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安鄉縣隸屬於湖南省常德市,安鄉於東漢建武16年(公元40年)建縣,稱為作唐,南北朝改稱安鄉,沿襲至今。

安鄉縣位於洞庭湖西北部,是湖南的北大門,處於湘鄂兩省、四市(常德、益陽、岳陽、荊州)、八縣(鼎城、漢壽、澧縣、津市南縣、公安、石首、華容)的交界處,轄12個鄉鎮、2個農場,區域面積1087平方公里。安鄉縣屬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過渡的季風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陽光充足,熱量豐富,無霜期長,氣候地域着異小,適宜工農業生產。

安鄉屬洞庭湖衝擊平原,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是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棉、油、魚生產基地,棉花、油料、淡水魚產量均持續保持全國百強縣地位。還有大量的蘆葦、林業資源可供開發利用,其他農副產品如家禽、黃麻、苧麻、亞麻、食用菌、蓮藕、蜂蜜、黃花菜等質優量足,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1]

目錄

建制沿革

安鄉春秋戰國時期屬楚國。秦昭襄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為秦黔中郡屬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郡縣,屬黔中郡慈姑縣地。

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為武陵郡屬孱陵縣地。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武陵郡縣隸於荊州刺史部。

新王莽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郡改名建平,縣改名孱陸。

東漢建武六年(公元30年)復名武陵郡,孱陵縣。東漢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析孱陵縣製作唐縣,境內始設縣治,仍隸於荊州武陵郡。

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平吳,分南郡江南4縣置南平郡,隸於荊州,始以作唐為郡治,後遷江安(由公安改名),東晉建武元年(公元317年)復以作唐為南平郡治。

陳天嘉二年(公元561年),析作唐西南部置安鄉縣,因「左挹洞庭,右接蘭澧」,「洞庭蘭澧諸水各安其流」而名「安鄉」,時為南義陽郡治,與作唐同隸於南荊州。

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平陳,廢郡,改作唐為孱陵,與安鄉俱隸於澧州,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州為郡,孱陵、安鄉俱屬於澧陽郡。

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平湖南,安鄉屬澧州澧陽郡。至道年間(公元995年~公元997年)隸於荊湖北路。

元屬江南北道澧州路總管府,明屬上荊南道岳州府澧州,清屬岳常澧道直隸澧州,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安鄉直屬於湖南省。

1949年7月安鄉和平解放。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安鄉屬於湖南省常德專員公署。1988年5月撤銷常德地區,建省轄常德市,安鄉隨屬至今。[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安鄉區位獨特,位於東經110°59'~112°18',北緯29°08'~29°46',地處湖南省對接長江經濟帶的最前沿,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的核心圈,是湖南的北大門,位於湘鄂兩省、四市(常德、益陽、岳陽、荊州)、八縣(鼎城、漢壽、澧縣、津市、南縣、公安、石首、華容)的交界處,是長江「三口」(太平口、藕池口、松滋口)泄洪與澧水注入洞庭湖的必經之地。距石長鐵路常德站60公里,距京廣鐵路、武廣高鐵岳陽站130公里,距桃花源機場70公里,是湘北門戶和貨物集散物流中心,區域面積1087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安鄉縣凹陷於洞庭盆地北部,北接湖北公安隆起的黃山至華容虎山台地,南達沖天湖鞍部,西抵太陽山丘崗,東至目平湖腹地。地勢自東北向西南傾斜,北境黃山,崗丘起伏,東西約5.5公里,南北寬約1.5公里。東麓、虎渡河上設荊江分洪南閘,西麓,松滋東支大湖口河穿越馬坡湖啞口。安鄉管轄黃山大頂、二頂、虎山在內的崗地2.75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0.25%。平原占全縣總面積72.61%。水域占全縣總面積的27.14%。

水文環境

安鄉縣境內主、支河道有8條,以荊江泄洪河流為主,澧水次之,自北向南過境,注入洞庭湖。總長280.3公里,其中0.2%取以灌溉。徑流深度,南部陳家嘴635毫米左右,北部官壋583毫米左右。全境多年平均徑流深度616.2毫米。1989年徑流深度688毫米。主要河流有:

澧水:發源於桑植杉木界,沿安保大垸西側南流,至蔡家洲灘出境,注入平湖,經本縣流程49公里。

五里河:北起張九台,南止匯口,為連接松滋中支自治局河與澧水洪道的汊河。長3.2公里。因松、澧水位高低、流量大小在不同時的相對轉化,流向順逆不定。

松滋河:從松滋縣陳二口(陳家尾附近)進洪後,流至胡家崗分為東西兩支。西支經本縣境青龍窖流入澧縣,再經彭家港、濠口至七里湖,匯入澧水洪道。東支稱大湖口河,經王守寺、潭子口、大湖口至小望角,與中支匯合,境內流程42公里。原有自北至南的汊道米湖長河、自西至東串連大湖口河的焦圻河,先後於1938年、1952年堵塞。

氣候環境

安鄉縣屬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過渡的季風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陽光充足,熱量豐富,無霜期長,氣候地域着異小,適宜工農業生產。

自然資源

安鄉屬洞庭湖衝擊平原,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是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棉、油、魚生產基地,棉花、油料、淡水魚產量均持續保持全國百強縣地位。還有大量的蘆葦、林業資源可供開發利用,其他農副產品如家禽、黃麻、苧麻、亞麻、食用菌、蓮藕、蜂蜜、黃花菜等質優量足,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

水面資源豐富,其中可養水面近30萬畝。全縣共有百畝以上的湖泊、啞河230個,其中珊泊湖總水面21000畝,年產鮮魚近300萬擔。「珊珀湖漁作景觀」被農業部被評為全國美麗田園七大漁作景觀之一。

農業:安鄉是純湖區農業大縣,經濟以農業為主,農產品資源十分豐富,是全國棉花、油料百強縣,盛產稻穀、棉花、鮮魚、油菜、柑桔、蘆葦等,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從2010年開始,安鄉在S318石龜山至縣城段13.6公里範圍內,高標準建設了現代農業示範區。2014年全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7.73億元,有農民專業合作社153家,其中部級示範社1家、省級5家、市級8家;有各類農業企業768家,其中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的有86家,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的有32家,年產值5000萬元以上的有22家,年產值上億元的有10家。縣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4家,其中省級4家、市級22家;共創市級以上農產品品牌28個,珊珀湖「草魚、鯽魚、花鰱」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海佳食品「黃山頭」板鴨註冊為國家地理商標。

工業:全縣共有規模工業企業50家,初步形成了紡織服飾、化工、機械鑄造、造紙及紙製品、農副產品加工、醫藥製藥、建材、電子信息等八大產業雛形,其中機械製造7家、電子信息1家、造紙紙品2家、紡織5家、化工5家、醫藥2家、農副產品加工12家、食品加工11家、建材5家。2001年開始建設工業園區,2012年成功晉升為省級工業集中區。工業集中區內現有規模企業32家。

商貿:2014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00億元,增長12.8%。分規模看,限額以上6.86億元,增長36.4%;限額以下43.14億元,增長9.8%。共有限額以上法人企業42家,其中批發企業9家,零售企業23家,住宿企業1家,餐飲企業9家。銀行業金融機構有農發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食用聯社、郵政儲蓄等共6家50多個金融經營網點。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95.31億元,增長16.1%;貸款餘額35.28億元,增長15.3%。

區域人口

2010年,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安鄉縣有常住人口525619人,全縣戶籍人口為602299人。全縣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161275戶,家庭戶人口為508637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1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48人減少0.33人。

2017年年末全縣戶籍總人口為54363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10423人,農業人口433207人;男性279647人,女性263983人。0—17歲人口78725人,18—34歲人口110211人,35—59歲人口232545人,60歲以上人口122149人,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22.5%。

全縣年內共出生人口5119人,其中男性2659人,女性2460人,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108.09;年內死亡3332人,死亡率6.22‰。[3]

區域經濟

綜合概述

2017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83.5億元,同比增長9.1%。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完成增加值34.92億元、60.44億元、88.1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4%、8.3%、11.7%。三次產業結構比由上年18.8:34.0:47.2調整為19.0:33.0:48.0。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4671元,比上年增加4854元,同比增長16.3%。

2017年,全縣小康建設、民生改善等各項事業卓有成效,脫貧攻堅工作取得實效。小康建設總體實現程度和提升幅度分別達到88.74%和2.84%。省15項為民辦實事工作全面完成。完成農村公路提質改造30.3公里;農村公路安保設施建設74公里;農村飲用水安全鞏固提升項目7101人;新增城鎮就業4837人;農村危房改造1526戶;城市棚戶區改造6018戶;新增治安監控頭175個;新增民辦養老院床位50張;新增敬老院床位100張;新增養老示範點床位22張;新增日間照料中心床位12張;農村適齡婦女「兩癌」免費檢查6018人;產前篩查3528人;特困移民解困避險搬遷安置12戶;行政村配電網改造17個。

2017年,全縣一般公共預算財政總收入完成54050萬元,比上年增加3866萬元,同比增長7.7%。按徵收部門分,國稅完成25230元,為調整預算的102.2%;地稅完成21427萬元,為調整預算的101.3%;財政完成7393萬元,為調整預算的93.5%。

公共財政預算支出312457萬元,比上年增加14380萬元,同比增長4.8%。分項完成情況: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9413萬元,增長24.6%;國防支出367萬元,增長39%;公共安全支出13189萬元,增長10.3%;教育支出54658萬元,增長9.1%;科學技術支出1301萬元,增長40.8%;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3750萬元,增長25.0%;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4445萬元,下降8.1%;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支出41059萬元,增長20.3%;節能環保支出6481萬元,下降21.0%;城鄉社區事務支出11722萬元,增長24.2%;農林水事務支出54055萬元,下降2.4%;交通運輸支出7565萬元,下降60.2%;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3925萬元,下降9.4%;商業服務業等事務支出1250萬元,下降4.9%;國土海洋氣象等支出4676萬元,下降178.7%;住房保障支出20705萬元,下降13.4%;糧油物資儲備支出556萬元,下降60%;債務還本付息支出2878萬元,增長103.3%;其他支出462萬元,下降0.65%。

第一產業

2017年,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6.38億元,同比增長4.6%。實現增加值36.06億元,同比增長4.5%。

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複種)194.9萬畝,比上年增加2.8萬畝。糧食播種面積89.8萬畝,比上年減少1.82萬畝。其中,早稻、中稻、晚稻播種面積分別為24.37萬畝、26.9萬畝、25.2萬畝。棉花播種面積25萬畝,比上年減少0.19萬畝。油料播種面積58萬畝,比上年減少0.16萬畝。蔬菜播種面積17萬畝,比上年增加3.1萬畝。

全年糧食產量30.2萬噸,比上年增加0.08萬噸。其中,早稻、中稻、晚稻產量分別為8.53萬噸、10.64萬噸、8.95萬噸,同比分別增加2.5%、增加3.0%、減少1.2%。全年棉花產量1.8萬噸,比上年減少0.12萬噸,同比減少6.3%。全年油料產量6.96萬噸,比上年增加0.16萬噸,同比增加2.3%。

全年生豬出欄35.8萬頭,同比增加2.9%;家禽出籠489.1萬羽,同比減少18.3%;禽蛋產量2.35萬噸,同比減少41.0%;水產品產量13.14萬噸,同比增長11.7%。

2017年,全縣完成造林面積3.89萬畝,全縣森林總面積20.57萬畝,森林覆蓋率11.6%,林地面積20.57萬畝,蓄積量138.58萬立方米。

2017年年末擁有耕地面積79.49萬畝。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59.68萬千瓦,比上年增加1.1萬千瓦。全縣機耕面積160千公頃(復耕),機播面積63千公頃,機收面積138千公頃,綜合機械化水平69.5%,其中機耕水平95.2%,機播水平37.5%,機收水平82.1%。

第二產業

2017年,全縣工業完成增加值50.6億元,同比增長8.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19.2億元,同比增長10.1%;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31.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8.25億元,同比增長22.2%。

全縣有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12家,其中,一級企業2家。全縣建築業完成增加值10.4億元,同比增長5.0%。

第三產業

2017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1.36億元,同比增長10.7%。其中,限額以上貿易業企業及限額以上個體戶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4.82億元,同比增長15.2%;限額以下貿易業企業及限額以下個體戶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額56.54億元,同比增長9.5%。

2017年,全縣完成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0.2億元,同比增長7.1%。全年完成旅客周轉量1.67億人公里,其中公路周轉量1.602億人公里,水運周轉量0.008億人公里。貨物周轉量3.35億噸公里,其中公路周轉量1.53億噸公里,水運周轉量1.82億噸公里。行政村客運班線通達率100%。

2017年,全縣電信完成業務總量5207萬元,同比增長19.7%。聯通完成業務總量收入3065萬元,同比增長2.2%。移動完成業務總量12286萬元,同比減少2.2%。[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7年,全縣有各級各類學校67所。其中,小學教學點18所、小學21所、初中20所、普通高中4所、中等職業學校3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37143人,比上年減少203人。其中,小學19738人,減少426人;初中9136人,增加390人;普通高中5379人,減少202人;中等職業學校2760人,增加15人;特校學生130人,減少50人。全縣有各類幼兒園77所,其中公辦21所,民辦56所。在園幼兒9850人,減少639人。全縣教育系統在職幹部和公辦教職工3622人,其中,小學(含特校)教師1050人,中學(含職中)教師2354人,幼兒園教師124人。全縣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和年鞏固率均達100%,初中鞏固率99.85%,初中生升入高中階段比例97.9%,普職分流比例為39.5%。全年高考一、二批本科絕對上線人數728人,其中有1人被清華大學錄取,1人被北京大學錄取,1人被空軍飛行學院錄取。

文體事業

2017年,全縣有縣屬藝術表演團體1個,全年演出場次76場,觀眾5.8萬人次。縣級劇院1個,有座位數996個,全年演出106場,觀眾10.6萬人次。全館放映農村公益電影3048場。群眾藝術館、文化館1個,全年組織各類文藝活動94場,參加人員8.5萬人次。公共圖書館1個,圖書館總藏量13萬冊(件)。文物管理機構1個,藏品1674件/套,其中一級品12件、二級品21件、三級品63件。全縣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3個,其中省級1個、市級5個。縣級檔案館1個,案卷12.33萬卷。

全縣有縣級運動場1個,建築面積3.26萬平方米;體育館1座,建築面積2.27萬平方米,座位3080個;游泳池3個;各種訓練房3個。新建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84個。全縣有乒乓球教練員13人,羽毛球教練員1人,舞蹈教練員1人。

2017年,電視台共播出新聞1875條、專題節目141期,外宣向上送稿:央視上稿2條,省台上稿14條328秒,市台上稿268條14634秒。新發展有線數字電視用戶3310戶,新發展寬帶數據用戶1681戶,發展有線數字付費電視增值業務用戶1800戶。

醫療衛生

全縣擁有各類衛生機構365個。其中,醫院3個(人民醫院、中醫醫院、興盛醫院)、衛生院20個、婦幼保健院1個、專科疾病防治院(血防所、站)4個、門診部1個(疾控中心)、診所、衛生所、醫務室76個、村衛生室260個。全縣有衛生技術人員2274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047人,註冊護士884人。全年總診療人次數163.14萬人次,其中門診人次152.21萬人次,急診4.48萬人次。住院治療10.74萬人次。年內中醫治未病服務1968人次。

2017年,全縣查螺6500.76萬平米(其中:垸內533.98萬平米,垸外5966.78萬平米),均未發現陽性釘螺;累計藥物滅螺1137.38萬平米(其中垸內滅螺249.64萬平米),滅蚴270萬平米;完成人群查病72319人次,其中血清學檢查69156人次,糞便檢查3163人次;完成人群化療任務27611人次;完成晚血病人救治任務211例,已連續7年未發生急血病例。

資源環境

2017年,縣城區噪聲晝間平均等效聲級值為55.9dB(A),夜間為44.6dB(A);工業三廢排放達標率100%;全縣工業共形成COD減排量338.55噸,氨氮減排量41.29噸,二氧化硫減排量123.7噸,氮氧化物減排量25.65噸;農業共形成COD減排量186.05噸,氨氮減排量7.18噸;空氣質量指標中可吸入顆粒物PM2.5年日平均濃度為0.077㎎/Nm3,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日平均濃度為0.051㎎/Nm3,二氧化硫年日平均濃度為0.017㎎/Nm3,一氧化碳年日平均濃度為1.7mg/Nm3,臭氧年日平均濃度為147μg/Nm3;降水PH值年平均6.31,酸雨頻率為0;縣城飲用水水源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三類水質,馬坡湖、沙河口、蘆林鋪三個斷面達到三類水質標準。

城鎮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1129公頃,城鎮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3.8%。

2017年,全縣全社會用電量59210萬千瓦時,同比增長28.7%。其中,工業用電量20511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07.8%;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23608萬千瓦時,同比增長4.9%。

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0.8102噸標準煤/萬元,同比上升77.1%;單位GDP能耗0.3367噸標準煤/萬元,同比下降6.05%。

人民生活

2017年,全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01元,同比增長7.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87元,同比增長8.3%。城鄉居民家庭消費總支出13802元,其中,居民文教娛樂服務支出2500元,占總消費支出的18.1%。

社會保障

2017年,全縣企業養老保險參保32368人,同比增加17.2%,企業養老保險征繳基金19903萬元,同比減少5.5%。

全縣機關養老保險參保11349人,同比下降2.4%,機關養老保險征繳基金24301萬元,同比增加60.9%。

全縣失業保險參保17003人,同比增加3.0%,失業保險征繳基金216萬元,同比減少15.6%。

全縣工傷保險參保29760人,同比增長0.8%,工傷保險征繳基金1450萬元,與上年基本持平。

全縣城鄉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70141人,城鄉醫療保險征繳基金28208萬元。

全縣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278260人,同比下降3.0%,農村養老保險支出9008萬元,同比增長5.1%。

全縣城鎮低保3496人,農村低保10093人,全年發放城鎮低保資金2421.8萬元,同比下降35.7%,發放農村低保資金3555.5萬元,同比下降17.6%。

全縣農村五保3058人,同比減少24.5%,五保供養資金2001.8萬元,同比增加14.7%。

2017年,全縣參加城鄉醫療保險470141人,參合率99%。門診補償612045人次,門診補償支出1550萬元;住院補償132258人次,住院補償支出23935萬元。[5]

歷史文化

安鄉文化

安鄉歷史底蘊深厚。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境內發現的湯家崗新石器遺址已有7000多年歷史,全國罕見。劃城崗和庹家崗等一批新石器時代的原始社會古文化遺址享譽中外。黃山頭腳下西晉鎮南大將軍劉弘古墓,距今有1700多年。東晉名士車胤、南北朝著名山水詩人陰鏗、北宋大文豪范仲淹,曾生活求學於安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彭德懷、賀龍等都到過安鄉領導和進行革命實踐工作。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朱鎔基、溫家寶等都曾來過安鄉視察工作。20世紀60年代「農業學大寨」時期,安鄉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園田化」建設,築堤修垸,被毛主席讚譽為「南有新田、北有安鄉」。[7]

地名趣聞

軍牧村:今焦圻鎮長興村境內,縣城以北35公里。舊志載,東漢伏波將軍馬援統兵征五溪,曾在此安營紮寨,放牧戰馬,故名「軍牧村」。

曬甲山:今城關鎮保堤廟境內,縣城中心以東約2公里處。相傳趙子龍(趙雲)曾在此曬過鎧甲而得名。

曬旗坪:今安猷鄉桃花嶺村境內,距縣城以東約6公里。相傳趙子龍曾在此曬過戰旗,故得名。

保堤廟:今城關鎮保堤廟村,距縣城中心以東約1公里。據舊志載:明萬曆年間,安鄉知縣楊繼韶在此建廟,禱求神靈保佑堤垸安寧,故得名。

鞭杆垸:今安造鄉傅家村境內。在金鳳當與趙寺當之間,築堤圍垸,堤形似鞭杆,故名。原是安造垸中最早的垸名。

青龍窖:今焦圻鎮青龍窖村境內,松滋河中支東岸。河中有一長形脫洲,形似青龍臥伏,因得其名。

沖鳳峪:今縣黃山林場場部所在地,南距縣城33公里。沖鳳山山峪,山形似展翅欲飛的鳳凰,故名。

長蛇嶺:今黃山頭鎮鏡內。此嶺蜿蜒盤折約1.5公里,形似長蛇扭動而得名。

金龜包:一為今安全鄉高楊村境內,松滋河東支東岸,原河中有一形似烏龜的土包,雅名金龜包。另一為今安凝鄉東堤村駐地,松滋河東支西岸。境內有一黃色土包,形如烏龜,雅名金龜包。

界溝:今安鄉黃山頭鎮境內。從黃山山麓下來,此處有條溪溝直通虎渡河,後以此作為湘鄂兩省的邊界分界線,故得名。

生活習俗

服飾習俗

縣人極講究穿戴,尤以青年男女為最,本世紀80年代為甚。其服裝、巾帽、鞋襪、首飾的款式、花色等,因時代、性別、年齡、職業和時令、區域的不同而異。本目僅記縣城與農村青年男女的服飾習俗。

服裝清咸豐初年,城鄉青年男女的服裝無多大區別,男有長短之分,女為短裝,上裝短式,袖窄3寸。同治初年,上裝長式,袖闊盈尺。光緒年間,復為咸豐款式。男以青、灰、蘭色為主,女喜紅、綠相配。民國時期,縣城男性公職人員喜着中山裝、西裝,女性喜着旗袍與裙,鄉村仍舊。新中國建立後,服裝長短有別,並逐漸改着新式短裝,城鄉基本一體。60-70年代,城鄉青年男女喜着軍裝。80年代,縣城青年男女喜着流行服裝,長短相間,花色翻新,鄉村青年男女大多亦是。

頭飾清末民國時期,女性戴耳環(富戶)。冬季,縣城男性喜戴帽,款式雜然相存,鄉村男性喜裹長頭巾,黑白相間。50年代無多大變化。60年代,鄉村男性裹頭巾者漸少,戴帽者漸多。60-70年代,城鄉男性喜戴軍帽。80年代,帽式多樣,縣城女性遍戴耳環。

腳飾本世紀50年代前,城鄉青年男女均着布鞋,女青年多在鞋面繡花。60年代後,縣城男女喜着涼鞋、拖鞋,且着襪,70年代末,鄉村男女亦着涼鞋、拖鞋,但一般不着襪。80年代,城鄉男女青年喜穿皮鞋,女青年始喜平底鞋,後多着中跟鞋、高跟鞋。

飲食習俗

縣人以大米為主食,平常一日三餐,農閒季節,農村居民多吃兩餐。飯食,以乾飯為主,窮苦人家亦有搭吃一餐稀飯的。

縣人主食素菜,輔食葷菜。上世紀70年代前,烏龜、腳魚、狗肉極少食用。80年代則成為佳肴。佐料,以辣椒、蔥、蒜、姜為主。上世紀70年代後,漸添用醬油、味精調味。

用餐時間,一般早餐八九點,中餐午後一二點,晚餐煞黑吃。

宴請賓客,極為鋪排,以葷菜為主,極少素菜,少則8碗、10碗,多則12碗、18碗豐滿,最忌客人將菜吃完。

平明用餐,不管人多人少,圍坐一桌。但宴請賓客時,以前是8人一桌(現在是10人一桌),餐桌的的擺置、客人的就坐、出菜的順序極為講究。一般來說,餐桌不對大門,尊客坐上座,頭道菜為雜燴,六道菜不出魚,末道菜為湯。本世紀80年代,城鎮多用園桌擺宴,10人一桌,客人不分上席下席,隨意就坐。

時令飲食,有三月初三吃地米菜煮雞蛋,五月初五吃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餅,春節打粑粑。俗謂「三月三,蛇出山」,用地米菜煮蛋吃,或者煎粑粑吃,以「塌蛇埯」;吃粽子以吊屈原;粑粑團團圓圓,以賀家人團聚過新年。

居住習俗

縣人喜分散居住,單家獨院,極少連體建房。房屋以坐北朝南為主,格式以兩間(或三間)一偏一橫屋見多,極少窗戶。

修建房屋,俗謂「人生三件大事」之一,極為講究。事先請風水德行選擇宅基,擇准吉日動工。建房期間,不能吵架、打架,不能講不吉利的話,要和和氣氣,熱熱鬧鬧。上樑果,要拋發餅,唱《撒餅子歌》、《上樑歌》、《贊梁歌》。

禮儀習俗

生誕習俗懷孕,俗謂「有喜了」,舉家高興,看重孕婦,不讓孕婦乾重活,不讓孕婦參與諸如婚嫁、喪葬等「沖喜」的活動。

臨產前,不讓孕婦回娘家,以免生在娘家,俗語曰:「生不在娘家。」分娩時,由婆母或接生婆「撿生」,他人不得進入產房,連丈夫也禁於房外。生男生女,不直說。孩子哇哇落地即鳴放鞭炮,以示慶賀。據說不放鞭炮,小孩子長大後膽子小。

嬰兒降生後,其父必須向親戚「報喜」。岳家的報喜禮物為雞、肉、蛋、酒、糖,生男備雄雞,生女備母雞。其他親戚的報喜禮物為肉、蛋、酒、糖,每件禮品的數量為偶數,或1斤2兩,或2斤。

嬰兒降生3天「洗三」,外婆家送來「毛衣」。嬰兒滿月後,由娘舅接至家中小住,俗謂「出窩」。出窩時,在嬰兒額頭點一黑點,返回時則點一紅點。[Page]嬰兒滿一周歲時做「周歲」,俗謂「送大祝米」。親朋戚友前來祝賀,主家設宴款待,做周歲時,在嬰兒面前放置文房四寶、算盤等物什,由嬰兒抓,以測前程,謂抓俗稱「抓周」。據說嬰兒首先抓得什麼,長大後就會幹什麼。嬰兒降生時,如有人呼叫家裡人,嬰兒就沒有奶吃。呼叫者須給產婦送三天飯食,以「送回奶水」。

嬰兒出生後,第一個進屋的生人曰「踩生」,主家給踩生者煮「紅蛋」吃。據說不這樣,嬰兒長大後好吃。

婚姻習俗

聯婚方式:聯婚方式有指腹式、童養式、加親式、填補式、換親式、買賣式、自由式等8種。上世紀50年代前以「老表開親」的加親式為最,俗語曰:「滿山竹子根連根,親上加親親又親。」老表開親又以姑舅老表居多。姑之女嫁給舅之子為妻,曰「回門親」,舅之女如同時嫁給姑之子為婦,曰「扁擔親」。新中國建立後,隨着《婚姻法》貫徹實施,老表開親漸少,至80年代基本無存。

請媒:舊時聯姻,由父母包辦,男家看中某家之女,即備禮物請合適人選為媒,俗謂「請媒」。俗語曰「有女千家求」,但亦有女家看中某家之男主動請媒的。

提親:媒人受託之後,上女家說合,探視女家的意向,俗謂「提親」。

合八字:女家表示聯姻的意願後,男女雙方即請算命先生合生辰八字,八字合,聯姻程序繼續進行,不合則中止。

看人家:八字事符後,女家即選定日期,邀集至親到男家去探視家境與婚姻當事人的相貌、人品,俗謂「看人家」。看人家時,男家熱情招待,唯恐看不中。女家如看中人家,但接受男家的款待與饋贈,否則看完就回,婚聯就此中斷。

發八字:人家看成後,男家即選定黃道吉日與女家交換婚姻當事人的生辰八字,俗謂「發八字」。發八字即表示婚姻已定。發八字時,男女雙方均請至親參加,以示祝賀。

求喜:結婚為人生第一大喜事,男方提出婚期,以求女方許嫁,俗謂「求喜」。

過門:女家許嫁之後,女婿方可到女家走動,第一次上門謂「過門」。女家熱情款待,俗謂「新女婿過門」,唯恐招待不周。報日:報日即男方將結婚的具體時日呈報女家。報日時,女家講明嫁妝,提出「水禮」。

過禮:結婚日子,女單男雙,單日為女家正婚日,雙日為男家正婚日。男家於女家正婚日的前一天,將水禮、新娘衣物等送至女家,俗謂「過禮」。

迎親:男家正婚日,由新郎、媒人率迎親人員到女家迎娶新娘,俗謂「迎親」。迎親時,由一人攜帶鞭炮、糖果、香煙等物先至女家,俗曰「跑報名書」。女家於迎新人員來到之前緊閉大門,跑報名書的人如被關在門外,即朝屋內放鞭炮,丟香煙、糖果,直至門開。

送親:陪送新娘出嫁曰「送親」。送親人謂「親家」,新娘的長輩謂「老親家」,親娘的同輩和晚輩謂「少親家」。「親家」為大,男方須請對等人員相陪,俗謂「陪親家」。親家返回時,男家要饋送禮物,俗曰「打發」。親家動身時,男家鳴放鞭炮,俗曰「趕親家」。

拜堂:新娘進門後,要舉行婚禮,俗謂「拜堂」,鬧房:新婚之夜,親戚朋友,不分長幼,於新房內逗樂新郎新娘,俗謂「鬧房」。鬧房時,各盡其興,新郎新娘羞於鬧於樂於鬧。

陪十弟兄:男家在正婚日的先天晚上,備10碗酒菜一桌,邀請9名未婚青年男子伴陪新郎,俗曰「陪十弟兄」。

陪十姊妹:女家的正婚日的晚上,備10碗酒菜一桌,邀請9名未婚青年女子伴陪新娘,俗曰「俗十姊妹」。

壽辰習俗

男女老少,每逢生日必慶賀。長輩生日,子女攜禮品前往祝賀,主家酒宴相待。晚輩生日,長輩亦表祝賀,或送一禮品,或添食佳肴。

小孩興做「十歲」,青年興做「三十六歲」,均曰「做生」。男女50歲後「做生」曰「做壽」,男做進,女做滿。做壽時,大宴賓客,鳴放鞭炮。

舊時做壽時,壽星端坐高堂,晚輩三拜九叩,曰「拜壽」。

壽宴一般在上午開席,前往做壽的賓客,需在上午趕到。

喪葬習俗

據舊縣誌載,安鄉自建縣以來;喪俗葬制單一,葬法為土葬,葬式為墓葬,葬具為棺木,葬制為單身葬。大姓旺族設有墓地,余皆散葬。就人生禮儀來說,喪葬的儀式規制因死者的輩分、年齡而別。享年60歲以上的男女俗稱「老父老母」,病、老而死謂「白喜事」。葬事極為講究。因其繁瑣,且多具有封建禮教與宗教迷信色彩,僅擇要記之。

送終:養老送終謂第一大孝事。病人垂危之際,兒孫守護於前,靜待仙逝。病人一死,兒孫即長跑床前,焚燒「落氣紙」(3斤6兩),全家舉衰。繼而死者淨身整容,穿戴壽衣、壽鞋、壽帽,下塌,點長命燈,鳴炮發喪。

報喪:人死之後,孝子隨即向新友報喪,即報告死訊、喪期、葬期等有關事宜。孝子登門報喪時,身穿孝服,或頭戴孝帽,着草鞋,不遮天,於門外跑叩相告。

入殮:俗謂「裝棺」、「進棺」。發喪之後,親友紛紛前來弔唁,待死者的至親好友到齊之後,即行入殮儀式。入殮時,先將紙灰均勻撒在棺底,鋪上「蓋屍被」,再將死者挹入棺內,按迎臥睡式放置,蓋上「蓋屍被」,解開「絆腳線」,揭除「蓋臉紙」,塞緊四周,然後斜蓋棺材蓋。

封棺:出殯前,道士擎幡引孝眷繞棺三周,蓋棺,封子口,釘子母釘。俗謂此時為生離死別之時,喪眷大慟,嚎喪不止,滿堂悲悽。

出殯:俗謂「出葬」、「出柩」。啟靈時,孝子槓幡抱靈,跪於稻場(門前坪地),喪夫用喪繩托起棺材,一聲吆嗬,三進三退,抬至稻場,停於長凳之上,綁紮龍槓,喪家鳴放鞭炮,向外打掃靈堂。出殯隊伍按序排列,一般是扛幡抱靈孝子、靈柩、孝子、其他孝眷、鼓樂班子、送葬親友。出殯途中,鳴放鞭炮,拋丟錢紙(俗稱丟買路錢)。中途歇息日「落馬」,孝子跪拜。柩至墓地,繞穴三周,隨即安葬。葬畢,孝子沿出殯路線返回,安置靈位,俗謂「安靈」。至此,喪事結束。

弔唁:俗謂「作吊」。憑弔親友先放鞭炮,後弔唁死者,長輩看視,平輩作揖,晚輩跪拜,孝子陪弔。

超度:俗謂「做道場」、「做法事」。人死之後,孝子即請道士設置靈堂,超度亡靈。「法事」一般有迎神、開路、設靈、開生方、破地獄等。「法事」一般做1-7天不等,也有做「七七四十九天」的。

守孝:死者安葬之後,孝子要居喪,俗謂「守孝」。一般守「五七」(35天),做完「五七」為止。也有守一年的,做完「周年」結束。守孝期間,孝子不能艷裝,不能飲宴,不能娛樂,以至不能外出。

風俗風情

《安鄉硪歌》是一種獨具水鄉特色,在修堤打硪夯實泥土時演唱的一種民間歌曲,遍布於安鄉縣安福鄉、安凝鄉、下漁口鎮、黃山頭鎮等八鎮十二鄉,一、二農場,50個居委會,258個村民委員會,村村有硪工隊,組組有硪工員。

千百年來勤勞勇敢的安鄉人民為安居樂業,在修築臨洪大堤、夯土打硪時為統一勞動節奏,發出哼喊口令。並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不斷發展、完善,演變成現在的民間歌曲《安鄉硪歌》。

《安鄉硪歌》名稱來源於勞動工具石硪,而得其名,據史料記載,在明萬曆年間圍堤修垸就有硪歌伴隨其勞動,距今已有500多年傳承歷史。加之受荊楚文化的薰陶,與唐代出現的田歌、山歌、習俗歌的影響,使簡單的勞動口令逐漸形成了有節奏又有旋律的勞動號子。又受宋詞元曲的影響,演唱詞曲又有了很大的改進,至清代、民國初《安鄉硪歌》日趨成熟,由於年年修堤打硪,唱硪歌的人也越來越多,聲腔也越來越美,成了修堤工地一種不可缺少的勞動文化現象。

解放後人民政府大興水利,修堤護垸成了各家各戶的首要任務,每年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大堤上勞動,這樣一來對安鄉硪歌發展和完善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安鄉硪歌》是人們在長期的集體勞動生活中、在特定的勞動環境中形成的一種獨特的民歌演唱藝術形式。一人領唱,眾人幫腔。硪歌領唱者常常編唱一些反映打硪勞動生活、民間習俗、倫理道德、天文地理以及人物歷史的故事和民間傳說進行演唱。這些歌詞與勞動人們的情緒和精神狀態緊扣在一起。

安鄉硪歌有兩種類型。即飛硪歌和抬硪歌。飛硪、抬硪的歌詞互通,同一首歌詞既可用於打飛硪,也可用於抬硪。但硪歌曲調在節奏節拍及演唱風格略有不同。飛硪歌節奏舒展,音調開闊嘹亮;抬硪歌緊湊,音調結實有力。安鄉硪歌分兩大流派。在安鄉東南方居住的人群語言音調屬長沙方言,俗稱南鄉人。在西北部居住的人群語言音調屬北方方言西南官話,俗稱西鄉人。由於兩地方言語音調特徵直接作用於兩地硪歌音樂的音調結構,故而形成了南鄉、西鄉硪歌兩大流派。

《安鄉硪歌》具有獨特的表演形式。打硪是集體性很強的體力勞動,飛硪、抬硪均由8—12人拉着石硪的繩索或抬着石硪的竹槓,一上一下的夯實泥土。為了協調動作,統一勞動節奏,產生了特殊的演唱形式一人領眾人合,沒有樂器伴奏,聲腔的高低由領唱者自行定音。

《安鄉硪歌》流傳地域廣泛。不僅安鄉縣域內家喻戶曉,而且影響並流傳到與安鄉接壤的湖北省石首市、公安縣和湖南省的澧縣、津市市、南縣、、漢壽、鼎城區等八個區縣市。

一九五二年在荊江分洪工程中,中央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李先念等對此工程非常關注,調動解放軍十萬大軍、工人四萬人和十萬安鄉民工上工地,硪工隊數以千計。荊江分洪工地硪歌沖天,極大的鼓舞了部隊官兵及廣大民工的士氣,僅用70多天的時間荊江分洪工程即宣告落成。這一工程的落成震驚了全世界。硪歌取得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九五四年洪水淹沒了整個安鄉縣境,在人民政府的幫助和各兄弟縣市的支持下,一九五五年打響了興修水利的攻堅戰,幾十萬勞動大軍上堤修垸,使硪歌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與提高。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又使《安鄉硪歌》得到了更進一步的發展與完善,安鄉縣文化館的幹部抓住機遇,創作出不少緊貼時代步伐的、群眾喜聞樂見的硪歌歌詞,這個時期是《安鄉硪歌》發展的鼎盛時期。

九十年代初,北京電視台來安鄉進行過《安鄉硪歌》的採風和報道。

2006年,被定為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保護項目。

安鄉蚌舞是湖南省安鄉縣的漢族民俗舞蹈。

目前在安鄉以南的安德、安宏、深柳、陳家嘴、三岔河五個鄉鎮仍有傳承,民間較為盛行。它是一種有情節的、啞劇成份較多的舞蹈。以其淳樸的生活氣息,風趣生動的表演,樂觀明朗的情緒贏得了廣大群眾的喜愛,因此歷久不衰。

安鄉蚌舞在安鄉以南的安德、安宏、深柳、陳家嘴、三岔河五個鄉鎮仍有傳承,民間較為盛行。它是一種有情節的、啞劇成份較多的舞蹈。以其淳樸的生活氣息,風趣生動的表演,樂觀明朗的情緒贏得了廣大群眾的喜愛,因此歷久不衰關於《安鄉蚌舞》,群眾中有着幾種傳說:

相傳在南宋紹興年間,農民領袖楊麼在洞庭湖區舉行起義,濟貧民、殺惡人,為民除害,深受廣大漁民和農民的擁護。楊麼在楊旗嘴(今漢壽縣城附近)訓練水兵,並在此地打了一場勝仗。當地百姓們紮起蚌殼燈、蝦燈、魚燈等,載歌載舞歡慶勝利。後經歷代漢族民間藝人的不斷加工,逐漸演變成具有一定表演程式的舞蹈形式,在明末清初時還傳入宮廷。

傳說蚌殼姑娘是八仙之一的何仙姑所變,一天在海灘沐浴,呂洞賓見其容貌秀麗,邪念頓生,便化作一駝背、歪嘴、跛腳的小沙彌向她調情;當小沙彌近前時,蚌姑娘便大顯神通,狠狠地用蚌殼夾他的頭、手、足,使他疼痛難堪而退走。不久,蚌姑遇見一英俊漁郎,頓生愛慕之情。當漁郎捉蚌時,蚌姑故意夾着他的頭、手、足和他逗趣,但卻不加傷害。聰明的漁郎領悟了她的心意,便用漁網將她擒獲,從此二人結下了美好姻緣。

其三,說是洞庭湖畔有一漁夫,家境貧寒,年近四十尚未娶親。一次駕船出湖,捕得一隻大蚌。晚上,蚌殼張開,露出無數珍珠,照得屋內如同白晝,一位美麗的姑娘從蚌中飄然而出,便和漁夫作伴。凌晨,蚌姑對漁夫說:我是修煉千年的蚌精,念你勤勞忠厚,將珍珠留贈給你,我回水晶宮去了。說完,便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漁夫。不久,傳聞每夜都有一隻立着的大蚌出現在湖面上,殼內閃閃發光。漁夫驚喜尤分,便將他與蚌姑邂逅相遇的情形告訴了鄉親,並拿出珍珠來證實此事。從此,人們就認為遇風蚌姑是吉祥之兆,每到年節,紛紛扮演蚌殼,以求致富和幸福,從此便有了《安鄉蚌舞》。

作為一種古老的漢族民俗文化,安鄉蚌舞大多數為通過舞蹈動作和啞劇表演來敘述情節。安鄉蚌舞所表現的內容基本上是表現蚌姑戲謔漁翁,漁翁捕蚌未獲的生活情趣的。安鄉蚌舞一般為二至三人表演。由於內容的不同,所以出現了不同的表現形式及不同的人物形象。除蚌姑這個富有浪漫色彩的、以旦角妝扮的主要角色外,大多數節目都有丑扮的漁翁與搖旦妝扮的漁婆二人。

《安鄉蚌舞》都有簡單的情節,運用舞蹈、啞劇、手勢及面部表情等表現手段,樸實而又簡煉地塑造了各個富有個性的人物,它已具有民間舞劇的雛形,由於深受戲曲表演藝術的影響,因此在塑造人物上帶有戲曲行當的痕跡。

《安鄉蚌舞》的服飾根據不同人物,採用與戲曲行當相近的裝扮。道具除槳、漁網、扇各地相同外,蚌殼形狀也大都一致,只是裝飾上有簡有繁,有些地方的蚌殼還是透空的網狀,讓觀眾能透過蚌殼看到演員的表情及體態。

《安鄉蚌舞》2008年已列為常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欽鋒、劉曉芳為《安鄉蚌舞》傳承人。

安鄉三棒鼓

安鄉三棒鼓是一種以唱為主,打擊樂(鼓和小鑼)伴奏的漢族民間曲藝演唱形式,是明清時代出現的一個新曲種。

作為一種漢族民間藝術,安鄉三棒鼓演出時,兩人同台。一個掌鼓領唱,一個敲鑼幫唱。由於掌鼓人用的是三根小木棒邊拋棒邊擊鼓邊領唱,故稱三棒鼓。現分布在安鄉縣深柳鎮、大鯨港鎮、三岔河鎮、官壋鎮、安德鄉等。是安鄉民間比較活躍的一種民間曲藝品種。

安鄉三棒鼓以打擊樂鼓,小鑼為主要伴奏樂器,節奏乾淨利落,鏗鏘明快。鑼鼓點子稱三一五三一,如:|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安鄉三棒鼓唱詞的句式與字數,跟天津快板一樣。句式為四句一段,字數是五五七五,如:「提起三棒鼓,實在學得苦,三條褲子換面鼓,出門拜師傅」。

安鄉三棒鼓過去因洞庭水鄉十年九澇,收成頗少,有的藝人把它作為一種養身糊口的謀生手段,沿門乞討演唱。解放後人們安居樂業,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三棒鼓又成為漢族民間文化娛樂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除了四時八節的即興創作演出外,1978年在全市民間藝術會演時,安鄉縣文化館把安鄉民間三棒鼓《慶豐收》搬上了舞台,獲得團體第一名的好成績。大多數藝人如安德鄉的三棒鼓藝人還可以坐下來打書,如《二朵梅》、《五美圖》、《三娘教子》等傳統唱本,別有奇趣。[6]

風景名勝

黃山頭

黃山頭距安鄉縣城18公里,與湖北省公安縣黃山頭鎮接壤,西毗松滋河,東鄰虎渡河,北枕長江,南撫洞庭。境內有大小山峰個,主峰海拔268.8米。黃山頭有千里平川,一山獨秀之美稱。北有賴氏湖,南有東湖坳,西有明塘湖,東有黃天湖,自古素有「銀湖翠野一金山」的美稱。日本豐田町友好訪問團讚美黃山頭是「千里平原上的一顆明珠」。

黃山頭旅遊區屬中亞熱帶北緣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主峰東南坡,山勢陡峭,岩石裸露較多,森林植被主要有松、杉、檫、樟、楓香、水杉、池杉,以及竹類和木蘭科諸樹種,動物種類種以上,其中兩棲類、爬行類余種,鳥類有多種。

黃山頭水陸交通極為便利。水路有虎渡河、松滋河接長江人洞庭,往來的船舶下行可直達武漢、南京、上海,上行可至宜昌,穿三峽直通重慶;陸路四通八達。黃山頭乃歷代名人騷客的旅遊之地,早在晉代,一千六百多年前,黃山頭山巔寺廟矗立,香客如雲。更因黃山頭最具有江南平原風光的特點,歷代數不盡的才子佳人,英雄俊傑,遊歷至此。戰國時的屈原,梁朝的沈約,唐代的柳宗元,宋朝的范成大,明朝的袁宗道,清朝的陶澍等來此遊歷,留下了千古名篇。元朝顏耕道,明朝的吳宗儒,清代的趙純翁、潘湘等都題有《黃山賦》。明代的王世昌,夜宿黃山題有鐘聲低者遠,人語隔溪煙,置榻云為伴,烹茶夜飲泉,此霄河漢近,忘卻我非仙。

無產階級革命家彭德懷、賀龍等同志,早年曾在這裡從事革命活動,黃山頭也是革命老區之一。

湯家崗遺址

湯家崗遺址位於安鄉縣安全鄉劉家村7組,總面積3萬多平方米,於1977年發現,1978年、1990年、2007年省博物館和省考古研究所先後3次對該遺址進行了發掘,出土器物1000多件,1996年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省文物保護單位。其出土的文物已陳列省博物館,並多次在國內外展出,在中日合編的《中國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大型圖錄原始社會部分的圖片中,屬於湯家崗出土的珍品圖片占了一半。

湯家崗文化是長江中下游地區一支獨立的考古學文化。2001年《中國文物報》發表了著名考古學家郭偉民《洞庭湖區湯家崗文化與大溪文化特徵新認識》一文,認為湯家崗文化有着特定的地域、存在於一定的時間,並有着特定的器物,這些器物的形態特徵明顯區別於其他的考古學文化,肯定了湯家崗文化作為一種典型考古學文化類型的獨特地位。同時,考古學界認定屬於湯家崗文化的有:安鄉安障鄉劃城崗遺址下層、澧縣丁家崗遺址早期地層、澧縣城頭山遺址早期地層、華容劉卜台遺址第一期。

湯家崗遺址佐證了該地區是藝術神器白陶的故鄉。湯家崗遺址出土了不少白陶器物和白陶製作原料白膏泥。專家認為7000多年前的湯家崗不僅白陶工藝發達,而且已經成為白陶製作和傳播的核心區域。此前,在江蘇、浙江、廣東、香港等地都零星有類似的白陶出土,佐證了當時白陶的傳播路線為:以湯家崗為中心,沿長江、漢水、沅水、珠江向南北傳播,體現出了當時農業民族從內陸向沿海的遷徙路線。

湯家崗遺址證實了安鄉史前是一塊文明古陸。遺址發掘出的鹿角、動物殘骸及碳化稻米,反映了當時的生產方式和生活行為方式,證實了安鄉原來有森林,是一塊文明古陸,之後才逐漸演變成沖積平原。

湯家崗遺址體現了從古村落到古城的演變。湯家崗遺址第三次考古發掘時,在遺址的東北角和東南角發現了新石器時期的壕溝,壕溝內側發現有土圍子,經考證土圍子是和壕溝配套使用的,專家稱為「環壕土圍」。目前學界公認的觀點是:環壕土圍的出現,證實了考古界以前認定的在湖南境內彭頭山遺址發現的「環壕」和城頭山遺址發現的「城壕」中有一種過渡形態,代表了洞庭湖區環壕到城壕的演變過程,體現了聚落形態的變化,即從古村落到古城的演變。

湯家崗白陶中的夔龍是我國迄今出土器物中的龍形飾文的第一條龍。在湯家崗出土的器物中有一件夔龍紋白陶盤,是我國最早的模印工藝精品,這個龍的形狀似蛇似龍,蛇頭蛇身,鳥足虎尾,修長強勁,目光炯炯,活靈活現,經專家考證,是迄今為此我國出土器物中龍形飾文的第一條龍。

湯家崗遺址增添了「文化名城」歷史底蘊。考古專家談到以湯家崗遺址為代表的出土器物的特徵時,概括為:一是規模大。目前,安鄉境內已知的原始社會村落遺址有7處,夏商周春秋戰國至秦的文化遺存有20處,漢至唐文化遺存有18處,上至春秋戰國下至明清的古墓群有70處。二是時代早。距今已有7000多年。三是價值高。主要是學術價值,如湯家崗古文物與研究已選入大專院校的考古教材。四是精品多。出土館藏文物1890件中有國家一級文物17件,安鄉是全省國家一級文物最多的縣。如1993年在上海舉辦的全國文物精華展覽會上,我省有8件文物參展,其中離湯家崗遺址不遠的劉弘墓就參展了5件文物。五是影響大。如湯家崗遺址和劉弘墓出土文物曾多次在京、滬、港、台展出並隨國家組團到日本、新加坡、美國、加拿大展出,被國內外數十家媒體報道,嘆為觀止。

觀音寺

安鄉觀音寺地處縣城老城區,原名觀音閣,始建於唐,五殿一閣,壯麗威儀,歷數朝代,幾閱滄桑。今幸蒙盛世,堯天舜日,猶喜改革開放,宗教政策落實,觀音寺於1994年進入籌措修復期。1999年4月18日,當代高僧寶曇大和尚主持了大雄寶殿落成既佛像開光典禮,千年古剎觀音寺自此揭開了弘法利生新的一頁。

緣於佛教淨化人心、祥和社會、提升道德、造福大眾的巨大功用,安鄉觀音寺以其獨有的靈氣、普度眾生的慈悲聲名遠播,吸引了本地及周邊縣市眾多護法居士和善男信女。寺院晨鐘暮鼓,終日香火不斷,是為湘北佛教重地,城市宗教文明亮點。

珊珀湖濕地公園

安鄉因「左挹洞庭右接蘭澧,洞庭蘭澧諸水各安其流」而得名,水資源十分豐富,河網、湖泊密布,水產資源豐富。而其中的珊珀湖是湖南省內的第三大湖泊,水面寬闊,水質清新,風景秀麗,煙波浩渺,貌似內陸海洋。是西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的外圍及延伸和入湖咽喉,是整個洞庭湖濕地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調節洪水、保護入湖水質及動植物資源十分重要,是湘西北水上交通運輸的主要航道和樞紐,也是湘西北地域保護水源、淨化水質、調節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濕地。珊珀湖位於西洞庭上游,松滋河中支注入湖內,流向澧水注入西洞庭湖。這種水文特徵為珊珀湖濕地提供了豐富的水資源,孕育了種類繁多的生物物種資源。作為洞庭湖濕地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的區域。它不僅是夏候鳥、越冬候鳥重要的越冬地和停歇地,同時還是我省最重要的淡水魚類種質資源庫。盛產魚蝦,湖岸垂柳依依,湖上和湖邊可進行各種休閒和水上活動,並與豐裕示範片相鄰,形成了獨特的夢裡水鄉的鄉村休閒遊勝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