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宜昌橙

来自 植物智 的图片

中文名:宜昌橙

学 名:Citrus ichangensis Swingle

别 称:野柑子、酸柑子(湖南)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芸香目

科:芸香科

亚 科:柑橘亚科

属:柑橘属

亚 属:翼橙亚属b

种:宜昌橙

命名者及年代:Swingle,1913

宜昌橙(yí chāng chéng),学名:Citrus ichangensis Swingle,别名 Citrus cavaleriei H. Lév. ex Cavalier,俗名:酸柑子、野柑子、阿蕾、红河橙,异名:Citrus hongheensis Citrus ichangensis Citrus macrosperma Citrus × aurantium subsp. ichangensis ,是芸香科柑橘属小乔木或灌木,高可达4米。枝干多劲直锐刺,叶片卵状披针形,大小差异很大,顶部渐狭尖,翼叶比叶身略短小至稍较长。花通常单生于叶腋;花蕾阔椭圆形;萼浅裂;花瓣淡紫红色或白色,花丝合生成多束,偶有个别离生;花柱比花瓣短,早落,柱头约与子房等宽。果扁圆形、圆球形或梨形,淡黄色,粗糙,油胞大,明显凸起,果肉淡黄白色,甚酸,兼有苦及麻舌味;种子近圆形而稍长,一面浑圆,种皮乳黄白色,合点大,深茶褐色,子叶乳白色,5-6月开花,10-11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陕西甘肃二省南部、湖北西部、湖南西部及西北部、广西北部、贵州四川云南。自然分布的最高限约2500米山地。也有栽培的。生于在高山陡崖、岩石旁、山脊或沿河谷坡地。 宜昌橙苗药:有消炎止痛,防腐生肌,伤口溃烂,湿疹,疮疖,肿痛。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1]

目录

宜昌橙形态特征

宜昌橙(3张) 小乔木或灌木,高2-4米。枝干多劲直锐刺,刺长1-2.5厘米,花枝上的刺通常退化。叶身卵状披针形,大小差异很大,大的长达8厘米,宽4.5厘米,小的长2-4厘米,宽0.7-1.5厘米,顶部渐狭尖,全缘或叶缘有甚细小的钝裂齿;翼叶比叶身略短小至稍较长。

花通常单生于叶腋;花蕾阔椭圆形;萼5浅裂;花瓣淡紫红色或白色,小花的花瓣长1-1.2厘米,宽0.5厘米,大花的长1.5-1.8厘米,宽约6-8毫米;雄蕊20-30枚,花丝合生成多束,偶有个别离生;花柱比花瓣短,早落,柱头约与子房等宽。果扁圆形、圆球形或梨形,顶部短乳头状突起或圆浑,通常纵径3-5厘米,横径4-6厘米,梨形的纵径9-10厘米,横径7-8厘米,淡黄色,粗糙,油胞大,明显凸起,果皮厚3-6毫米或较薄或更厚,果心实,瓢囊7-10瓣,果肉淡黄白色,甚酸,兼有苦及麻舌味;种子30粒以上,近圆形而稍长,或不规则的四面体,2或3面近于平坦,一面浑圆,长、宽均达15毫米,厚约12毫米,种皮乳黄白色,合点大,几占种皮面积的一半,深茶褐色,子叶乳白色,单或多胚。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宜昌橙 分布于贵州中部以北各江河沿岸的该种,其叶片最短小,花也小;分布于广西北部的,其叶片最大,连翼叶长10-15厘米,果也大,径约6厘米,其幼果的形状与幼嫩的黎檬或香橼相似,阔椭圆形,两端略狭尖,果皮甚平滑;分布于云南西部漾濞、保山一带的,其翼叶部分通常比叶身略长且宽,叶片质地较薄,叶缘有较明显的细裂齿,果皮也很薄。

宜昌橙的叶偶尔也有单叶的,也还有二重单身复叶的,即叶身或翼叶又再分二节,中国植物志编委观察到用宜昌橙种子播种后生出的幼苗,至少在最初长出的第3到第7片叶子全都是单叶,到第4片或第8片以后长出的叶子才是单身复叶。此外,尚有个别叶片,它的一边叶缘明显地分裂至中脉,而另一边的叶缘则不分裂,即全缘。从宜昌橙各器官形态的多样性及其变异幅度,即叶、花、果的形状及其大小,花的颜色,单胚及单多胚混合型等特征。

宜昌橙主要分类

宜昌橙 宜昌橙的自然分布区较广,适应性较强,故有不同的类型,野外和栽培观察,该种至少有紫花型和白花型两类。

白花型的花瓣白色,但在近花萼的部分为淡紫红色,先开花后抽梢,翼叶小,其种子属于多单胚混合型。 紫花型的花瓣为鲜明的淡紫红色,较宽阔,开花时抽梢,翼叶比叶身长。果近于扁圆形的其果萼肥大增厚;果梨型的其果萼通常平贴,也有增厚隆起的,其叶身和冀叶均甚大。这些类型的果通常经冬不落,所以在同一树上有不同龄的果同时存在,俗称之为公孙橘。

宜昌橙生长环境

宜昌橙很耐寒,于摄氏零下11.5度仍能正常生长而不受冻害。耐土壤瘦瘠,耐荫,抗病力强。 宜昌橙

宜昌橙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陕西、甘肃二省南部、湖北西部、湖南西部及西北部、广西北部、贵州、四川、云南。

宜昌橙主要价值

宜昌橙是嫁接柑橘属植物的优良砧木之一。接甜橙、本地早、柠檬等有使植株矮化作用。 宜昌橙

宜昌橙保护级别

保护级别:该种列入中国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Ⅱ级。 保护措施: 中国宜昌夷陵区洞湾野生宜昌橙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于2010年4月经农业部(农计函〔2010〕58号)批准立项实施,是中国第一个获批的国家级野生宜昌橙原生境保护区项目。项目总投资1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90万元,地方配套10万元。保护点位于夷陵区乐天溪镇莲沱村四组洞湾区域,2011年12月开工建设,2012年6月竣工完成。保护点总面积33.3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6.7公顷,缓冲保护区26.6公顷。在保护点建设了核心区及缓冲区围墙、围栏等保护设施1377米,树立了1座大型标志牌和12块警示牌,从而达到阻止人畜进入,保护点内小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的目的;同时建设了看护房与工作间180米,配套了电脑、打印机、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GPS导航仪、气象观测箱等仪器设备11台套,为开展科研观测提供了硬件条件。 划定野生宜昌橙保护区控制范围。为落实野生宜昌橙保护点用地,夷陵区政府(夷政办发〔2010〕104号)划定乐天溪镇莲沱村四组为保护区,有效期50年。控制范围以天柱山洞湾沟槽峡谷为主轴,以野生宜昌橙群落中心点为标准点,往西北方向延伸300米,往东南方向延伸820米,沿沟槽峡谷向两边各延伸150米。对已划为核心区(6.7公顷)和缓冲区(26.6公顷)的土地进行统一规划,核心区内禁止任何生产活动,缓冲区内可因地制宜地种植不威胁野生植物生存的作物或开展无污染源的生产活动。 建立野生宜昌橙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圃。在看护房旁边建立占地200米的野生宜昌橙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圃,移植培育宜昌橙幼株7株,以观测记载宜昌橙的植物学性状特性。根据野外考察和观测,宜昌橙为灌木状小乔木,生长在海拔500-1300米的森林密闭、日照较短的深山峡谷间。每年4月上旬发芽,5月中旬盛花,10月中下旬落果。树高2-3米,枝干多生劲直锐刺,花枝上的刺通常退化。叶身卵状披针形,顶部渐狭尖,翼叶比叶身略短小至稍较长。花通常单生于叶腋,花蕾阔椭圆形,花瓣淡紫红色或白色,雄蕊20-30枚,花丝合生呈多束,花柱比花瓣短,早落,柱头约与子房等宽。果扁圆形、圆球形或梨形,顶部短乳头状突起,通常纵径3-5厘米,横径4-6厘米,果黄色,粗糙,油胞凸起,皮厚2-4毫米,囊瓣9-10瓣,砂囊不发达。种子大,每果实30-40粒,表面光滑。 加强保护点日常管理与宣传培训。为建立健全保护点长效管理机制,夷陵区农业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局与乐天溪镇人民政府、莲沱村村委会共同出台了《洞湾野生宜昌橙原生境保护点管护巡查制度》,成立了由区农业执法管理人员、镇农技服务中心技术人员、村委会干部和当地农民组成的管护巡查专班,并对成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其保护技术水平和能力。加强保护点日常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关于野生植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打击盗采乱挖野生植物资源的违法行为,确保宜昌橙野生资源不受破坏。同时,在保护点周边群众中宣传野生宜昌橙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法律法规。 它与分布于湖北西部及四川东部一带的较典型的宜昌橙有些差别,从地理分布看来,它与川东、鄂西、湘西、黔、桂北这一分布区之间有间断。

参考来源

  1. 宜昌橙,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