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站
歷史
大同站於1914年建成啟用,至解放初期僅有17股道、41組道岔,其中10號道岔僅一組,其餘均是8號道岔。北同蒲線搶修通車後,大同站又鋪設了3股道,計20股道,彼時站線有效長433米,20股道總容量不超過403車。南牽出線347米,北牽出線409米,配有2台小型調車機作業,能力很低。貨運設備當時僅有裝卸線4股道,只能容66車,沒有倉庫設備。客運設備僅有一座陳舊的木製天橋,候車室也僅能容100人。 大同站於1949年-1959年間經歷過一次擴建,新建了旅客站舍,包括候車室、行李房、辦公室、地下通道等;增建了大同西場,到發線有效長延長至850米,大同東場原有20股道增加到27股道,並修建了土駝峰,擴大了貨場,安裝了電氣集中、色燈信號、半自動閉塞等先進設備,提高了運輸能力。
運營
大同樞紐的範圍:從北京方向的巨樂堡,包頭方向的古店,太原方向的韓家嶺,秦皇島方向的大同縣車站以內,共計由17個車站組成。大同、口泉、湖東為三個編組站,其中以大同編組站為主,口泉站有礦山線、專用線等。
大同編組站有大同東場和西場,大同東場有27股道,南、北頭有土駝峰,主要任務是旅客列車到、開兼編、解部分貨物列車和辦理京包直通貨車;大同西場是二級四場,一場是到達場,計12股道,二場是上行到發場,計10股道,三場是調車場,計24股道(尚有8股道未鋪設),設有機械化駝峰,四場是下行到發場,計9股道。口泉編組站為二級三場,一場到達空車列,取送礦山線重、空車,旅客列車到發,兼編組部分上行出發列車,二場是礦山線取回重車的調車到達場,三場是調車兼上行出發場,設有小能力駝峰。湖東站為一級三場,設有小能力駝峰,部分到發線有效長達1700米,能組織開行萬噸單元重載列車。
樞紐內為開行7400噸的重載組合列車,新建了我國第一個組合站[2]。目前大同~北京~秦皇島間開行的組合列車,是由二列普通貨物列車對接組合成一「大列」7400噸的組合列車,為此,需設組合站。樞紐內的組合站位於北環線上,靠近大同東站,鋪設了二股道,包括北環線正線計三股道,站線有效長達2100米,能對接組合萬噸列車。在線路中部設有渡線2組,以便列車轉線,對接組合二列普通貨物列車。組合站設有小站繼電集中,色燈信號。樞紐內共有47個裝車點,其中有13處為整列裝車點,這為多開直達列車和組合列車,加速車輛周轉,提高能力,提供了條件。
視頻
大同站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通向中國西北地區的鐵路幹線——京包鐵路,搜狐,2020-03-30
- ↑ 大同火車站火車時刻表,火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