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後即事五首·其二 元好問
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後即事五首·其二是一首七言律詩。詩一開頭,呈現在眼前的便是一幅干戈四起、生靈塗炭的動亂景象;頷聯承上作進一步說明,用事實指出戰禍造成的空前浩劫;頸聯借用精衛填海的神話從正面表白自己報效國家、矢志不移的決心,充滿絕望而又絕不甘心的悲壯意味;尾聯借用典故影射當時金廷所面臨的形勢,諷刺居心叵測之徒。
目錄
原文
譯文
連年的戰爭把一切攪動得陰天慘地,這場戰爭真的要讓活着的人全部死去方才罷休。
蒙軍南侵,山河破碎,國土變色。戰場上屍橫遍野,血染草木,以至於在吹來的風中也帶上了血腥氣。
當年蒙金和親,卻不能使金國真正安寧,如今就算有申包胥再世,也不能再去秦庭慟哭了。
如今的并州豪傑還有誰在,可悲的是河朔諸將帥竟然沒有人學五代劉知遠那樣分兵解救汴京之圍!
創作背景
金哀宗天興元年(1232)正月,節節進逼的蒙古軍圍困了金的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十二月,城中糧盡,金哀宗被迫出京親征。元好問當時任左司都事,仍留在圍城中。不久,哀宗因軍事失利,東走歸德(今河南商丘),實際上放棄了汴京。詩題中的「車駕東狩」即指此事。原詩共五首,這裡選的是第二首。
賞析
詩一開頭,呈現在眼前的便是一幅干戈四起、生靈塗炭的動亂景象。「慘澹龍蛇日鬥爭」,指金、蒙古戰爭。一說這句是講歲逢凶年,戰禍頻仍。依干支紀年,金哀宗天興元年為壬辰,二年為癸巳。舊時曾有「辰為龍,巳為蛇,歲到龍蛇賢人嗟」(見《後漢書·鄭玄傳》李賢等注)的解釋。二說可互參。接下來的「干戈直欲盡生靈」,是形容戰爭的殘酷無情。
「高原」二句,承上作進一步說明,用事實指出戰禍造成的空前浩劫。天興元年,金遣兵卒民丁萬人開堤,決黃河水,以加強汴京的守衛。不料蒙古騎兵殺至,結果生還者不足二三百人(《金史·白撒傳》)。詩中敘述的正是此事。「山河改」與「草木腥」的描寫,概括了國土殘破、面目已非的慘痛現狀與殺戮的殘忍慘烈。這兩句既是寫實,也是抒憤;包含着詩人沉重的滄桑之感與悲愴之意。明人瞿佑評曰:「元遺山在金末,親見國家殘破,詩多感愴。」(《歸田詩話》)可謂一語中的。面對瘡痍滿目、京城被圍的殘局,詩人心頭充滿了複雜而矛盾的情感:一方面,國家將亡的預感使他心焦如焚;另一方面,自己對此毫無辦法、無能為力,又使他痛心疾首、怨恨滿腔。
「精衛」句,借用精衛填海的神話從正面表白自己報效國家、矢志不移的決心,充滿了絕望而又絕不甘心的悲壯意味。「包胥」句,則取秦庭之哭的典故而反用其意。《左傳·定公四年》記載,吳國攻破楚國郢都後,楚大夫申包胥在秦國哭了七天七夜,終於使秦王感動,發兵救楚。元好問在這裡以「無淚」二字沉痛地指出,即使自己有心效法申包胥,但此刻也只能是欲哭無淚、求救無門,究竟何以如此?詩人在最後二句中揭出真情——「并州豪傑知誰在? 莫擬分軍下井陘!」
「并州豪傑」,本來是指五代時擁重兵駐節并州(治所在今山西太原)的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後晉開運三年(946)十二月,契丹攻下後晉都城開封;明年,擄晉帝北歸。劉知遠得到這一消息後,「聲言欲出兵井陘(今河北井陘縣西)」救援晉帝,但不久卻自立為帝。元好問用這一值得沉思的史實影射當時金廷所面臨的形勢。汴京被圍後,哀宗曾一再詔征各地入援,但「累召援兵復無至者」(《金史·白撒傳》)。詩人對此極為憤慨。詩中以「豪傑」二字稱呼那些擁兵觀望、畏縮不前的諸豪帥;以「莫擬」二字揭出他們居心叵測的嘴臉,語意辛辣、諷刺。全詩在怨憤、悲愴、冷峻的筆調中截住,而余意曲宛、感慨尤深。
本詩在寫作上以用典見長。全詩用典雖多,但與內容貼切,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與感染力。特別是用典而不受其束縛,善於翻出新意,豐富了詩歌的內涵。趙翼《題遺山詩》說:「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用來印證這首作品,應該是很恰當的。
簡析
《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後即事五首·其二》是一首七言律詩。詩一開頭,呈現在眼前的便是一幅干戈四起、生靈塗炭的動亂景象;頷聯承上作進一步說明,用事實指出戰禍造成的空前浩劫;頸聯借用精衛填海的神話從正面表白自己報效國家、矢志不移的決心,充滿絕望而又絕不甘心的悲壯意味;尾聯借用典故影射當時金廷所面臨的形勢,諷刺居心叵測之徒。這首詩抒寫了詩人無力回天、悲憤難伸的傷痛,對金室衰亡流露出深切的哀惋。
元好問
元好(hào)問(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元好問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文壇盟主,又是金元之際在文學上承前啟後的橋樑,被尊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詩、文、詞、曲。其中以詩作成就最高,其「喪亂詩」尤為有名;其詞為金代一朝之冠,可與兩宋名家媲美;其散曲雖傳世不多,但當時影響很大,有倡導之功。有《元遺山先生全集》、《中州集》。[1]