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山县
宜山县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地区(现河池市)辖县,现为宜州区,广西北部重要粮、蔗产地和工业县。位于龙江下游。面积3869平方公里,人口56.8万。县府驻庆远镇。
宜山为古百粤之地。唐设龙水县,宋改宜州,后称宜山。明清称柳州庆远府。1913年曾属广西柳江道,后改为宜山县,1993年9月9日正式撤县建市,县境为低山丘陵,喀斯特地貌发育。龙江横贯县境中部,水力资源丰富,建有拉浪、洛东水电站,均已并入广西电网。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建和扩建的工业有采煤、采锰、炼铝、机器制造、化肥、纺织等。农产品有稻、玉米、花生和甘蔗、烟草等。黔桂铁路、黔桂公路横贯县境,上可达贵阳、下可达柳州。宜山是北宋诗人黄庭坚贬谪处。50年代初原宜山县卫校有黄山谷衣冠墓。县城龙江北岸白龙洞,有石达开与太平军将领题名及唱和诗篇的摩崖石刻。城南有南山寺及水角凉亭等名胜。[1]
目录
简介
秦时(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属桂林郡地。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定周县。 三国时期,属吴国,置定周县,后改龙刚县,但何时改置无从考。 西晋,置龙刚县,隶属桂林郡。东晋,沿置龙刚县。 唐朝贞观四年(630年)置龙水县,先后属粤州、龙水郡、宜州,为州治。天宝年间(742-753年)在今市境内及毗邻地区先后设置羁縻温泉州(下辖2县)、羁縻蕃州(下辖3县)、羁縻述昆州(下辖5县)、羁縻琳州(下辖4县)。光华三年(900年)析县地置崖山、东玺2县。 五代十国,龙水县初属楚,后属南汉,隶属宜州,为州治。 宋朝初沿唐置龙水县,淳化五年(994年)以柳州洛曹县来隶龙水县。宣和元年(1119年),龙水县更名为宜山县,先后隶宜州、庆远府,为州治、府治,并为庆远军节度使驻地。 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宜山县为庆远军民安抚司,为司治。至元十六年(1279年)属庆远路总管府,为府治。大德元年(1297年),属庆远南丹溪峒等处军民安抚司,为司治。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宜山县属庆远府,为府治。次年属庆远府南丹溪峒等处军民安抚司,为司治。再年属庆远,为府治。洪武至永乐年间(1368-1424年)先后设置大曹、怀远、德胜、东江4巡检司及龙门土舍。弘治五年(1492年)析宜山县地置永定长官司、永顺长官司及永顺副长官司。 清朝宜山县属庆远府,为府治。康熙五年(1666年)废大曹、怀远、东江3巡检司。雍正七年(1729年)析忻城土县功德、窖灰2里、永定土司清潭、南乡2里置理苗分县。同年将龙门土舍改置龙门巡检司(光绪三十一年即公元1905年废置)。道光五年(1825年)废永定副长官司,光绪三十年(1904年)废德胜巡检司,宣统二年(1910年)废永定长官司、永顺长官司。 民国元年(1912年)废宜山县,置庆远府,直属广西省府。民国二年废庆远府,改置宜山县,属柳江道。 民国十五年,废柳江道,宜山县直属广西省府。民国十九年,广西划为12个民团区,宜山县属宜山民团区。 民国二十一年,广西12个民团区合并为6个民团区,宜山县属柳州民团区。 民国二十三年3月,广西8个民团区改为8个行政监督区,宜山县属柳州监督区,为行政监督区署所在地。 民国二十五年11月,广西增设玉林、庆远两个行政监督区,宜山县属庆远区,为区署所在地。 民国二十九年3月,广西各行政监督区改为行政督察区,宜山属第七区,为行政督察区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所在地。 民国三十一年4月,广西行政督察区第四、第七两区合并为第二区,宜山县属第二区(即柳州区)。 民国三十六年,广西再次划分为12个专区,宜山县属第十专区,为专区所在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49年12月27日成立宜山县人民政府,县属庆远区,为庆远区公署所在地。1950年2月,庆远专员公署更名为宜山专员公署,县属宜山专区,为专区所在地。1958年7月19日,宜山专区并入柳州专区。1965年7月,成立河池专区,宜山属河池专区。1971年广西各专区更名为地区,宜山县属河池地区。
1910年,忻城土县归入宜山县,划为宜山县第十一区和第十三区。
1928年,忻城改土县复称忻城属柳江区。
忻城县划归宜山专区(政务院1951年1月25日批准)
1950年县治所由庆远镇迁怀远镇
1950年,庆远专区更名为宜山专区。庆远镇为专区治所。
宜山县东南的袄洞、马泗2乡,上林县的蓝甲、古蓬、安浪、马蹄、思吉5乡,划归忻城县管辖。(1952年8月)
1953年,宜山县的东江、白土划归河池县,合龙乡冷水屯55户划归忻城县,界柏乡划归柳江县。
宜山县正式析出界柏乡划归柳江县管辖。
忻城县第六区太平乡的毛荣、弄石、肯朝等3乡划归宜山县管辖。(1955年6月宜山专署【民族字第21号】批准)
1955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以原都安县14个区为基础,将河池县的下坳区、宜山县的三只羊、板岭、拉仁、加贵区、忻城县的嘉仁区、马山县的龙湾区,平南县的江南、百马区,东兰县的板升区等划入,成立都安瑶族自治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93年9月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山县,设立宜州市(县级市),属河池地区,所辖各乡镇不变。
2016年12月1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县级宜州市,设立河池市宜州区;同意河池市政府驻地迁至宜州区。
行政区
2003年宜山县行政区划一览(7个镇、12乡、2个民族乡:庆远镇、三岔镇、洛西镇、怀远镇、德胜镇、石别镇、北山镇、祥贝乡、流河乡、三合乡、屏南乡、洛东乡、矮山乡、太平乡、福龙瑶族乡、北牙瑶族乡、拉利乡、同德乡、安马乡、拉浪乡、龙头乡)
100 庆远镇 辖:文昌、和平、解放、园村、江头、沙岭、龙塘、燕山、龙江、白龙10个社区。
101 三岔镇 辖:三岔社区;古卜、良因、红社、合林、羊角、福里、楞塘、庭亮8个村委会。
102 洛西镇 辖:洛西社区;福田、妙调、六寨、枫木、三柏、祥北、和平、洛富8个村委会。
103 怀远镇 辖:怀远社区;怀远、愣达、甘村、叶茂、龙村、谭村、李家寨、罗山、坪上、拉外、大任、北斗12个村委会。
104 德胜镇 辖:德胜社区;楞底、赛平、榄树、加隆、立新、磨甲、地罗、都街、上坪、新惠、干合、加保、竹仓、拉林、弄相、都围、围道、大邦18个村委会。
105 石别镇 辖:石别社区;板围、清潭、拉弄、土桥、雁山、永定、三寨、四合、屯蒙9个村委会。
106 北山镇 辖:北山社区;怀道、梅洞、双塘、波串、板敢、塘利、龙安7个村委会。
200 祥贝乡 辖:祥贝社区;古文、古龙、白伟、车头、拉托、更生、福六、中路、中朝、长洞、下洞、里洞、六代、大莫14个村委会。
201 流河乡 辖:流河社区;小龙、冬田、洛漏、马安、天桥、龙降、良村、岩田、坝头、谷洞、飞高、乍洞、拉甫13个村委会。
202 三合乡 辖:三合社区;中和、湖长、龙元、龙潭4个村委会。
203 屏南乡 辖:屏南社区;合寨、北角、果立、板纳、新兴、肯山6个村委会。
204 洛东乡 辖:洛东社区;坡榄、板乐、寻田、大曹、王格5个村委会。
205 矮山乡 辖:矮山社区;畔塘、宜畔、东屏、苏村、六坡、六桥、岭坪、洛岩、城障9个村委会。
206 太平乡 辖:太平社区;下维、三兴、思榄、山湾、围村、建安、拉并7个村委会。
207 福龙瑶族乡 辖:福龙社区;永良、波奉、古桃、弄丁、凤朝、高山、弄桑、同意、宜州、龙拱、京口、定满、龙侯、翁同14个村委会。
208 北牙瑶族乡 辖:北牙社区;桥邓、空山岩、龙头、豆竹、二坟、白龙、红山、沙浪、平里、黄龙、洞口、拿网12个村委会。
209 拉利乡 辖:保民社区;保康、保安、潘洞、保良、保卫5个村委会。
210 同德乡 辖:同德社区;板高、众联、塘上、?村、大安、北刁6个村委会。
211 安马乡 辖:安马社区;木寨、小隘、拉炭、白屯、北关、索敢、佑岸、拉稿、古直、古育、肯坝11个村委会。
212 拉浪乡 辖:拉浪社区;董里、加丰、高峰、虾洞、高寿5个村委会。
213 龙头乡 辖:龙头社区;建立、七洞、龙盘、龙田、龙德、高明、德惠7个村委会。
2005年,三合乡并入流河乡,并更名刘三姐乡;矮山乡、太平乡并入庆远镇;拉利乡并入北牙瑶族乡;拉浪乡并入龙头乡。
庆远镇辖:文昌、和平、解放、园村、江头、沙岭、龙塘、燕山、龙江、白龙、矮山、太平12个社区;山湾、思榄、围村、三兴、下维、畔塘、城障、洛岩、岭坪、苏村、六坡、宜畔、东屏、叶茂、龙村、马安村16个村委会。
怀远镇辖:怀远社区;怀远、愣达、甘村、谭村、李家寨、罗山、坪上、北斗、拉外、大任村10个村委会。
德胜镇辖:德胜社区;榄树、加隆、立新、地罗、赛平、磨甲、都街、楞底、上坪、新惠、拉林、竹仓、加保、干合、都围、弄相、围道、大邦18个村委会。
洛西镇辖:洛西社区;妙调、六寨、枫木、福田、祥北、三柏、和平、洛富8个村委会。
三岔镇辖:三岔社区;楞塘、庭亮、福里、羊角、合林、红社、良因、古卜8个村委会。
石别镇辖:石别社区;板围、清潭、拉弄、土桥、四合、永定、三寨、屯蒙、雁山、拉并10个村委会。
北山镇辖:北山社区;怀道、梅洞、双塘、波串、板敢、塘利、龙安、建安8个村委会。
祥贝乡辖:祥贝社区;古龙、古文、白伟、拉托、更生、福六、六代、大莫、中路、下洞、里洞、长洞、车头、中朝14个村委会。
刘三姐乡辖:流河、三合社区;洛漏、小龙、冬田、龙降、天桥、坝头、良村、岩田、谷洞、飞高、乍洞、拉甫、中和、湖长、龙潭、龙元16个村委会。
洛东乡辖:洛东社区;大曹、寻田、王格、坡榄、板乐5个村委会。
屏南乡辖:屏南社区;肯山、板纳、新兴、果立、合寨、北角6个村委会。
同德乡辖:同德社区;众联、板高、塘上、楞村、大安、北刁、六桥7个村委会。
安马乡辖:安马社区;木寨、白屯、小隘、北关、索敢、佑岸、拉稿、古育、肯坝、拉炭、古直11个村委会。
龙头乡辖:龙头、拉浪社区;龙德、龙田、龙盘、七洞、建立、高明、德惠、高峰、高寿、加丰、董里、虾洞12个村委会。
北牙瑶族乡辖:北牙、保民社区;空山岩、桥邓、龙头、豆竹、二坟、白龙、红山、沙浪、平里、黄龙、洞口、拿网、保康、保良、保安、保卫、潘洞17个村委会。
福龙瑶族乡辖:福龙社区;同意、永良、宜州、京口、古桃、波奉、翁同、凤朝、高山、龙侯、弄丁、弄桑、龙拱、定满14个村委会。
人口民族
截止2008年底,宜山县总人口64318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分别为(单位:人): 庆远镇 146039; 三岔镇 19808; 洛西镇 30180; 怀远镇 35247; 德胜镇 46883;石别镇 34216; 北山镇 33237; 祥贝乡 20298; 刘三姐乡 39570;屏南乡 27531; 洛东乡 24746;福龙瑶族乡 37016; 北牙瑶族乡 59466;同德乡 23000; 安马乡 24852;龙头乡 41095。主要居住有壮、汉、瑶、苗、水等少数民族,其中壮族占总人口74.01%,汉族占总人口16.86%。宜山县境内,居住着壮、汉、瑶、苗、仫佬、水、毛南、黎、回、布依、满、侗、彝、京、蒙古、哈尼、白、羌、土家、畲、傣、高山、朝鲜、藏、仡佬、维吾尔、佤、东乡、锡伯、达斡尔等30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中主要有壮、瑶、苗、仫佬、毛南、黎、水等,壮族是人口最多的民族。[2]
农业状况
宜山县是广西农业大县(市),现在已被列入广西西部开发区域县(市),全市辖7镇14乡,总耕地面积69.2万亩。主要农产品是水稻、玉米、甘蔗、桑蚕、沙田柚等。
已形成粮食、蔗糖、桑蚕、水果、畜牧水产五大生产基地,并且又已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广西粮食自给工程县(市),是广西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县(市)。
全市按区域的自然条件和产业优势,划分为五个农业经济区,即东部四个乡镇以 生产优质粮为主,经济作物为辅;西部五个乡镇以经济作物、多种经营为主,林果为辅。南部七个乡镇以蔗桑为主,林果为辅;北部三个乡镇以林(竹)果、药材为主,旅游为辅;中部两个乡镇以蔬菜生产为主。
蔗糖业
宜山县是广西蔗糖生产主要基地县市之一,蔗糖生产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农民增收、经济发展、财政增长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主要栽培品种有桂糖 11号、新台糖 10号、16号。蔗区涉及17个乡镇,130个行政村,种蔗农户7万户,蔗区涉及人口35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70%。有广西博庆食品有限公司、宜山县糖业集团公司怀远糖厂两家制糖企业。
中英合资的广西博庆食品有限公司以其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管理技术,2000年3月15日该公司通过了英国劳埃德质量认证公司 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成为中国首家获得国际权威认证的制糖企业。
工商贸易
宜山县已建成各类市场 60个(包括交易点17个),市场总面积170863平方米,国有商业企业224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企业1家,全市市场年成交额4.5亿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年11.85亿元,全市商品销售总额超过9.20亿元。现全市在册企业1284户,其中法人企业127户,营业登记企业758户,注册资金共 54757万元。
经过多年的实践,工商管理制度日趋完善,形成了一整套比较系统的管理方法,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市场管理,除建立健全各类市场规范管理制度外,积极推进市场管理"l2345"工程,实行"一顶帽子"管理市场,加大对"三乱"行为的打击,实行"经济户口"管理,推行市场巡查制和开展市场专项治理活动。成立了市场监管巡查中队、"3·15"投诉举报中心、经济检查中队、各工商所还设立"3·15"投诉举报中心站和若干名巡查员,专门负责 辖区内的巡查监管工作。近年来,通过这些组织工作,有力地打击了非法与违法经营及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强化了监管,维护了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被群众誉为消费者的"保护神"。同时,全市对市场建设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加快了以国家、社会、个人三级市场体系的建设,促进了城乡商品流通的发展。并且,实行"同等化",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和公平竞争氛围。
乡镇企业
宜山县现有乡镇企业 15013家,其中集体企业 115家,私营企业265家,个体14633家,从业人数48998人。
宜山县乡镇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形成农业、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商品流通、旅游、饮食服务等七大行业共同发展的产业结构,矿冶、建材生产现成为乡镇企业的主导产业。
煤矿、锰矿采选业
有色金属冶炼业 全市有有色金属冶炼企业6家,均为产值在千万元以上的规模。广龙冶炼厂主要产品为精锑、硫化锑和铅锑合金;富达冶炼厂主要产品为粗铅;洛西焊剂厂HJ431、HJ250、HJ350焊剂材料,经国家船检局检验均达到或超过标准。
建材业 1、全市共有红砖企业48家,具有年产标准红砖40471万块的生产能力。 2、钢材生产企业1家,即福宜金属制品厂,年生产线材4000吨。
造纸企业 有以废纸为原料的造纸厂3家,具有年产1万吨各种规格色纸、包装纸、卫生纸的生产能力。
烟花炮竹企业 有烟花炮竹集体企业 3家,年生产能力在 12242箱,产值达307万元。
农副产品加工业 宜山县东方罐头食品厂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经深加工后供出口国际市场的农产品生产企业,是河池地区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有日产60吨罐头的生产线4条及配套设施,计划年产罐头 10000吨,其中以法国豆罐头、蘑菇罐头、竹笋罐头、马蹄罐头为主。
高等院校
河池学院(本科),坐落于龙江北岸。环境优雅、学习氛围浓厚。是广西目前唯一在县级市设立的本科院校。学院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为宜山、河池以及广西做出了很大贡献。
折叠编辑本段浙江大学宜山旧址 宜山县是抗战期间浙江大学西迁的重要逗留地(旧址为今宜州市文庙公园),该地办学(1938年8月至1939年底)是浙大西迁史上一个重要阶段。
从宜山县区出发,出东门,前行数百米,即到一破落的大院,门口立着一块"军事管理区"的牌子,这医院旧址就是民国时的标营。浙大西迁到宜山时,当地把标营让出来给浙大作为本部办学,其余师生在城里的文庙设立分部办学。
浙江大学本部旧址
历史回溯到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大规模军事进攻和对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肆意破坏,我国高等学校为了救亡图存,保存民族文化实力,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西迁历程。几所著名学府搬迁到四川成立了西南联大,而浙江大学在竺可桢校长的带领和沿途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筚路蓝缕、弦歌不绝,在艰难困苦中屡创教学科研的佳绩,被国际著名科学史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在高校西迁运动中堪称典范。
竺可桢校长《国立浙江大学宜山学舍记》石碑
浙大在颠沛流离之中,保持了完整的办学体系和重要办学资源,坚持开展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并在沿途服务于当地社会,传播知识、开发民智、推动西部发展。浙大的西迁,后来被彭真同志称赞为"一支文军"的长征,既是现代大学开展教育、科研、社会服务艰苦而壮丽的实践,更充分体现了我国知识分子不屈不挠、奋发图强、献身科学、服务民众的高尚品格和精神风貌,在高校西迁史中具有特殊的代表性和历史文化价值。
浙江大学西迁宜山办学一年四个月,并在此确立了"求是"校训和校歌,并一直将宜州作为浙大的"精神家园"。站在旧址,你想象不到这里曾经有数百名万里长征的浙大师生在此晨操、诵读、思索、研究;这里曾安卧着浙大的校舍、操场,有书声琅琅,有大师智慧的脚步;它也曾惊诧愤怒,当118枚日军飞机的炸弹炸毁了简陋的校舍、珍贵的教学实验仪器,还有走过千山万水的浙大惟一的那架钢琴!
1939年2月5日,18架敌机轰炸宜山,投弹118枚,浙大标营十数间房舍被毁,一百多学生的衣物用品遭劫。此间环境并不安定,兼之许多师生因水土不服而患痢疾和疟疾,竺可桢校长考滤另寻合适地点,准备必要时再次迁校。6月,决定迁往贵州。1940年春,浙大师生全部迁往贵州遵义和湄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