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女心
剧目介绍
越剧《孝女心》吕仲编剧。写古代商人张世雄续妻杨氏悍甚,虐待前室所生子廉民、女文娟。一日,杨氏正在凌虐子女时,世雄回来向妻婉劝,始获免。世雄即日出外经商,杨氏与旧欢李贵往来,被廉民所见,杨氏惧事发,遂灭口。文娟以老父不归,弟不知存亡,自身又受继母折磨,痛不欲生,往母墓泣述后图自缢,幸为吴老夫妻路过相救,同返吴家暂居。120吴老友人之子周振东亦为继母所凌,避居吴家,文娟与振东同病相怜,遂生情愫。振东上京赴考得中进士荣归,向文娟求亲,吴老夫妇亦来撮合,遂缔良缘。廉民被逐,受冻倒地,亦为萧翁所救,萧翁见廉民喜爱,招赘为婿,令其勤读,亦高中。一年后,世雄返家,不见子女,问杨氏,诳称病死,穷诘婢女,则回答病症不同,婢女进退两难,自缢而死。杨氏勾串李贵贿县令,诬告世雄逼奸婢女致死,世雄屈打成招,当即入狱。新县令上任,县令夫人文娟闻狱中哭声,探监始知其父,返衙见振东嘱其设法,振东以既定案,难重判,允文娟代写状纸,至按院处呜冤。按院即张廉民,见鸣冤人乃姐改妆,延入后堂,始知蒙冤者实为老父,县令即系姐丈也。乃设法为世雄脱罪,骨肉共庆团聚。
《探监》折子戏是《孝女心》中一折。写新上任县令夫人张文娟闻狱中哭声,夜晚前来探监,问那位啼哭的老犯人张世雄,经盘诘,始知犯人竟是己父。
中国戏曲
戏曲是我国传统戏剧的一个独特称谓。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埙(1240-1319),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人所说的“南戏[1]”、“戏文”、“永嘉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戏曲最显著、最独特的艺术特点就是“曲”,“曲”主要由音乐和唱腔两部分构成,辨别一个地方戏剧种主要依靠声腔、音乐旋律和唱念上的地方性语言,如:四川的川剧、浙江的越剧、广东的粤剧、河南的豫剧、陕西的秦腔、山东的吕剧[2]、福建的闽剧、湖北的汉剧、河北的评剧、江苏的昆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