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大清宝钞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大清宝钞是个名词术语。

汉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的古老文字系统[1],直到现在我们仍在使用。其不单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表述用具,更是五千年悠久文明的记录者、传承者。可以说,汉文字是中华民族古老悠久、博大精深文明的“活化石[2]”。

目录

名词解释

清政府对纸币发行的态度是谨慎的,他们曾认为纸币只能作为权宜之计,不宜作为国家正式的货币制度。但是,由于清末围剿太平军使军费支出浩繁,而黄河连年决堤而不得不大兴水利,财政窘迫,筹划艰难,清政府无奈在咸丰三年(1843年)的二月和九月上谕户部,正式发行“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

这两张钞票,一为官票,亦称银票,一为大清宝钞,均由中国钱币学会收藏,这样的票和钞在浙江省博物馆钱币陈列厅里也有摆放。官票用白色苔笺纸(京票)、高丽纸(颁外省)制造,靛蓝色刷印,外为龙火纹花样,内部正中以汉、满文标明币名,形制基本一致;宝钞铸铜为版,靛蓝色印刷,纸张原似水印,因急于发行而改用白色山西双抄毛头纸。两种纸币都有多种计量品种,但官票以银两为单位而宝钞则以制钱为单位。发行时尽管政府规定“银票即是实银,钱钞即是制钱”,在使用时,即政府各种支出和税收中搭收一半银票,但因为各地不认真执行,甚至有外商在民间低价收购充抵关税,使钞票迅速贬值成为政府累赘,到了同治元年就停用了。

尽管官票、宝钞行使十年遂告寿终正寝,但当时人们时常将它们合称为“钞票”,这一词却一直沿用到了现在,只是如今人们说的钞票其意义已完全不同于清代的宝钞、官票。那时货币发行与财政混为一体直属封建君主,如今则由银行发行,国家财政制区;那时商品经济不发达,信用不高,加之印刷技术停滞,使纸币防伪较差,影响了官票和宝钞的信誉;而现在我们手中持有的纸币作为一种信用货币,除了有很高的信誉度和防伪技术,较金属货币轻巧的优点外,还能够促进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调节和融通资金,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