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德昭
孫德昭,鹽州五原(今陝西定邊)人,唐末禁軍將領。
- 唐昭宗在位時,任左神策指揮使。光化三年(900年),宦官劉季述等廢黜昭宗,立太子李裕。
- 崔胤說服孫德昭出兵,擊敗劉季述,擁唐昭宗復位。以功任同平章事,充靜海節度使,賜名李繼昭,繪像於凌煙閣。
- 後投靠朱溫,後梁建立,官至左金吾大將軍。
目錄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孫德昭是鹽州五原人。他的父親孫惟最,具有雄才大略。黃巢攻陷長安時,孫惟最率領鄉里的子弟,得到義兵一千人,向南攻黃巢於咸陽,興平州將認為他的行為很雄壯,把州兵兩千人增派給他。因為他參與破賊有功勞,拜為右金吾衛大將軍。朱玫在京師作亂,唐僖宗到興元,孫惟最率兵攻擊賊軍。累官升任墉州節度使,留在京師擔任護衛。墉州將吏到京城請求孫惟最到鎮赴任,京師百姓幾萬人和神策軍又攔路挽留他,不能出行,改為荊南節度使,在京師處理事務,分管神策軍,號稱「扈駕都」。這時,京師動亂,百姓都靠他作為保障。
孫德昭因父親恩蔭被任為神策軍指揮使。光化三年,劉季述廢黜唐昭宗,把他幽禁在東宮,宰相崔胤策謀恢復昭宗帝位,暗中派人尋求可以共同成就事業的義士,孫德昭於是和孫承誨、董從實響應崔胤,崔胤撕下衣襟來書寫盟約。天復元年正月初一,還沒有天亮,劉季述將要上朝,孫德昭茌路旁埋伏甲兵,攔擊他的車馬把他殺掉,孫承誨等人分別搜索他的全部餘黨。唐昭宗聽見外面喧譁,非常恐懼。孫德昭馳馬趕到,敲門說:「劉季述被殺了,皇帝應當復位!」何皇后呼喚道:「你可進獻逆賊的頭來!」孫德昭把劉季述的頭扔進去。不久孫承誨等人都取來劉季述餘黨的人頭進獻,唐昭宗相信了他們。孫德昭打破門鎖救出唐昭宗,登上丹鳳樓復位,因功拜為靜海軍節度使,賜姓李,號稱「扶傾濟難忠烈功臣」,和孫承誨等人都拜為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在凌煙閣懸掛畫像,都留在京師,號稱「三使相」,受到皇帝恩寵,無人能比。
這時,崔胤正打算誅殺唐的宦官,在外和梁交結作為依靠,而宦官也倚仗李茂貞作保護,梁、岐兩方交相爭鬥。冬十月,宦官韓全誨劫持唐昭宗到鳳翔,孫承誨、董從實都隨行,而孫德昭獨親附梁,於是率兵護衛崔胤以及百官保衛東街,催促梁兵西進,梁太祖頗為感激他親附自己,拿龍鳳劍、鬥雞紗送給他。梁太祖到華州,孫德昭以軍禮在路旁謁見。梁太祖到京師,表奏孫德昭為同州留後,將要出行,京師百姓又請求把他留下,於是任為兩街制置使。梁兵包圍鳳翔,孫德昭把他的士兵八干人歸屬梁太祖,梁太祖更加感激他,讓他先到洛陽,賜給一處上等住宅。唐昭宗東遷,拜為左威衛上將軍,因病免職。梁太祖登位,用烏銀帶、官袍、笏板、名馬賞賜他。病稍痊癒,任命為左衛大將軍。梁末帝登位,拜為左金吾大將軍而死。孫承誨、董從實到鳳翔,和宦官們一起都被殺死。[1]
史料記載
- 《新五代史·孫德昭傳》
人物專題
參考資料
- ↑ 《新五代史·卷四十三》:孫德昭,鹽州五原人也。其父惟最,有材略。黃巢陷長安,惟最率其鄉里子弟,得義兵千人,南攻巢於咸陽,興平州將壯其所為,益以州兵二千。與破賊功,拜右金吾衛大將軍。朱玫亂京師,僖宗幸興元,惟最率兵擊賊。累遷鄜州節度使,留京師宿衛。鄜州將吏詣闕請惟最之鎮京師民數萬與神策軍復遮留不得行改荊南節度使在京制置分判神策軍號「扈駕都」是時,京師亂,民皆賴以為保。 德昭以父任為神策軍指揮使。光化三年,劉季述廢昭宗,幽之東宮。宰相崔胤謀反正①,陰使人求義士可共成事者,德昭乃與孫承誨、董從實應胤,胤裂衣襟為書以盟。天復元年正月朔,未旦,季述將朝,德昭伏甲士道旁,邀其輿斬之,承誨等分索餘黨皆盡。昭宗聞外喧譁,大恐。德昭馳至,扣門曰:「季述誅矣,皇帝當反正!」何皇后呼曰:「汝可進逆首!」德昭擲其首入。已而承誨等悉取餘黨首以獻,昭宗信之。德昭破鎖出昭宗,御丹鳳樓反正,以功拜靜海軍節度使,賜姓李,號「扶傾濟難忠烈功臣」,與承誨等皆拜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圖形凌煙閣,俱留京師,號「三使相」,恩寵無比。 是時,崔胤方欲誅唐宦官,外交梁以為恃,而宦官亦倚李茂貞為捍蔽,梁、岐交爭。冬十月,宦者韓全誨劫昭宗幸鳳翔,承誨、從實皆從,而德昭獨與梁,乃率兵衛胤及百官保東街,趣梁兵以西,梁太祖頗德其附己,以龍鳳劍、鬥雞紗遺之。太祖至華州,德昭以軍禮迎謁道旁。太祖至京師,表同州留後,將行,京師民復請留,遂為兩街制置使。梁兵圍鳳翔,德昭以其兵八千屬太祖,太祖益德之,使先之洛陽,賜甲第一區。昭宗東遷,拜左威衛上將軍,以疾免。太祖即位,以烏銀帶、袍、笏、名馬賜之。疾少間,以為左衛大將軍。末帝立,拜左金吾大將軍以卒。承誨、從實至鳳翔,與宦者俱見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