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鳞巢蕨
大鳞巢蕨(学名:Neottopteris antiqua (Makino) Masamune)是铁角蕨科,巢蕨属蕨类植物。植株高可达100厘米。根状茎直立,木质,深棕色,鳞片阔披针形,先端渐尖,薄膜质,深棕色,叶簇生;木质,上面有阔纵沟,表面平滑不皱缩,两侧有狭翅,叶片阔披针形,先端渐尖,主脉两面均隆起,上面下部有阔纵沟,暗棕色,光滑;叶革质,孢子囊群线形,囊群盖线形,厚膜质。
分布于中国、海南、云南、台湾, 也分布于韩国及日本。附生在海拔850米的山谷林下岩石上或树干上。
大鳞巢蕨形态独特,株形优美,宜种植于花盆中,盆植于居室、庭园、宾馆内。
目录
大鳞巢蕨形态特征
大鳞巢蕨植株高80-100厘米。根状茎直立,粗短,木质,粗约2厘米,深棕色,先端密被鳞片;鳞片阔披针形,长约1厘米,先端渐尖,全缘,薄膜质,深棕色,稍有光泽。叶簇生;柄长2-7厘米,粗约7毫米,禾秆色或暗棕色,木质,干后下面为半圆形隆起,上面有阔纵沟,表面平滑不皱缩,两侧有狭翅,基部被阔披针形深棕色鳞片,向上光滑;叶片阔披针形,长75-98厘米,先端渐尖,中部最宽处为6.5-8.5厘米,向下逐渐变狭而长下延,叶边全缘并有软骨质的狭边,干后略反卷。主脉两面均隆起,上面下部有阔纵沟,表面平滑不皱缩,暗棕色,光滑;小脉两面均稍隆起,斜展,分叉或单一,平行,相距约1毫米。叶革质,干后棕绿色或浅棕色,两面均无毛。
孢子囊群线形,长3-4厘米,生于小脉的上侧,自小脉基部以上外行达离叶边不远处,彼此以宽的间隔分开,叶片下部通常不育;囊群盖线形,浅棕色或灰棕色,厚膜质,全缘,宿存。[1]
大鳞巢蕨生长环境
附生在海拔850米的山谷或树干上。 野生的大鳞巢蔗常生长于林荫下的岩石上,对岩石上的土层厚薄要求不高。
大鳞巢蕨产地生境
大鳞巢蕨繁殖方法
孢子繁殖:如需大量繁殖大鳞巢蕨,可取其孢子进行孢子繁殖.剪下孢子成熟的叶片(孢子囊群深色),下垫光滑纸张置于室内自然阴干,待其孢子囊开裂后,收集孢子.取小瓦盆下置小石子,上覆盖3-4厘米厚的泥炭土压实后夕置于浅水中吸足水后,将孢子播于盆内表面,再用薄膜罩起,置于射光的环境条件下,二星期左右盆土表面变绿,即形成孢子体,80天左右,可形成小孢子体,将小孢子体分别移植到小瓦盆中,用腐殖土炼苗,以后渐渐视植株生长情况,更换较大的瓦盆,用这种简便的方法,即可获得大量的幼苗。[2]
大鳞巢蕨栽培技术
移栽及栽培方法大鳞巢蕨宜于冬春季从野外移植栽培,但春季至迟不过5月底幼叶萌生之前,引种时尽量少伤不定根,视植株大小适当带回土球,盆植时剪去下部老叶,仅留10片左右的叶子,并浇足水,置于荫蔽处,其成活率很高。大鳞巢蕨对土壤的要求很高,盆植时要用中性腐殖土.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培育的植株叶色翠绿,反之酸性易板结的土壤使叶色发黄.大鳞桌蕨耐荫,但其对强光亦有一定的忍耐力,室内盆栽亦应有较充足的散射光。大鳞巢蕨要求土壤湿润、水份允足,忌畏积水,以免引起烂根烂茎,叶片变薄下垂。大鳞巢蕨在冬季应减少浇水,每年春季新叶萌发之后,应剪去下部泛黄和孢子囊群变黑褐色的老叶,保持株形美观,每株长年保持30-40片为宜,通常不需另外施肥,若叶色发黄,可施少量混合花肥。总之,在土壤疏松肥沃,水份适当,较荫蔽的条件下正常生长。[3]
大鳞巢蕨主要价值
环境:大鳞巢蕨在岩石上的生长,有利于落叶的堆积与岩上腐殖土层的形成,大鳞巢蕨耐荫、喜潮湿的土壤,在野生状态下,其乌巢状的空窝可容纳枯枝败叶,起保持水份的作用。
观赏:大鳞巢蕨形态独特,株形优美,直立的根状茎粗短,宜种植于花盆中,该族叶片挺拔,有质感,叶形秀长且叶片数目较多而集中,春季新叶嫩绿色,成熟后鲜绿色,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大鳞巢蕨叶片无毛及鳞片不易粘异物及尘土,夏秋季成熟叶叶背形成孢子囊群和囊群盖,浅色的孢子囊群盖和侧脉平行排列,十分整齐,与主脉夹一定角度呈羽状排列亦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尤为奇特的是簇生茎顶的叶,叶基呈水平辐射排列,辐射一定距离后骤然向上,然后自然开张,因此于茎顶由叶基抱成一空窝,再者茎顶和叶基被鳞片,故此空窝呈鸟巢状,总之,大鳞巢蕨是一种很有观赏价值的野生花卉植物,其独特的形态结构很有希望成为一新的观叶植物,盆植于居室、庭园、宾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