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在山(李芒)
作品欣賞
夕陽在山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這篇遊記是宋仁宗慶曆六年(1046),歐陽修任滁州太守時寫的。全文四段。第一段寫醉翁亭的方位、地點、亭名的由來和山水之樂。第二段寫山中朝暮、四時的景態變化及游觀之樂。第三段寫遊人之多和飲宴之樂。第四段寫禽鳥之樂和與民同游之樂。全文緊緊圍繞一個樂字來寫,主線鮮明一貫到底。
在第一段中,作者運用畫框漸縮法,逐層展示,漸次深入。先寫環滁群山,次寫西南諸峰,再次寫琅琊山,又次寫雙峰釀泉,最後點出主體景物醉翁亭,這樣如同剝筍似地層層剝去,終於顯露出獨擅勝境的醉翁亭來。雖然着墨無多,卻是一步一景,由大而小,由遠而近,一景勝似一景。而釀泉以外諸景的勾勒,都是陪襯烘托之筆,目的都是為了寫醉翁亭,猶如沙裡淘金,玉中選璧,故這段描寫又有烘雲托月之妙。中心景物點出來了,趁勢交代醉翁亭所以得名的緣由和含義,水到渠成,十分自然。「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意味悠長,形象地說明山水之美勝過酒味之美。而酒也自有其增進樂山樂水情懷的妙用,故又說:「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酒成了山水審美活動中必不可少的契引物,而這正是古代作家普遍存在的文化心態。
第二段,先寫山中的晦明變化,結出朝暮的景觀變化,再由野芳發、佳木秀、風霜高潔、水落石出四種典型景觀結出四時的景觀變化,然後總結出「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簡潔秀朗,玲瓏剔透,表現出賞愛不絕的幽韻雅興。文中駢句、動詞和而字的運用極為成功,生動地描寫出景物的動態美和大自然有節奏的和諧律動。其中「風霜高潔」,是「風高霜潔」的錯置交換。按駢句要求,此句應寫作「風高而霜潔」以與「水落而石出」相駢對,但作者去掉而字並變換詞序,有意拆駢為散。而「朝而往,暮而歸」又是由「朝往而暮歸」變化而成的,造成散句偶化的格式。這種駢散變換,使文章語言變化多姿,更富於美感。
第三段,先寫遊人之多,各色人等前呼後應,往來不絕,樵歌問答,熙熙而樂。山水美而滁人樂,描繪出和樂安寧的昇平景象,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生活圖景。他將自己的快樂融入百性的快樂,喜其可樂,樂其所樂。而醉翁亭中歡宴賓客之樂,乃是這種快樂的一種表達方式,筆觸細膩地描述了他們臨溪而漁,釀泉為酒,雜陳山餚野蔌的情景。他們不用官場通常習用的雅樂,而是以投壺、下棋助興。這種半是質野半是清雅的山亭飲宴,既切合太守及其賓客的身分,又符合與民同樂的情致。當賓客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興高采烈,得意忘形時,作者自己則是「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太守醉也」,活脫脫地繪畫出一個不守官場禮儀約束,醉容滿面,醉態可掬,形神俱醉的醉翁形象,從而把醉翁亭上醉翁的山水之樂推向高潮。
第四段,先以「已而」收束上文,引出夕陽在山,遊人在暮色中乘興而歸的情景,然後由人及鳥,再由鳥及人,即景議論,說明禽鳥之樂、遊人之樂與太守之樂的區別。禽鳥知山林之樂,是物性自然之樂,故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乃安閒豐成之樂,故不知太守之樂其樂,逐層推進,最後點出太守之樂不僅在于山水,更在於與民同樂,從而把本文的中心主題深刻有力地揭示出來。
作者所強調的與民同樂思想,是孟子仁政學說的重要內容。孟子認為,只有與民同樂才是真正的快樂,才能成就偉大的事業。作者正是繼承並發揮了孟子的思想,把個人的山水之樂推而廣之,成為與民同享山水之樂,這在今天仍然是可貴的。清人過珙曾說:「『醉翁之意不在酒』及『太守之樂其樂』兩段,有無限樂民之樂意,隱見言外。若止作風月文章,便失千里。」這對我們正確理解本文思想內容也是頗有價值的。
在很大程度上,作者是把滁州的山水、風物、民情、政績融合為一種理想境界,視之為兼濟天下的成功典型。這裡沒有戰亂之禍、苛政之苦,而有豐收之樂、太平之福,自己貶來滁州的悒鬱情懷也感到莫大的欣慰,故而以歡快的筆調寫人之樂、鳥之樂、與民同樂。
作者簡介
李芒,品詩文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