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孔索(英語:Konso),位於衣索比亞

2011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登錄名稱為孔索文化景觀(英語:Konso Cultural Landscape),面積約為23,000公頃。

目录

歷史簡述

 
孔索文化景觀
來源網站UNESCO

孔索位於海拔1650公尺、乾旱的孔索高地,附近有季節性的Segen河流過。

孔索的特色在於廣闊的乾石的梯田(當地稱Kabata),這表現出人類為了生存在乾燥、堅硬的岩石地的環境中進行的努力,至今已傳承21代(約400多年)。

梯田可減少土壤流失,除了收集水外還可以排出多餘水分,而山丘上的設有石牆,最高達5公尺。

坐落於高地的平原或丘陵的山頂上,有著被防禦性的石牆(kanta)包圍的城鎮與民居(Paletea)。

城鎮中的文化中心(Mora),在孔索人的生活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有些城鎮中甚至有多達17個Mora。

採石場採石、運輸並豎立起象徵世代傳承的石碑(daga-hela或Olayta),這使的孔索文化成為最後的巨石文化(megalithic)之一。

傳統的森林是作為祭祀領袖和醫療的地點,而位於森林中或附近的水庫是集合眾人之力建造,並向梯田一樣有著非常特殊的文化習俗來維護。

由硬木雕成的擬人化木雕(Waka),用以紀念尊敬的社區成員或特別的英雄事件,這對於逐漸消失的喪葬傳統而言,是一種極為特殊的見證。 [1][2][3][4]

登錄基準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登錄基準中的以下2點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ii):在一段時間或某一世界文化範圍內,就建築、技術、紀念性藝術、城市規劃或景觀設計的發展,展現出重要的人類價值觀交流。
孔索文化景觀融合了壯觀的乾石的梯田作品,而創作這些作品的孔索人仍在持續的使用。這證明了為因應惡劣的環境中,在超過230平方公里的區域中所付出的巨大努力,這是人類取得的重大成就的案例。這些石梯田與中間的防禦工事間的聯繫是獨特的文化景觀,這也見證了豎立石碑的生活傳統。孔索人立碑是用以紀念並象徵著責任,從老一輩轉移到了年輕一代。孔索是最後一批豎立石碑的人,因此他們的持續保持並見證著非凡的文化傳統。
(v):是傳統人類居住、土地或海洋利用的典範,代表了一種(多種)文化或人類與環境的互動,尤其是在不可逆的變化影響下變得更為脆弱。
乾石的梯田與孔索之間緊密的關係、高度組織化的社會體系,是基於傳統與共同價值觀和人類聚落的典範。乾石梯田表現出對適應複雜環境的策略,而建造這些石製梯田所需的勞力需要群體間強大和統一的凝聚力。與環境的互動需要傳統與當地人的工程知識,來進行養護工作。[1]

視頻

孔索文化景觀

參考來源

  1. 1.0 1.1 Konso Cultural Landscape. UNESCO. [2020-02-27] (英语). 
  2. KONSO CULTURAL LANDSCAPE - ETHIOPIA. African World Heritage Sites. [2020-02-27] (英语). 
  3. Konso Cultural Landscape.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Tourism. [2020-02-27] (英语). 
  4. THE KONSO PEOPLE. Tourin Ethiopia. [2020-02-27]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