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地球动力学
天文地球动力学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术语。
历史名词是历史上曾出现的事件及事物的名称[1],例如“禅让”,传说古代实行举荐贤能之人为首领继承人的一种制度,据文献记献:有尧举舜、舜举禹[2]、禹先举皋陶、皋陶死禹又举益等历史故事。
目录
名词解释
天文地球动力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地球动力学研究地球的整体性或大尺度形变和运动的动力学过程,包括地球的形状变化、地壳的形变和运动、地球磁场和重力场的起源、变化等等。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空间对地观测技术(VLBI、SLR、LLR、GPS等)得到迅猛发展,使得测量地球的整体性和大尺度运动变化的精度有了数量级的提高,也使得对地球各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地幔、地核)运动变化的分别研究发展到把地球各圈层看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研究其间的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机理,从而形成了天文学与地学(地球物理学、大地测量学、地质学)以及与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等的交叉学科――天文地球动力学。
天文地球动力学除了用天文手段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地探测和研究地球整体和各圈层物质运动状态之外,还包括建立和维持高精度地球和天球参考系;综合研究地球和其它行星的动力学特性及动力学演化过程;空间飞行器的深空探测、精密定轨和导航定位等的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代空间技术数据处理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相应的大型软件系统的建立和应用等等。
因此天文地球动力学是一门兼具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综合性学科。
天文地球动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地球自转变化(地极移动和日长变化)的检测、分析和预报,自转变化的激发机制研究,海潮和固体潮的检测,天文常数测定等;
全球板块运动和区域性地壳形变的测定和研究,地心位置和运动的测定,地面台站相对地心的位置和运动的测定和研究,地球参考架的建立和维持的研究;
恒星和致密射电源的位置和自行的测定,天球参考架的建立、扩充和维持,各种天球参考架的比较和连接的研究;
空间飞行器精密定轨理论和应用的研究,GPS导航、定位和空间天气与气象学应用的研究;其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如北斗、加里略等)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海平面变化的检测、分析和成因研究;海洋环流模型的建立、模拟和验证;
地球重力场的检测、模拟,和精密重力场模型的建立研究;用重力场模拟数据反演地表(大气、海洋、水文和冰层)和内部(地幔对流)质量迁移过程,以及与地球长期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
行星地球内部结构、流体和磁流体动力学过程和耦合机制研究,以及它们在其它类地和类木行星上的应用研究;
各种空间技术的观测和数据处理的理论、误差分析、数据处理软件系统的建立和改进研究;
各种观测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数据库建立、维护和应用等。
参考文献
- ↑ 文字记载前的1500年的历史都发生了什么,搜狐,2020-10-14
- ↑ 尧舜禹时期之中国和大禹之都及夏代都城之变迁,搜狐,2018-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