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家 (越剧)

圖片來自豆瓣同城

越剧剧目,新编现代越剧《家》乃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作品没有走从现成的电影或舞台作品移植的捷径,而是从越剧本体和戏曲要求出发,尽量减少头绪,精简出场人物,简化已为人们广为熟知的一些故事情节,把主要笔墨放在人物的心理揭示上。力求通过觉新与梅、与瑞珏,觉慧与鸣凤这两组爱情悲剧的命运对比和不同人生走向,来反映“五四”时代的民主激流——知识青年的艰难觉醒,来揭露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恶和封建家族衰败的必然趋势。[1]

目录

故事简介

  • 上海越剧院为庆贺我国当代文学巨匠巴金百年诞辰而精心策划、制作的一部成功剧目。
  • 该剧2003年12月在上海国际艺术节上首演,次年参加第七届中国艺术节。
  • 故事是20世纪30年代初,高府长孙觉新与姨表妹梅从小青梅竹马,长成后又情投意合,但高老太爷却另为觉新聘定李瑞珏为妻,虽然觉新三弟觉慧鼓励他反抗封建婚姻,但生性懦弱的觉新却逆来顺受,被迫与瑞珏成婚。次年,由于战乱,梅逃难来到高府,两人重逢于梅林,当梅看到觉新已经有了体贴善良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时,便毅然离开了高府,不久病死。
  • 觉慧爱上了聪明的丫头鸣凤,高老太爷竟然把鸣凤作为礼物送给年过花甲的冯乐山,鸣凤不甘心命运的摆布,愤然投湖自尽。二弟觉民爱上姑表妹琴,高老太爷又逼他另行婚配,觉慧激励觉民抗婚离家。高老太爷寿诞之日,读到觉民留下的抗婚信,接着又发现他的两个儿子——克安、克定在外面花天酒地,胡作非为,法院又送来了拘押克定的传票,深感脚底下这个“家”的根基在崩塌,当场昏死过去。
  • 高老太爷死后,侍妾陈姨太借“血光之灾”,逼即将临产的瑞珏搬至乡下分娩,终使瑞珏因产后感染,含恨而死。这对刚获悉梅死的觉新更是一个晴天霹雳。经历了人生坎坷,觉新渐渐意识到只有反抗才有出路。
  • 最后,他终于支持叛逆的觉慧去寻找光明,离开了这个罪恶的家。

演出历史

  • 先后有1941年王杏花的演出版本,1953年新新越剧团的演出版本,1979年周水荷朱铿编剧,上海越剧院演出的版本,以及2003年吴兆芬编剧,杨小青导演,上海越剧院演出的版本。
  • 1979年上海越剧院首演于虹口区第一工人俱乐部朱铿导演,马良忠编曲,杨楚之周剑青舞美设计,张娟娟服装设计,孙志贤造型设计,明道宣灯光设计,艺术顾问洪谟
  • 沈嘉麟饰觉新,张月芳饰瑞珏,李璐饰梅,袁东饰高老太爷,陈文治饰觉慧,张菊华饰鸣凤。
  • 这个戏在改编演出过程中,得到原作者巴金的同意并多次亲自作了指导。
  • 该剧演出发挥了越剧长于抒情的特点,并对男女合演的对唱及现代剧的表演、音乐、布景、服装诸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
  • 王杏花于1941年、高剑琳为首的新新越剧团于1953年均曾演过此剧。  
  • 越剧《家》由上海越剧院一团(男女合演团)演出。著名尹(桂芳)派小生赵志刚(饰演觉新)与王(文娟)派传人单仰萍(饰演梅芬)、吕(瑞英)派传人孙智君(饰演瑞珏)、陆(锦花)派传人许杰(饰演觉慧)、剧院新秀陈湜(饰鸣凤)等优秀演员成功塑造了个性化的角色,从内心深处揭示人物性格、情感与思想,从而形成激烈的戏剧冲突与心灵对碰,使观众受到强烈震撼。
  • 导演杨小青注重发挥越剧写意抒情的特色,强化了男女合演的特点,展现了流派唱腔的魅力,凸现了越剧诗化的美感,在梅林、荷塘、喜堂等精心营造的唯美艺术氛围中,缠绵悱恻的唱腔给观众以酣畅淋漓的听觉享受。
  • 没有明确的幕序场次,没有华丽的舞台布景,没有花哨的歌舞陪衬,导演杨小青充分运用了戏曲表演上虚拟写意的手法,在演员的形体表现上下功夫,营造了一个空灵幻妙的空间。
  • 舞台除了梅林和屋内为实景,其余大多无实物,隐约的屋檐,平坦的转台使时空转换自由广阔,表演空间收放自如。

外界评价

  • 上海艺术研究所高义龙认为:“越剧《家》体现了原著的精神,同时编剧吴兆芬又以自己的诗情、才情,使该剧具有很强的原创性。从人物的情感出发进行叙述,发挥了越剧擅长抒情的本体特色。”该剧唱词优美,富有诗化意蕴和青春气息,使越剧《家》不但受到许多越剧老观众的追捧,还吸引了众多此前接触越剧甚少的青年观众。
  • 音乐戏曲音乐家孙松林教授说,越剧《家》充分发挥了戏曲音乐的抒情性,每个人物的唱腔都是从内心表现了人物的情感。
  • 京城专家们尤其高度评价了戏中觉新的扮演者赵志刚的表演。认为他能“用心来演唱”,不可多得。
  • 赵志刚作为男女合演越剧的第三代领军人物,显示了在表演和唱腔上的成熟和突破。他在戏里唱出了许多新腔。在唱法方面,他的发声很具有嗓音优势,表演也很打动人。他在戏的最后,以一大段余味深长的唱腔收尾,显示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力。
  • 著名戏剧评论家刘厚生说,巴老的名著《家》不容易改编,觉新这个人物不容易演,越剧《家》都成功地做到了,在越剧的诗情画意中准确阐释了巴金的原著。
  • 编导、演员、音乐、舞美珠联璧合,互相衬托,彰显了现代越剧的艺术魅力。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季国平认为,越剧《家》紧紧抓住了原著的内核,舞美、唱腔、音乐、表演协调统一,是一台不可多得的好戏。

获奖情况

參考文獻

  1. ,豆瓣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