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完顏霆(?-1223年),本姓李氏,原名李霆,後賜姓完顏,中都寶坻(今天津市寶坻區)人。

  • 金朝末年,他招集離散鄉民,組建民軍,保一方平安。歷任寶坻縣縣丞、義軍都統,代理寶坻縣縣令、都提控、遙授同知通州軍州事,同知清州防禦事,通州刺史、河北東路行軍提控,大名路行軍提控,率軍收復河北三縣。後任濱州、棣州行軍都提控,同知益都府事,加宣差都提控,棣州防禦使,並賜姓完顏氏,率軍轉屯海州(今江蘇省連雲港市海州區),代理單州經略司事,充宣差總領都提控。擊敗了活動於山東地區的紅襖軍,代理海州經略副使。此後兩次挫敗宋 軍對海州的進攻,升任安化軍節度使,仍代理海州經略副使,駐守海州。
  • 興定四年(1220年),完顏霆改任集慶軍節度使,兼同知歸德府事。興定五年(1221年),完顏霆改任定國軍節度使,兼同知京兆府事。
  • 元光元年(1222年)十月,命完顏霆以本官出任安撫使,管護遷居到南山的百姓。
  • 元光二年(1223年),完顏霆去世。

目錄

基本信息

姓名    完顏霆  
原名    李霆     
民族    漢族      
官職    定國軍節度使、同知京兆府事  
出生地   中都寶坻(今天津市寶坻區)
出生時間  不詳   
去世時間   1223年 
所處時代   金代   

人物生平

召集民軍

  • 完顏霆原名李霆,他粗知文墨,善於騎射,為人輕財好施,深得家鄉父老的擁戴。[1]
  • 金朝末年,蒙古大舉南下,金兵潰散,黃河以北廣大地區陷入無政府狀態,各地士紳鄉民紛紛結寨自保,貞祐元年(1213年),鄉民共推李霆為四鄉部頭,以保鄉鄰。李霆招集離散鄉民,組建民軍,保一方平安。金國招撫司將他的事跡上奏朝廷,金國朝廷將他的官階連升兩級。
  • 李霆的軍隊很快發展到數千人,他與弟弟李雲率軍活動在固安縣(今河北省固安縣)與永清縣(今河北省永清縣)之間,金國朝廷遙授李霆為寶坻縣縣丞、義軍都統。鄉人劉璋勸說李霆投降蒙古人,李霆不從並將劉璋綁縛送至經略司。為表彰李霆的忠心,金國朝廷又將李霆的官階提升三級,並任命他代理寶坻縣縣令、都提控、遙授同知通州軍州事。 [2]

計除叛將

  • 蒙古兵圍中都,城中糧盡,李霆派軍隊入駐清州(今河北省青縣)、滄州(今河北省滄州市)一帶,召募商船,向中都運送糧餉。因功遙授同知清州防禦事,隨河北路宣撫使完顏仲元守衛清州、滄州一帶。後遙授通州刺史、河北東路行軍提控,成為完顏仲元所統領的「花帽軍」重要將領。
  • 完顏仲元上奏朝廷說:「臣統領軍隊共三萬人,有三名將領都官至五品了,懇請朝廷賜給他們金牌。」按金國舊制,宣撫副使才能佩帶金牌,但廷議時認為李霆等人忠勇無比,就同意賜給他們金牌。
  • 其後,李霆改任大名路行軍提控,率軍收復了玉田縣(今河北省玉田縣)、三河縣(今河北省三河市)、香河縣等三縣,遂率軍徙屯於濱州(今山東省濱州市)、棣州(今山東省陵縣)、淄州(今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一帶,只留副將孫江駐守滄州。但李霆走後,孫江向元將王檝投降,將滄州獻於蒙古軍,隨後率所部去圍攻金兵占據的觀州(今河北省東觀縣)。
  • 李霆率軍來救援觀州,為了除掉孫江,就給孫江寫了一封信,約他共同攻取滄州,並故意讓王檝得到這封書信,王檝得到書信之後,果然中計,懷疑孫江與李霆合謀襲擊蒙古軍,就將孫江從觀州召回滄州,將其斬殺。
  • 李霆計除孫江,解了觀州之圍,率軍回駐濱州、棣州、淄州一帶,因功連升三級官階,升任濱州、棣州行軍都提控。不久,遙授同知益都府事,加宣差都提控,升任棣州防禦使,賜姓完顏氏,率軍轉屯海州(今江蘇省連雲港市海州區)。不久,完顏霆又代理單州經略司事,充宣差總領都提控。 [3]

大敗宋兵

  • 興定元年(1217年),金兵南下攻宋,活動於山東地區的紅襖軍(李全領導的漢族武裝)出兵援宋,襲擾金兵。四月,泰安(今山東省泰安市)、滕州(今山東省滕州市)、兗州(今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等地的百姓,在石花五、夏全帶領下起兵響應紅襖軍,東平行省侯摯派完顏霆率軍前去鎮壓,完顏霆軍斬殺一千多名民軍,迫降了石花五、夏全,收編民軍二萬餘人,老幼五萬餘人。隨後代理海州經略副使,與紅襖軍作戰。紅襖軍將領於忙兒率軍進攻海州,李霆率軍將其擊退。
  • 興定二年(1218年),南宋高太尉彭元帥率兵三萬進駐海州朐山,在山上築寨紮營。完顏霆率軍前來迎戰,宋軍堅守朐山,隔着山下的湖港與金兵對峙。完顏霆的軍隊缺少糧食,只能采野菜麥苗吃,不能與宋軍長期對峙,完顏霆就偷偷派人在湖港中修建了暗橋,派遣萬戶胡仲珪、副統劉斌率領一批死士通過暗橋悄悄登上朐山,完顏霆親率四千兵馬直撲朐山下,雙方約定昏時(二更)舉火為號,上下夾攻宋軍,昏時火起,金兵山上山下同時猛攻,宋軍大敗,驚慌之中,墜下山澗,淹死的不計其數,高太尉、彭元帥被斬殺,殘部潰逃而去。此戰之後,完顏霆升任安化軍節度使,仍代理海州經略副使,駐守海州,他的兒子也被任命為符寶典書。
  • 過了一個多月,宋軍再次來攻海州,完顏霆率軍迎戰,駐軍城外,與宋軍對峙。半夜時分,宋軍乘金兵主力在城外,而城內空虛之機,破城而入,經略使阿不罕奴失剌率兵死戰,都統溫迪罕五兒、副統蒲察永成、蒲察只魯身先士卒,斬殺二百餘名宋軍,擊退宋軍,保住了海州城。 [4]

安撫南山

  • 興定四年(1220年),完顏霆改任集慶軍節度使,兼同知歸德府事。
  • 興定五年(1221年),完顏霆改任定國軍節度使,兼同知京兆府事,他的兒子也被升為皇宮護衛。
  • 元光元年(1222年),陝西行省完顏白撒上奏說:「京城汴梁的南山地區接近宋國,官吏百民遷居避難於此的大約有一百多萬人,容易生事作亂,朝廷應當派官員前去鎮撫,或許能避免生事作亂。」金宣宗深以為然。十月,命完顏霆以本官出任安撫使,守同知歸德府惟宏、大司農丞郭皓為安撫副使,分別管護遷居到南山的百姓。[5]
  • 元光二年(1223年),完顏霆去世。

人物影響

  • 金朝末年,蒙古南下,百姓流離失所,李霆組建民軍,招集離散鄉民,保一方平安。晚年又擔任安撫使,安置管護遷居到南山的一百多萬百姓。
  • 興定元年(1217年),金宋開戰,山東紅襖軍乘機攻擊金兵,完顏霆率軍與紅襖軍作戰,連續擊敗紅襖軍,穩定了山東的局勢。
  • 興定二年(1218年),完顏霆率軍連續兩次擊敗來犯的宋軍,保住了海州城。

人物評價

  • 《金史》:①「廷議霆輩忠勇絕人。」②「霆等皆為名將,功名與(完顏)仲元相埒。」[6] [7]

史料索引

  • 《金史·卷一百三·列傳第四十一》 [8]

參考資料

  1. 《金史·卷一百三·列傳第四十一》:粗知書,善騎射,輕財好施,得鄉曲之譽。
  2. 《金史·卷一百三·列傳第四十一》:霆與弟雲率眾數千巡邏固安、永清間,遙授寶坻縣丞,充義軍都統。劉璋說霆使出降,霆縛送經略司。遷三階,攝寶坻令,升都提控,遙授同知通州軍州事。
  3. 《金史·卷一百三·列傳第四十一》:霆乃定觀州而還。進官三階,充濱、棣行軍都提控。未幾,遙授同知益都府事,加宣差都提控,遷棣州防禦使,賜姓完顏氏,屯海州。俄權單州經略司事,充宣差總領都提控。
  4. 《金史·卷一百三·列傳第四十一》:逾月,宋兵復至,霆逆戰,駐兵城外。夜半,宋人乘虛逾城而入。經略使阿不罕奴失剌率兵扼戰,都統溫迪罕五兒、副統蒲察永成、蒲察只魯身先士卒,殺二百餘人,城賴以完。
  5. 《金史·卷一百三·列傳第四十一》:元光元年,陝西行省白撒奏:「京兆南山密邇宋境,官民遷避其間者,無慮百萬人。可遣官鎮撫,庶幾不生他變。」宣宗以為然。十月,霆以本官為安撫使,守同知歸德府惟宏、大司農丞郭皓為副使,分護百姓之遷南山者。
  6. 《金史·卷一百三·列傳第四十一》:仲元部將李霆等積功至刺史、提控,仲元奏賜金牌,霆等皆為名將,功名與仲元相埒。
  7. 《金史·卷一百三·列傳第四十一》:佩金牌。舊制,宣撫副使乃佩金牌,仲元奏:「臣軍三萬,管軍官三人,皆至五品,乞各賜金牌。」廷議霆輩忠勇絕人,遂與之。
  8. 金史 .國學導航.2018-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