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守望之心

内容简介

《守望之心》是美国传奇女作家哈珀•李有生之年出版的第二部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出版后的五十多年间作家一直拒绝各种采访和社会活动,并宣称不会再写第二本书。2015年,《守望之心》出版,立刻成为了当年出版界的话题,创造了销售的奇迹,日销量达10万册。据说本书源自作者早年的手稿,李本人以为这份手稿早已遗失。《守望之心》的创作年代早于《杀死一只知更鸟》,讲述的是斯库特成年以后回到家乡探亲的故事,其中穿插了很多斯库特童年的回忆。在编辑的建议下,哈珀•李以其中的童年片段为基础,耗费十几年的时间创作了《杀死一只知更鸟》。

有人说《守望之心》是对《杀死一只知更鸟》的颠覆,然而从国外主流的评论来看,其实并不其然,阿迪克斯仍然是阿迪克斯,仍然是那个正义、理性的父亲,只是由于人与社会历史环境的复杂性,他对待不同的事情会有不同的态度。更多问题源于斯库特在成长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就包括了她对于父亲角色的定位。所以说,与其说这是一种颠覆,不如说是一种延续和丰满,和《杀死一只知更鸟》一样,《守望之心》也是人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课。其中的家庭关系,人步入成年后角色转换的阵痛,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以及始终贯穿其中的爱,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珍贵的成长经历。

毫不夸张地说,《守望之心》会是本年度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知更鸟”传奇的延续是不分国界的。

作者简介

哈珀·李,1926年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的门罗维尔。童年就读于当地的学校,后在亚拉巴马大学攻读法律。与著名作家杜鲁门·卡波特是从小的至交,《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迪尔,就是以他为原型的。

曾获包括普利策奖在内的多个文学奖项,并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多次受到总统的接见。《杀死一只知更鸟》更是入选“塑造美国的88本书”。

多年来一直隐居在老家,拒绝媒体采访和各种社会活动,终生未婚。

2016年,在位于门罗维尔的家中去世,享年89岁。

原文摘录

她的父亲有办法戳破他妹妹关于芬奇家族任何一员都天生高人一等的说教:他总是私下里郑重地告诉女儿剩下的故事,但琼·露易丝有时觉得,她窥见阿迪克斯·芬奇的眼中闪过一丝明白无误的鄙夷,要么那只是他眼镜的反光?她从没搞清楚过。 她差不多爱上了他。不,那是不可能的,她想,你要么爱,要么不爱。爱是这个世上唯一一件不含糊的事。无疑,存在不同类型的爱,但每一种都只有是和否两个结论。

书评

《杀死一只知更鸟》出版后的五十多年间作家一直拒绝各种采访和社会活动,并宣称不会再写第二本书。2015年,《守望之心》出版,一时轰动。

据说本书源自作者早年的手稿,李本人以为这份手稿早已遗失。《守望之心》的创作年代早于《杀死一只知更鸟》,讲述的是斯库特成年以后回到家乡探亲的故事。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一度非常痛苦。李打破了几乎所有《杀死一只知更鸟》里所做的人设,而且斯科特始终处于剑拔弩张的状态,与一切敌对。而这种敌对,恰又因为她尚为年轻,难以自恰,而衍生出了内里的激烈斗争。

在纽约生活后的斯科特,拥有一种大城市的优越感,对整个镇都有一种居高临下的蔑视和无所适从的出离。

她离经叛道,对现实不满时就用“在纽约…”作为自己立场的论据;她开始展现刻薄,恃宠而骄的同时,因父辈教育方式,有令人难以置信的知识面,而这些类同于在现在的科普教育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人一样,全面但不深刻;有逻辑,但并不严密。有时言语里,还免不了对最亲近的人的轻佻和挑衅。

这一切都那么眼熟。和归乡的我们的情感共通。哪怕国别不同,时代各异。

站在阅读角度你觉得她略微可恨,但实际上,真正面对被我们打上“落后”标签的父老乡亲和苍山旧水,我们比斯科特还要理直气壮得多。

被拉扯开的不仅是同家乡的空间距离,还有与童年的时间维度。再辅以去世的哥哥、远走欧洲的迪儿、日渐疏离的亲友和情感上倾向依偎、志向上却分道扬镳分道扬镳的竹马,她始终在怀旧和不满中,自我颠覆。

甚至最后,她虽然迈出了那一步,却也还未找到真正舒适的位置。

直到最后两章,作品渐入佳境。

如果说前段瓦斯泄漏一样的异物感让人不适,终于迎来核爆的这刻,无疑金句频出,酣然畅快——

“一个人可以内心澎湃 ,但他明白 ,温和的反应比公然动怒更有效 。一个人可以谴责他的敌人 ,但更明智的是认清他们 。”

“每个人身处的孤岛 ,琼 ·露易丝 ,每个人的守望者 ,是他的良心 。不存在集体良心这样的东西 …小姐 ,你生来有你自己的良心 ,一路走来 ,在某个时刻 ,你把你的良心像藤壶似的紧紧依附在你父亲的良心上 。你渐渐长大 ,当你长大成人后 ,你在不知不觉中把你的父亲与上帝混为一谈 。你从未把他看作一个凡人 ,有着凡人的心灵 ,也有凡人的缺点 ——我得向你承认 ,你也许很难看出来 ,虽然他犯的错误少之又少 ,但和我们每个人一样 ,他也会犯错 。你在情感上不健全 ,依赖于他 ,从他那儿获取答案 ,认定你的答案就是他的答案 。 ”

“当你碰巧发现他在做某些在你看来似乎与他的良心 ——你的良心 ——背道而驰的事时 ,你简直不堪忍受 ,甚至给你造成了身体上的不适 。生活对你而言成了人间地狱 。你必须杀死自己 ,或者他必须杀死你 ,使你能够作为独立的个体思考活动 。 ”

“偏执狂在遇到反对他见解的人时 ,会怎么做 ?他不让步 ,他拒绝通融 ,连听也不想听 ,一味抨击 。瞧你 ,你被世上最伟大的父爱搞得颠三倒四 ,所以你逃跑了 ,而且是没命地逃 。”

“偏见是一个贬义词 ,信念是一个褒义词 ,这两者之间具有某些共性 :它们的起始都是理性的终结 。 ”

“朋友在犯错时才需要你 ,琼 ·露易丝 ,他们在对的时候不需要你 ——”

像一场辩论赛,你充分了解了对阵双方——斯科特和她爱的父亲、叔叔、姑妈、亨利等人,甚至还把以卡波尼为首的路人姿态看了一个遍(待客的虚礼与其说伤害了斯科特的感情,不如说伤害了斯科特的认知)。

你肯定有自己的站队,但另一方,却也“听着挺在理的样子”。即使幼稚如斯科特喊出“狗杂种”的字眼,即使为了逼她面对阿蒂亚斯说出“随你的吧”这样轻飘而残忍的话,即便杰克叔叔前后两次,要么走玄学,要么走心理暗示,大彻大悟到透出一股“立场已不重要”的道教意味。

而书的真正宗旨正躲在这一切的后面呢——灵魂和思想的断奶,发生在人真正长大之后,伴随着冲击、溃败、塌陷,要挣脱要匡正要牺牲,而后才真正踏踏实实地,踩在这个土地上;没有捷径,不可速成,既痛苦,又缓慢。

但它无可替代。此后,你是你自己的眼耳口鼻,你是你自己的心。

你继承了长辈的血脉,沿袭了他们的光荣,沾染了他们的习性;像被他们拌匀的陶泥,在他们的双手下延展开去…

而后在炼狱般的高温中,烧成你自己的瓷。

ps,政治立场上我依然站阿蒂亚斯。

“杰斐逊认为 ,完整的公民资格是一项特权 ,应该是每个人靠努力获得的 ,而不是某些随便给予或随便接受的东西 。在杰斐逊看来 ,一个人不能只因为他是人而享有投票权 。他必须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投票 ,对杰斐逊来说 ,是人为自己争取到的一项宝贵特权 ,在一种 ——一种相互宽容 、互不相扰的经济体系下 。 ”

简直漂亮到值得我为它倒立鼓掌,精英主义+等级制度说得如此委婉。正义与否不论,说理方式满分。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