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太白貝母

中文名稱:太白貝母

拉丁學名:Fritillaria Taipaiensis P.Y.Li

別稱:太貝

界:植物界

門綱:被子植物門、單子葉植物綱

亞綱:百合亞綱

目科:百合目、百合科

屬:貝母屬

分布區域:中國陝西、甘肅、四川等地。

太白貝母是貝母屬多年生草本,高30~50cm。花黃綠色,無方格斑,花被片先端邊緣有紫色斑帶,葉關苞片不捲曲。鱗莖扁卵圓形或圓錐形,直徑0.6~1.2cm,高4~8mm。表面白色,較光滑。外層兩枚鱗葉近等大,頂端開裂,底部平整。味苦。

目錄

形態

植株長30-40厘米。鱗莖由2枚鱗片組成,直徑1-1.5厘米。

葉通常對生,有時中部兼有3-4枚輪生或散生的,條形至條狀披針形,長5-10厘米,寬3-7(-12)毫米,先端通常不捲曲,有時稍彎曲。

花單朵綠黃色,無方格斑,通常僅在花被片先端近兩側邊緣有紫色斑帶;每花有3枚葉狀苞片,苞片先端有時稍彎曲,但決不捲曲;花被片長3-4厘米,外三片狹倒卵狀矩圓形,寬9-12毫米,先端渾圓;內三片近匙形,上部寬12-17毫米,基部寬3-5毫米,先端驟凸而鈍,蜜腺窩幾不凸出或稍凸出;花葯近基着,花絲通常具小乳突;花柱分裂部分長3-4毫米。

蒴果長1.8-2.5厘米,棱上只有寬0.5-2毫米的狹翅。花期5-6月,果期6-7月。[1]

生長環境

喜陰涼濕潤氣候,耐寒、怕炎熱、怕乾旱、怕污水。以土質結構疏鬆、透水性良好、含腐殖質高的黑沙土上生長最好。適宜的生長溫度為5~24℃。一般生長在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山坡草地和山脊。

分布地域

分布於中國陝西(秦嶺及其以南地區)、甘肅(東南部)、四川(東北部)和湖北(西北部)。生於海拔2400-3150米的山坡草叢中或水邊。

藥用價值

太白貝母 ,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產地範圍為陝西省寶雞市太白縣咀頭鎮現轄行政區域。

性味:苦甘,微寒。

功能:主治潤肺,化痰,止咳。治肺熱咳嗽,支氣管炎,咳痰不利。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

複方治支氣管炎:太白貝母、桔梗各三錢,甘草二錢。水煎服。

摘錄《中藥大辭典[2]

產地介紹

太白縣位於陝西省西部,寶雞市東南,因秦嶺主峰太白山在境內而得名。總面積278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8萬畝。全縣轄5鄉5鎮,89個行政村,總人口5.19萬。縣城駐地咀頭鎮,海拔2500米,東距西安市210公里,北距寶雞65公里,距西寶高速公路45公里。[3]

繁殖方法

鱗莖繁殖

7-9月間收穫時,選擇無創傷病斑的鱗莖作種,用條栽法,按行距20厘米開溝,株距3-4厘米,栽後覆土5-6厘米。或在栽時分瓣,斜栽於穴內,栽後覆蓋細土、灰肥3-5厘米厚,壓緊鎮平。

種植方法

1、種子培育與處理:太白貝母以種子繁殖為主。

(1)培育種子:6-7月採挖貝母時,選直徑1厘米以上、無病、無損傷鱗莖作種。鱗莖按大、中、小分別栽種,做到邊挖邊栽。每畝用鱗莖100公斤。也可穴栽,栽後第2年起,每年3月出苗前,噴鎮草寧,4月上旬出苗後,及時拔除雜草。並施稀人畜糞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再施1次追肥。7-8月,果實飽滿膨脹,果殼黃褐色或褐色,種子已干漿時剪下果實,趁鮮脫粒或帶果殼進行後熟處理。

(2)種子後熟處理:帶殼種子,用過篩的細腐殖土,含水量低於10%,一層果實一層土,裝透氣木箱內,放冷涼、潮濕處。脫粒的種子,按1:4(種子:腐殖土)混合貯藏室內或透氣的木箱內。貯藏期間,保持土壤濕潤,果皮(種皮)膨脹,約40天左右,胚長度超過種子縱軸2/3,胚先端呈彎曲。完成胚形態後熟。可播種。

2、播種:9~10月下雪前播種(太白貝母,下同)。條播、撒播或用蒴果分瓣點播均可。

(1)條播:於畦面開橫溝,深1.5-2厘米;將拌有細土或草木灰的種子均勻撒於溝中。覆蓋篩細腐殖土3厘米,並用山草或無葉樹枝覆蓋畦面。每畝用種子2-2.5公斤。

(2)撒播:將種子均勻撒於畦面,以每平方米3000~5000粒種子為宜。覆蓋同條播。

(3)點播:趁果實未乾時進行。將未乾果實分成3瓣,於畦面按5-6厘米株行距開穴,每穴1瓣,覆土3厘米。此法較費工,但出苗率高。

參考資料

  1. 太白貝母,中醫世家
  2. 太白貝母,中醫世家
  3. 太白貝母的功效與作用,大眾養生網,2014-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