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威村的雨季
遊戲 |
本書是作者「背包十年」系列的第四本書。與之前的旅行遊記不同的是,本書是一個完整而深入的有關夢想與希望的故事。
2008年,而立之年的小鵬對夢想產生了動搖,「是不是該做點正事兒了」是他每天要思考十幾遍的事情。他背包前往湄公河,這一次,要麼為旅行畫下句號,要麼整理好夢想重新出發。
老撾的孟威村,一個不通電、沒有網絡、沒有信號的「世外桃源」,這裡的孩子有純真的笑臉,小沙彌流露出本性的歡快,村婦質樸而淳良,一切看上去都是那麼美好。可他卻險些喪命在一個電閃雷鳴的暴雨之夜。這個故事就像暗夜中的爐火——黑暗與光明總是相伴而生。旅行如此,人生如此,萬事萬物皆是如此。
《背包十年》作者小鵬十年前就想講出口的故事,十年後才有勇氣完整寫下來。「想獲得內心的平靜,就一定要穿越茫茫黑暗。」預售享親筆簽名本。
目錄
基本內容
作品名稱:孟威村的雨季
包裝:封面+護封
開本:32
出版日期:2017-10-1
字數:170千字
作者:小鵬
頁數:256
定價:42.0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書號:978-7-5086-7967-9
作者簡介
小鵬,作家、職業旅行者、青旅掌柜。
大學畢業後一直在路上,背包至今,為在路上的人造了兩座夢想中的客棧,取名「背包十年青年公園」。而他,還是那個追夢人。
推薦
《孟威村的雨季》是我和小鵬合作的第四本書。
在我的編輯生涯中,從來沒有一位作者能一直合作這麼久,不離不棄這麼多年。要麼是出了書,不紅,於是相看兩厭,彼此一拍兩散。要麼是把作者捧紅了,身價水漲船高,開始嚮往更好的平台,掉頭而去。
只有小鵬,《背包十年》火速爆紅後,無論多少出版機構來挖都毫不動搖,又堅定不移地跟我簽了第二本,第三本,甚至更多。
從《背包十年》到《我們為什麼旅行》到《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再到這本《孟威村的雨季》,從2010到2017,七年間,我們都經歷了心態上的成熟與成長。
2010年,第一次見小鵬,在狹小的會議室,他拿出一個筆記本電腦,說要給我看點東西。說着話,他還把燈關了,我有點緊張地問你要幹嗎,這時我就看到屏幕亮了,視頻開始播放,關於他在全世界背包旅行的足跡,配樂一響我就坐不住了,眼淚在眼眶裡打轉,礙於人多,拚命死忍才克制住了。
那首歌,那個旋律,我到今天還記得:鮑伯·迪倫的《forever young》。
「願你勇敢無畏,願你永遠年輕,永遠年輕,永遠年輕。」
《背包十年》上市後以火爆速度躥紅,意料之中又意料之外。那一年,中國還沒有背包客的概念,旅行是個新鮮事,更別提把旅行當職業。小鵬是我南開校友,一個地道的天津男孩。匪夷所思的是,他沒有天津人的戀家性格,畢業十年,我們選擇規行矩步,按部就班,而他,卻踏上一條吉凶未卜的行者路,恨不得與《國家地理》雜誌私奔,走到天涯海角,隨夕陽消失,永不回來。
整整十年,他沒有做過固定的工作,只是不斷上路,旅行,今天在撒哈拉沙漠艱難跋涉,明天又跑到北極欣賞美到極致的歐若拉。我很好奇的是,這十年來他如何堅持,如何克服巨大的不安全感,明天的早餐,到底在哪裡?
可以驕傲地說,《背包十年》的出版,帶動了中國真正的旅行潮流。那之後,大批旅行書紛至沓來,全是背包客,全是環遊世界,全是辭了職,休了學,棄了業,全是苦哈哈風餐露宿標榜性格,全是找不着自我了只能憋着上路,全是旅行回來就療愈了踏實了收穫了充實了。真的還是假的?
再之後,想都想得出來,旅行書經歷了從蜂擁而至到打入冷宮的殘酷過程,迅速變成明日黃花。
不管市場如何變化,只有小鵬依然還在,就像堅持旅行一樣,一直堅持創作,踏遍世界每寸土地,看遍世間美景,找到旅行的意義,又開始選擇回家的路。從《我們為什麼旅行》到《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他不停筆地寫了一本又一本,還抽空實現了他的又一個夢,造青旅——背包十年青年公園。
但我最念念不忘的,還是2010年第一次見他時,他講的那個故事——孟威村的雨季。
他說那裡是世外桃源,民風淳樸,但是他被黑店老闆追殺,險些死在孟威村那個狂風驟雨的黑夜。
只有走過最黑暗之處,才懂得一線光的可貴。就像《肖申克的救贖》中,安迪在大雨傾盆之夜,爬過骯髒污濁的下水道,在惡臭的污水中爬了整整一夜,逃出生天,成功越獄,在陽光燦爛的海灘上,和他的老友緊緊擁抱,慶祝重獲自由。
孟威村的那一夜,對小鵬有着同樣的意義,之後的路,豁然開朗,原本打算中斷的職業旅行生涯,有了新的起點。
雨季之後,一切終將不同。
大多數人,25歲已是中年,個個肩上扛一副枷鎖,把工作視為苦役,日日消磨。青春比任何事物都短,漸漸成熟,謙卑,寬容,矜持,看化,壯志全部消磨,人更浮於事,公車更擁擠。直到老得不能上班,被公司勒令退休,細胞疲勞,崩潰下來,開始指手畫腳地批判所有新鮮事物,永遠不能暢快如意。
而小鵬在而立之年經歷的這個故事,或許能給我們提提氣,找到點振作的理由。孟威村發生的種種,有如神明的指引,而他在那裡遇到的每個人,每件事,無不帶着些冥冥中的昭示,帶領他穿越茫茫黑暗,終於找到光明的方向。
再乖再聽話,人還是要老的。年輕時不如好好放縱一次,享受當下的快樂,即使不死,也如在天堂。
內容提要
2008年上半年,小鵬30歲,他的背包之旅即將終止……
人過30,該做點正經事了,要不要向同齡人看齊?
立春一過,城市裡還沒有什麼春天的跡象,但是風真的就不一樣了,總覺得會發生點什麼。
最後一次上路,要麼畫下句號,要麼重新出發。
老撾的孟威村,一個不通電,沒有網絡,沒有手機信號的「世外桃源」。
這裡的孩子有純真的笑臉,小沙彌流露出本性的歡快,村婦質樸而淳良,一切看上去都是那麼美好。
可他卻險些喪命在一個電閃雷鳴的暴雨之夜。
這個故事就像暗夜中的爐火——黑暗與光明總是相伴而生。旅行如此,人生如此,萬事萬物皆是如此。[1]
精彩書摘
當我們做出一個決定時,這僅僅是一件事的開始,就像跳進了一條激流之中,沒人能預言激流將把我們帶到何方,可能是連做夢都想不到的地方。
只有關注當下,你才能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大家千辛萬苦去尋找的桃花源,並不存在於某個具體地方,而只存在於我們心裡。有些人永遠找不到——因為他們從不曾聽見自己內心的聲音;有的人曾去過,可離開後再也不復得路——這些是忘了初心的人;還有人就住在桃花源里——因為他們永遠聽從內心聲音而活。
我相信通過仰望星空這個動作,大腦中的宇宙跟真實的宇宙會聯到一起,介質就是天上的星星和我們的眼睛。此時腦子裡出現的不再是生活中的雞毛蒜皮,而是跟遙遠、浩瀚、神秘對應的腦電波。星光雖然微茫,卻能為我們指路,不僅是腳下的路,更是心中的路。
蒼茫草原之上,我們只是一束微光。是的,我們只是一束微光,希望它能照亮你的遠方。
夢想是個多麼美妙的詞,可一旦被它綁架,那就一點都不美了。這是我活到30歲才明白的道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