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傳統節日
宋朝節日 |
宋朝傳統節日節日大家都喜歡,宋朝都有哪些節日過呢?[1]
一、宋朝人有哪些節日
宋朝人有三種節日可以過,第一種就是皇帝生日那一天是特殊的日子,都被宋朝的官方定位為節日。北宋先後的九位皇帝,依次有長春節、乾明節、承天節、乾元節、壽聖節、同天節、興龍節、天寧節、乾龍節這九大生辰節日。在節日的當天,朝廷都會舉辦大型的慶祝活動,群臣上殿慶祝,接着還有聲樂、歌舞表演,民間也會一起慶祝,出現一副其樂融融的景象。
第二種是為了紀念特殊事件的節日,諸如宋真宗時候天慶節就是紀念天書下凡所設立,再比如宋徽宗的天應節是為了慶祝出現祥瑞所設立,這類節日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享受休假,剛才提到的天慶節,官員就得到了五天的假期,這在當時也是很長的休假了。
第三種是傳統的民間節日,諸如春節、上元節、寒食節、端午節、立冬日等等。其中的上元節也就是現在的元宵節,是當時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在都城都會舉行大型的花燈展覽,百姓們也都趁這個機會出外賞燈、猜燈謎、逛市場等等,成了當時放鬆身心最主要的一種形式。
二、宋朝的節日的故事
由於民族融合加強、商品經濟發展,宋朝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達到一定的高度,在整個封建社會時期,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宋朝社會經濟變革帶來社會風俗的發展與變化,促使宋朝社會風俗在魏晉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趨於定型。社會風俗發展的同時,節日風俗也進一步發展、完善。因此,宋朝的節日風俗活動更加豐富多彩。「節日種類大大增加,僅官方節假日有76天,加上旬假等假日,宋朝節假時間總計達124天,而唐朝的節日僅僅有46天。」彭恆禮說,歲時風俗,到宋朝也發展得相當完備。節日與社會經濟等因素緊密相連,隨着商品經濟勃興,宋朝城市興起,奠定新的城市格局。社會政治結構也在發生變化,人們開始務實,追求理性,這種社會變革影響到當時社會各個層面。人們對待節日的理念悄然發生變化,宋朝節日的宗教、祭祀因素減少,節日娛樂性增強,其中以官定節日最為豐富。以上元節為例,政府參與很廣,百姓狂歡,節日內容豐富,節日文化的功能得以展現。
宋朝官方十分重視節日以及節日所發揮的社會作用,在官定節日中通過舉行一系列具有象徵意義的活動來實現朝廷的思想教化對民風的導引,而在官定節日活動中也滲透了民間的價值取向和生活情趣。由於宋朝節日象徵意義更加豐富,娛樂性增強、宗教祭祀的成分相對減弱,世俗化不斷增強,民間也積極參與到官節中,官方和民間相互影響,積極互動,構成了宋朝官定節日的整體。受商品經濟發展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宋朝官定節日添加了很多娛樂因素,例如在聖節中加入了全國性的會演、隊舞。政治性節日也有賞心樂事。
宋朝時的很多民間傳統節日保留至今,如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而我國漢民族傳統節日的壓軸戲,非新年莫屬。呂原明在《歲時雜記》中記載:是日,朝廷下令免收公、私房租和准許京城百姓「關撲」(主要是賭博)三天。民間用鴉青紙或青絹剪成大小蟠,由年長者戴之,或貼於門楣。陳元靚在《歲時廣記》卷5《元旦上》中記載:家家飲屠蘇酒、吃麵條。從早晨開始,百姓穿上新衣,往來拜節,並燃放爆竹。宋朝極其重視歲時節令,所以,除夕民俗活動更是隆重熱烈。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6《正月》中描述:各坊巷擺設食物、日用品、柴炭等,馬行、播樓街、州東宋門外等處,都搭起彩棚,鋪陳冠梳、珠翠、頭面、衣着、靴鞋等。其間開設舞場、歌館,車馬交馳,熱鬧異常。傍晚,貴家婦女出遊或進市店飲宴。楊元咎在《雙雁兒·除夕》中記載:「勸君今夕不須眠,且滿滿,泛觥船。大家沉醉對芳筵。願新年,勝舊年。」則描繪了除夕夜親友相聚,互道祝福的情景。
宋朝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宋朝最有代表性的節日,這一天不僅官府、百姓要制燈、展燈,教坊百戲、民間藝人要遊街巡演,而且皇帝要親臨宣德樓觀燈,撒金錢讓百姓爭搶。帝民同慶,其樂融融,一派太平盛世的絢爛景象。「正月十五元宵,大內前自歲前冬至後,開封府絞縛山棚,立木正對宣德樓。遊人已集御街,兩廊下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聲嘈雜十餘里。」(《東京夢華錄》)這段話描寫了元宵節都城的熱鬧場景,短短的一小段就將元宵節時尋常百姓在月下燈影中看百戲巡遊,開展節序民俗活動的熱鬧景象基本勾畫出來。
今天的俗語「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即來源於宋朝,與上元節放燈密切相關。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所寫的這首上元燈節詞《青玉案》,不僅僅寫到宋人的文化節俗,更是濃縮了人們美好又心酸的瞬間情感。
彭恆禮指出,與現在節日聯繫最緊密的就是宋朝的節日,宋之前的節日與現在差別很大。例如,寒食節在漢朝就已經形成,寒食禁火、清明祭祖在宋之前是一個莊重、嚴肅的節俗場合,而到了宋朝,則與清明節相融合,把郊外踏青、歌舞宴樂作為節日的新的主題。「四野如市,往往就在芳樹之下,或園囿之間,羅列杯盞,互相勸酬。都城之歌兒舞女,遍滿園亭,抵暮而歸。」柳永的這首《木蘭花慢》詞從市民的角度描繪了清明的節日風光。而清明節在之前是節氣而非節日,到了南宋,大家慢慢將「清明」當成節日過。因此,可以說清明節是在宋朝開封誕生的。北宋時期清明節很是普遍,現在流傳下來的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間清明時節東京開封汴河兩岸的人物景象。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清明節掃墓、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宋朝端午節也是民間重要節日,在《東京夢華錄(卷第八)端午》記載:「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粽子、白團、紫蘇、菖蒲、木瓜,並皆茸切,以香藥相和,用梅紅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葵花、蒲葉、佛道艾,次日家家鋪陳於門首,與粽子、五色水團、茶酒供養,又釘艾人於門上,士庶遞相宴賞。」孟元老將宋時東京過端午節的情形描述得生動詳盡。
七夕是宋朝風俗最盛、活動形式最為豐富的一個節日,它集中反映了封建時代男耕女織的社會形態和民族文化心理。七夕,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朝,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宋詞「天上人間,占得歡娛,年年今夜」,單純樸素地道出了普通人的生活願望;「須知此景,古今無價」,展現出在經濟繁榮的環境下,在歌舞昇平的社會中,人們懷着美好憧憬歡度七夕的情景。
中秋節賞月以及中秋的各種民俗活動是宋朝人的時尚追求,如今,中秋節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早在三代時期我國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朝,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在唐朝,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晚上,有賞月、游湖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今天,中秋節一家人團聚慶賀美好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仍然盛行。
作為城市發展的產物,因為時代的原因,節日比其他任何一種文藝形式都更為全面地反映社會生活。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節日,這些節日是體現和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因此,節日文化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的重要標誌。無論你走到哪裡,過自己民族的節日都會讓你找到自己的「根」。千百年來,形形色色的民風禮俗填塞進了一個個歲時紀念日,形成中國特有的歲時華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