,另一少部分的族人則是搬到了今日稱為建豐的地方定居。1929年日本人為方便管理南迴沿線的原住民部落,以防止發生動亂,加上管理山坡下的水稻田,因此分別將建豐與建和山區的射馬干社族人統一集中到舊稱新社(卑南語:Tsibul)的建和社區,並且禁止漢人隨意出入部落,使得漢人僅能居住在建東、建豐等部落外圍的地區。
戰後至今
臺灣戰後射馬幹部落重新劃定為普通行政區,並被改名為建和。漢人得以自由進出後,部落裡開始重新有漢人移居於此,併大多聚集在部落北方的敬山宮周圍。1961年以後,中華民國國軍退役官兵在政府安排下,來到利嘉溪右岸溪畔地進行屯墾,逐擴大射馬干部落與漢人之間的交流。 1993年,建和社區成為臺東縣第一座榮獲全國十大環保社區的村落,1998年後,獲得行政院文建會「振興地方傳統產業計畫」的補助新臺幣300萬元來設立「建和木雕藝術村」發展建和社區文化特色。
部落概況
射馬干部落今日所在的建和社區,最初為日治時期日本人所規劃的新社,因此今日建和社區內道路與土地配置為整齊的棋盤式,每一戶的建築面積都相同。射馬干部落的人口聚集上,共分成了建和社區、建東及上建和三個區域,總人口至2018年2月止為1,606人。部落居民大多以農牧業為主要產業型態。
社區簡述
Kasavakan(建和)部落,是卑南族八社十部落其中之一,原名為射馬幹部落,部落以漂流木木雕村為名,部落內每條街道的十字路口、轉角、每戶住家牆壁皆有板雕及木雕展示。讓部落擁有顯著的原民風格,促使部落逐漸以「木雕村」形象打響名號,獨一無二的社區藝文展示空間。尤其頭目哈古(漢名為陳文生)的木雕作品更打進了國際,為部落的名聲更添佳話。
在Kasavakan部落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鞦韆,在每年12月底跨元旦時,部落的男子們會搭建鞦韆,鞦韆的高度至少有三層樓以上,也是部落極具傳統工藝的一項技術,在頭目的祈福下,讓坐乘鞦韆的族人,在未來的一年可以平安順利。[1][2]
參考文獻
- ↑ 建和社區(射馬幹部落),台東觀光旅遊網,
- ↑ 社區簡述,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